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拉•尤素福扎伊:
1997年生于巴基斯坦,11岁时便在BBC网站发表文章,讲述她及家人朋友在塔利班组织控制下的地区学习、生活和争取儿童和女性受教育权利的情况,这些内容受到国际媒体的密切关注。年仅17岁的马拉拉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也是诺贝尔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得者,同时,她也获得过国际儿童和平奖、巴基斯坦国际青年和平奖、《TIME》杂志年度风云人物第二名。
克里斯蒂娜•拉姆:
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她于1987年开始报道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消息,五度获得英国年度外派记者奖,以及普利巴优卡尔瓦多斯奖(the Prix Bayeux-Calvados),这是欧洲声望极高、被战地记者视为最高荣誉的奖项,目前为The Sunday Times写作。
发表于2025-04-14
I Am Malala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很幸运,能有如此尊重我自由思考和表达的父亲,愿意让我参与到他追求和平的旅途中,我很幸运,我的母亲能支持我和我的父亲对和平与教育权利的倡导。”马拉拉在《我是马拉拉》一书的《致谢词》中这样写道。不得不说马拉拉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女孩儿。她在一个严重歧视女性...
评分在法国时,这本书就大热,而它却不同于一般的畅销书,不是过度营销后的市场产物。而是凭借其自身真实、震撼、感人的故事让所有人都为马拉拉折服,发人省醒。那时法语原版没能全部读完,此次终于等到中文版面世了,可以好好地畅读一番。令人钦佩——马拉拉!
评分读完这本书,反观自身,的确是有所感悟的,虽然这感落到生活可能不堪一击。看到马拉拉经历的那个世界,对照自己,是不是应该更加对生活更加怀有感恩中心呢。平凡是福,愚笨未必不好,随波逐流向生活妥协,并不等同于麻木不仁,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要有所坚持,有所底线的。当...
评分这本书可以和Ayaan Hirsi Ali的Infidel一起读。 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叫《戴头巾的女性主义者》,谈伊斯兰宗教文化语境下的女性权利和性别平等。其中写到一点:如今我们接触的女权主义,很大程度上也是西方中心主义的——这其中的倾向性与局限,同样需要有反思的敏感。基于西方...
评分在今年诺贝尔和平奖颁奖之前,我知道有这样一个女孩,却从未记住她的名字。于我来说,她是一个被命运选中的人,注定要承担这项职责,哪怕不是她,也会有别人。历史上,总要出现那么一个振臂一呼的人,或早或晚。但是,即便是被选中,也有非她不可的理由。 现在我知道,她叫马...
图书标签: 传记 巴基斯坦 英文原著 塔利班 政治 马拉拉 纪实 女孩
真人真事,值得一读,诺贝尔和平奖都因为她太效率而给了一个机构
评分愿她有马拉拉的成就,却没有马拉拉或者贝布托的命运。想到将来有一天小姑娘肯定要回到巴基斯坦从政,真是揪心的要命。audio book读的非常好。
评分大学的时候主修国际关系,听了许多学者们对战争和冲突的解读和他们作为外来者的感受。这本书是从一个生活在战火中的小女孩的角度出发,描述了我们从新闻中了解不到的生活方式和面对现实必须要做的选择。值得一读。
评分因为这本书是合写的,感觉前三分之一描写自己与父亲、父亲与爷爷之间的事情时更好一些。后边三分之二挺平铺直叙的,一直在念叨我只想教育权属于每一个女孩,得诺奖不是我所愿这样,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评分Three & a half. She’s so courageous but tbh I was not THAT impressed due to the writing style and the first person POV... Did cleared out some biased thoughts tho.
I Am Malala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