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黄济人,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律贴获得者,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系原国民党将领后裔,本书主人公之一的黄剑夫的儿子、邱行湘的外甥,被杜聿明、黄维、沈醉等视为子侄,因而得天独厚地进入了这个特殊题材的写作。特别是经杜聿明等人介绍,黄济人被借调到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办公室工作,得以亲身与杜聿明、黄维、沈醉、文强等一起共事,成为了这批中将、少将当中的“小将”,从而获取了续写下部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内容简介:独家披露杜聿明、宋希濂、黄维、王耀武、沈醉、文强等一大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及至获赦后复杂跌宕的思想嬗变和人生况味。堪称一部完整的“改造”史,也是一部真实的人性史。
这是一部积淀了三十年才最终完成的作品。上部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生动描述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特务头子、党政要员等在功德林战犯管理处的“改造”经过。因突破了题材的禁区,写出了国民党人对民族的贡献,轰动海内外,影响深远。累计销售670多万册。并于1991年改编拍成电影《决战之后》。
新增的下部,就从他们获赦后写起。身体上的自由并没有同时带来精神上的解脱,“新生”后的他们遭遇了“文革”的冲击,又经受了改革开放的洗礼,命运沉浮令人唏嘘。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在撰写文史资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为两岸和平统一呼喊奔走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如果说上部从他们被俘写到获赦,体现了共产党在“战犯改造”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么下部从他们出狱写到最后一名“战犯”离世,重点就是还原他们本性的善良和道德的高尚。然而,回头再看,他们的命运并不因其个人的品格和才能而决定或逆转,他们的悲剧印证了一个无情的历史规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如此,《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才耐人寻味,叫人在感慨万端之余掩卷深思。
在官方的经典影视剧中,当政的国民党对抓获的共产党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严刑拷打以逼其就范,而共产党人大多意志坚定,临危不惧,受尽非人折磨和威逼利诱而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慷慨赴死。但是,最终取得政权的是共产党。那么,在四年多的解放战争中,被俘虏的国民党将领数以...
评分一本关于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建国后接受改造的纪实文学。没什么知识性,故事性也不高,但个人觉得很耐读。昔日在沙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身居高位的将军们沦为了战犯,在功德林里这片小小的天地中接受着改造。开始时大家都有战败被俘对共军的抵触情绪,然后我党为他们提供者良好的物质...
评分上午终于看完黄济人的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并非在战场。想看这部作品的原因在于年初的时候无意之间看的一部同名电影,记得是广影拍的。于是这部反映解放之后共产党对于国民党战争罪犯的改造的作品立刻吸引了我。本来对于这类题材的文艺作品我都是比较感兴趣的。同时我也...
评分上部写得激情,下部写得平和,风格不一样。可以看出作者经过岁月的积淀后,思想更成熟,文笔也更老练了。历史还是需要沉淀一段时间,回头看时才能客观。赞同邱行湘的一段话:“我们写文史资料,只能当运动员,不能当裁判……功过是非自然有人评说。”
评分上午终于看完黄济人的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并非在战场。想看这部作品的原因在于年初的时候无意之间看的一部同名电影,记得是广影拍的。于是这部反映解放之后共产党对于国民党战争罪犯的改造的作品立刻吸引了我。本来对于这类题材的文艺作品我都是比较感兴趣的。同时我也...
挺好的,没有被关注的历史角落
评分全书俨然是歌功颂德式王师南指无不平的套路,以毛理论万岁作证战争必胜,以战争胜利来作证毛理论无敌。当然十年改造使得匹夫不可夺志的将军多俯首称万岁确实是一个大胜仗,但吊诡的是,改造得好的陈长捷早释放文革自杀,顽固的文强最后才放活到了新世纪,更坏的终老离岛。所有固有黄维“革命不如不革命,小反革命不如大反革命”之说。中共为国军将领们造了一个永难再现的乌托邦,牛奶猪肉细粮中灶无饥荒无反右无文革。墙内无忧细读资本论,墙外红旗招展举世疯狂。如果说将领们被改造,也顶多是一种文化的感召而已——宽容,别的没有了,因为别的现在看来都是假的。
评分太啰嗦了,然后太时代感了,看了一些就弃了…
评分改造吧
评分一把好牌打个稀烂的典范之作,这么多独家史料就烂在这么个不靠谱的作者手里了,写的都什么玩意啊……看在史料的份上给4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