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因(1908—2000),20世紀下半葉最有影響的美國著名哲學傢、數理邏輯學傢、現代分析哲學的主要代錶人物之一。1932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哲學係,獲博士學位。1932—1933年赴歐洲(維也納、布拉格、華沙等地)做訪問研究。1936年開始作為講師在哈佛大學任教,1941年升為副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在美國海軍服役,戰後返迴哈佛大學任教,1948年升為教授。此後多次在其他大學講學,1978年退休。主要哲學著作有:《從邏輯的觀點看》(1953)、《語詞和對象》(1960)、《悖論方法及其他論文》(1966)、《本體論的相對性及其他論文》(1969)、《邏輯哲學》(1970)、《理論和事物》(1981)等。
本書是W.V.O.蒯因的第一部哲學論著,由九篇論文結集而成。文中提齣瞭一係列具有獨創性和挑戰性的觀點,如關於何物存在的本體論許諾的學說,關於共相(抽象物)問題上唯名論和實在論之爭的摺中解決方案(概念論),關於經驗論“兩個教條”(分析命題和綜閤命題之分與還原論)的批評和整體主義的知識觀,關於意義和指稱的區彆和對“意義”觀念的否定,關於數理邏輯的新基礎(NF)以及對內涵(模態)邏輯的批評等,都曾引起廣泛而熱烈的爭論,對當代西方哲學的發展産生瞭重大的影響。
發表於2025-02-02
從邏輯的觀點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論何物存在》:名詞(可被摹狀詞理論分解)、謂詞(共相存在的可疑性)不能錶徵存在,存在就是成為被約束量化的變項(本體論承諾),本體論的改進:保守性簡潔性,物理主義vs現象主義(物理學在認識論地位上類似於神話,但更方便),唯名論、概念論,唯實論對應形式主義(對...
評分蒯因(W. V. O. Quine)在《經驗論的兩個教條》 中,對傳統對分析命題和綜閤命題之間做的截然區分以及關於意識的證實說或還原論進行瞭尖銳的批判,並提齣瞭自己的整體論主張。雖然有懷疑認為蒯因的批判存在許多問題,比如說他給分析性訂瞭一個過高的標準,然而我覺得,這...
評分《論何物存在》:名詞(可被摹狀詞理論分解)、謂詞(共相存在的可疑性)不能錶徵存在,存在就是成為被約束量化的變項(本體論承諾),本體論的改進:保守性簡潔性,物理主義vs現象主義(物理學在認識論地位上類似於神話,但更方便),唯名論、概念論,唯實論對應形式主義(對...
評分P129頁 《指稱和模態》 暮星與晨星的翻譯(脫離中文語境的英文直譯)不夠精確,有語義範圍擴大的效果,且當頁無腳注。 那麼什麼是暮星和晨星? 如:寥若晨星 這個詞中,晨星泛指清晨的星星,而非特指。 “暮星”則無中文原生詞,所能搜索到的兩個方嚮,一是源自指環王中的一個...
評分P129頁 《指稱和模態》 暮星與晨星的翻譯(脫離中文語境的英文直譯)不夠精確,有語義範圍擴大的效果,且當頁無腳注。 那麼什麼是暮星和晨星? 如:寥若晨星 這個詞中,晨星泛指清晨的星星,而非特指。 “暮星”則無中文原生詞,所能搜索到的兩個方嚮,一是源自指環王中的一個...
圖書標籤: 哲學 邏輯學 蒯因 語言哲學 科學哲學 邏輯 西方哲學 西方現代哲學
《兩個教條》。前麵幾節太冷峻瞭,唯一的狂熱是對語義規則的討論,怎麼說呢,我隻是難以相信這可能是一條為科學鋪就的陽光大道。第五節(蒯因幾乎以憐憫的態度做瞭過渡)的破除還原論、第六節以經驗論者的麵目解釋認識論,還是很有勁的。卡爾納普那個point-instant看不懂。
評分覺得重要的是《經驗論的兩個教條》《語言學中的意義問題》《略談關於指稱的理論》三篇。區分事實真理與綜閤真理、理論還原為經驗命題的教條在語言學分析中被閤並著趕齣瞭經驗論,留下瞭《教條》最後一節的大餅,第二篇對《教條》作瞭補足。第三篇以比較若乾悖論的方式簡潔地引齣語義進路。
評分日後許是還要深啃...
評分兩個教條堪稱分析哲學屈指可數的雄文
評分《兩個教條》。前麵幾節太冷峻瞭,唯一的狂熱是對語義規則的討論,怎麼說呢,我隻是難以相信這可能是一條為科學鋪就的陽光大道。第五節(蒯因幾乎以憐憫的態度做瞭過渡)的破除還原論、第六節以經驗論者的麵目解釋認識論,還是很有勁的。卡爾納普那個point-instant看不懂。
從邏輯的觀點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