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專制是皇帝制度的基本特質,然而,無論社會為皇帝們設定的角色地位是如何地超凡,他們其實也是一個個的有血、有淚、有喜、有怒、也有個性,活生生的人。本書以北宋前期的四位皇帝為對象,檢討他們及同時對皇帝這個政治角色權力的認知與實踐。
老书,但视角和方法真的新潮,关注到了活生生的“人”。
评分符合宋代政治史的研究水平,全书依据日本学者的宋代君主独裁理论展开,除了强调制度性因素,作者更注重探讨皇帝对自身政治角色的认知及其人格对于政治的影响力,结论宋代取得的是政治独裁,而道德及思想领域的独裁要到明清时期。但总体感觉作者把本书写成了北宋前期四帝王传,而且许多核心问题也没怎么讨论,无感。
评分2018.5重读。
评分皇帝化家为国,故以忠为孝。孝者,愚忠也;忠者,纯孝也。所谓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何故?非去孝而存忠也。天子以天下治为己任,则以忠天下为首任。何以为天子忠天下?固王者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然识贤杰者,非奸佞宵小,而贤者知贤。天子德而贤杰至,天子愦而贤杰远。故家天下以孝为先而不辩忠奸,国天下以忠为道而不避亲疏。夫治天下者,破家而孝亲,为国而孝忠。天下幸焉。
评分劉靜貞老師以北宋前期四位皇帝為對象,研究他們以及同時代的人物對皇帝這個政治角色、權力的認知和實踐,從而探求“人”在面對權力、制度,進行角色定位時所要解決的問題。作者認同宋初是皇權專制加強的時代,但是作者更看重皇帝個人角色定位的認知與實踐、皇帝的神聖形象以及不同的官僚群體與皇帝的互動關係。附錄兩篇關於范仲淹、康有為政治思想與實踐的文章,作者試圖探求不同時代的中國士大夫對於自身和皇帝政治角色定位的認知與實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