约翰·罗贝尔,建筑师,纽约普拉特学院建筑系建筑理论和建筑史教授。1965年获宾州大学建筑硕士学位(当时路易·康任教于此),1966年获得宾州大学第二个硕士学位,主修建筑理沦。罗贝尔是纽约建筑联盟理事会成员,常为Arfforum,ProgressiveArchirecture,AlA Journal撰稿,并经常受邀在美国各地进行演讲。
译者简介:成寒,出生于台湾彰化,现居台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士、英语教学硕:著有《大诗人的声音》《瀑布上的房子——追寻建筑大师赖特的脚印》《推开文学家的门》《躺着学英语》系列以及《成寒英语有声书》系列等,并有多部译作。
路易·康,1901年生于爱沙尼亚,1905年随父母移民美国费城,从小受传统犹太式教育,多思好问,天生有音乐和绘画才能。1920年至1924年康在宾州大学攻渎建筑,受益于备受摊崇的建筑师保罗·克烈特。1947年至1957年在耶鲁大学教学,期间设计了耶鲁大学美术馆。1957年至1961年没计的宾州大学的理查德医学研究中心成为康对现代建筑的重要贡献。他在60岁至70岁之问,在世界上多个国家进行创作,涵盖了各式各样的机构的建筑物。1974年自印度旅行回纽约时,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发表于2025-02-08
光明與靜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想,在近现代所有建筑师中,最能触动我心的便是Louis I. Kahn。光明与静谧,那深邃幽静的喜悦,阐述了他对于建筑实质的理解,更是他人生哲学的反映。Kahn用他作为建筑师的方式诠释了生命存在,他经历了挣扎和探索,最终达到了目的,这让我万分激动更充满希望——我相信,道存...
评分也许惊讶 于 一页纸就写寥寥一句话。 但是kahn 本来就是 建筑诗哲, 把它当诗集 来看就没什么不妥。
评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Louis I. Kahn的《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书和同名纪录片看完了。 三岁被大火烧伤脸部,五十多岁做的建筑才开始被人认可,七十多岁心脏病突发去世,死在火车站的洗手间里,过了两天才被人发现,当时是去印度旅行和找客户要债的...
评分伙计 我是如此的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在飞机上看完了 静谧与光明 振奋人心的书 像一首古典乐 娓娓道来却又发人深省。 康写到:道存在。 我停下来 问到自己 什么是道?我回答到 道是自然 是欲望 是存在 是建筑。哈哈 不知道康是否会满意我的答案。飞机颠簸着,我的心亦是如...
评分“建筑无相,建筑存有。” 在上建筑初步课程的时候,老师曾反复跟我们强调,虽然这是一个快餐时代,一栋栋长相相似高楼拔地而起,但还是希望我们能够拥有自己的思想。 拥有我们自己的思想,不单单是对我们的作品,更是对我们的生活态度。即使建筑的名词解释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容...
图书标签: 建筑 建筑理论 路易斯康 建築 康 理论 博文 艺术史
現代建築最後一人,路易.康說:「即使連磚塊,都想有所作為。」這位外型雖不特出,全身卻散發一股激情之美的美國建築師,有人形容他「沒有人像他散發出那麼多的光芒,一種源自豐富想像力的光芒,智慧的活力從他的眼中透出。」
路易.康的聲音低而嘶啞,當他說話時每個人都凝神靜聽,他的話語經常是詩句凝結。路易.康的話是新穎的,因為從未有人以這種方式說過,然而它們卻是永恆的,因為它所談論的也正是偉大詩人所談及的,而各自以其不同的方式。路易.康認為「把建築的出現視為人性的表達,是極為重要的,因為我們活著就是為了表達。」其話語不僅延伸寬廣亦令人反覆低迴。
路易.康視建築為可度量的物質和非度量的結合,他用「靜謐」(Silence)這個字眼代表非度量的事物,使用「光明」(Light)這個字眼代表可度量的事物。康視建築存在於「靜謐」與「光明」之間的門檻處─也就是他所稱的「陰影的寶庫」。他認為偉大的建築開始於對非度量的領悟,然後把可度量的當作工具去建造它,當建築物完成,它帶領我們回到當初對非度量的領悟中。
本書以精緻流暢的散文附上攝影圖片,完整呈現建築大師的建築思維以及作品風貌,除可作為了解路易.康建築哲學的必讀文本,更是精湛、富含哲思的優美散文小品。
处处共鸣,一代大师,路易斯康,震撼的汗毛竖起,泪流满面,从来没有人懂我,却在此初中看到知音。
评分一本路易斯康语录或是日记感悟 从第一章节开始逐渐感觉如同遇到知己 建筑是历史之外的历史
评分康的話語正如其建築,沉穩,力量,靈性。於空間與光影中問“道”——光之可捕捉,靜則無法度量,目前讀過的最好看的一本關於建築師及哲學思索的記錄本。為什麼安藤沒有這麼好看的。
评分OY
评分看的是老师所拥有的台湾版的复印件,黑白的没有颜色,却更能体会静谧与光明这些个字眼
光明與靜謐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