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平,中国当代艺术家。1962 年生于南京,生长在红旗下,为了艺术,辞职下海,并且“偷渡未遂”。1986、1987、2002 年策划参与南京“晒太阳”艺术活动,1989 年组建南京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艺术分析部(全国首家)。 近年来,转向精神病艺术研究领域, 2005年策划《病:我们今天的艺术》。
此书由我国当代艺术家郭海平先生深入精神病院内与精神科医生王玉女士合作完成的一部跨学科专著。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精神病艺术研究领域内的一项空白。在书中,作者以生动翔实的文字与图片介绍了我国精神病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被人知的特殊精神状态,尤其是书中一些不同寻常的观点,对于我们习以为常的思维观念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录一览 ↓
前言一:艺术的治疗和我们时代的精神之“病”
朱 其
前言二 :疯癫从来就不是一种疾病
汪民安
自序
作者:郭海平
第一章
拜倒在机械面前的农民
第二章
打开“天书”的秘密
第三章
用豆腐建起的金字塔
第四章
魂不附体的视角
第五章
没有他人的世界
第六章
自我的治疗
第七章
一个“公主”的命运
第八章
天堂里的微笑
第九章
冷漠背后的激情
第十章
难以抗拒的“睡眠”
第十一章
“无意识”的显现与消失
郭海平住院日记节选
专业术语解释
后记
癫狂从来都不是一种病。 别人说我是疯癫。我说是巅峰 疯癫者创造了自己的世界。神圣的世界。这个世界和理性世界截然不用。他们通常被锁在树立高墙的阴影中。理性世界收到了疯癫的挑战,但他已禁闭的心事来接受这种挑战。
评分“首位责任编辑” 李黎 07年12月9日,在半坡酒吧,郭海平送我一本《癫狂的艺术——中国精神病人艺术报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10月一版一次)。他在扉页上写下:敬赠《癫狂的艺术》首位责任编辑李黎先生。 这句话是一种讽刺,讽刺我作为最早拿到书稿的编辑但没有能力出版。...
评分我想知道两件事 1 如果我是个意见人士,当局是给我关监狱还是精神病院 2 那些病人的作品版权算谁的 以上为吐槽 一下是正文 我们有看出来这本书在图书馆的分类是正确的,图书馆给我的指南是归于 art therapy,当我连夜翻完之后才发现这只是一本纪录,最后有一点郭老师本人的日记...
评分在三联上看了介绍,大概是本有趣的书吧。 去精神病院见习的时候,问诊的一个病人,精神分裂症,很有意思。他一坐下就说:“我是精神病不是神经病。”然后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他九岁的时候到山上玩,一个当地有名的疯子给他了一杯水。他听到耳边有人叫他不要喝,但还是喝了,之后...
评分在三联上看了介绍,大概是本有趣的书吧。 去精神病院见习的时候,问诊的一个病人,精神分裂症,很有意思。他一坐下就说:“我是精神病不是神经病。”然后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他九岁的时候到山上玩,一个当地有名的疯子给他了一杯水。他听到耳边有人叫他不要喝,但还是喝了,之后...
必须再看一下吕楠关于精神病院的摄影
评分病人很可爱 到是郭海平显得过于偏执和大男子主义 非常不喜欢他高人一等的姿态 实在不适合做绘画分析
评分致敬
评分双语的,印刷精美,精神病人的画,这不是个新题目
评分可歌可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