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键东,男,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专业创作员,一级编剧。 广东南海县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作家、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知识分子历史、明末清初史事、近代南岭文化演进史等课题的研究。2007年,受邀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人。2010年,获聘为法国人文科学之家、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本书为陈寅恪先生后半生(1949-1969年)的传记。
陈先生学贯中西,文史兼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境界。他一生潜心学问,不求显达,深为国内外学人敬重。本书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详尽描述了陈先生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本书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陈先生的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入手,探索了他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分析、诠释了陈先生晚年作品的内涵,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见解。
这部也许沉重的作品,能给读者许多启示。
本书1996年初版。此次修订再版,作者参考了近年发现的新材料、新研究,在“时代与人”的一些节骨眼上,新注入近年治学的思考与心得,并补入当年尚未知晓的一些重要史迹。
书已经看了一大半,还没看完,但是写点东西的冲动已经很难抑制,伴随着阅读过程中的感动,敬畏,当然,还有对于时代和某些人的愤怒。 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这世上关于学习,有三种人,一是念书人,二是读书人,三是做学问的人。毋庸置疑,陈寅恪先生,就是...
评分如果不是Jane同学买了本《陈寅恪的最后20年》,我大概要再过好几年才知道这位大师的名字。有一次上课,不知怎么提到这本书,老师认真纠正了陈寅恪这个名字的读音,之后对这个名字便多了一分注意。知道是大师,但具体怎么个大师法,却没心思去弄明白。过了几年,听某人说终于买...
评分陈寅恪,请原谅我直称其名,这三个字对于每个历史爱好者来说,就像神一样。之前已对陈先生的各种称号已有所耳闻,仅“教授之教授”一称就足以把其他所有人秒杀。出于对陈先生生平历史的好奇,我拿起了陆键东先生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这本篇幅达到531页的书虽然读起来费了...
评分世界尽管喧嚣复杂,却还有这样一种人,固守着自己的倔强。 他们的学问高深如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们的率性执意坚贞,后辈之人望尘莫及。 内心没有浮躁的彷徨,却纯真倔强如同孩子。 从拒绝国民党的专机到拒绝与共产党的合作,包括在文革期间要求毛泽东作书面保证,都遵从...
评分作者显然缺乏严肃历史作品的写作素养,动不动就拿百度百科体介绍出场的每一位人物,要不然就是长呼短叹,过度煽情,末尾陈寅恪的死极其震撼,除此之外的篇幅冗杂信息太多,读起来也相当没劲。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写得真不行,语言尤其扯淡,史观暧昧不清,体现了作者思维缺少清晰度。要理解陈寅恪,还是读余英时余老的著作最好。
评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评分陈的学生刘节:马列主义好,但我用不上!壮哉!
评分虽然作者文笔不脱八十年代报告文学之风,但史料收集和辨析确实堪称完备。不知道有没有删节,但是龙潜的名字已用“副校长”取代。我觉得对于读过陈寅恪著作的人来说,每页偶尔出现的长段脚注更值得注意,因往往有发人深省的重要内容,其价值甚至高出原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