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李叔同,中国近代文化名人、著名高僧。李叔同先生是个凡事必认真的人(夏丏尊语),一生三变,由“翩翩浊世佳公子”一变成为人师表之音乐教师,再变为“戒律精严之头陀”。三种身份皆臻至化境,普通人难以企及。
弘一大师对于近代佛法正脉的保存以及延续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为后人可以更真实的亲近正法提供了便利。
大师在表达自己弘律的志向时写到:“南山律学,已八百年湮没无传,何幸遗编犹存东土;晋水僧园,有十余众承习不绝,能令正法再住世间。”其捍卫祖国宗教文化遗产的决心表露无余。
本书主要收录了弘一大师出家之后对于佛教、佛学等有切实体会的文章。从中可以略窥大师对于佛教、佛学的真知灼见。仔细品读李叔同的文字,你会惊叹于大师的超前以及人类生命境界进步的缓慢。他对世界、生命的思考和体悟,在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如沐春风。
当人类普遍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从佛陀的角度看也正是末法时代。《楞严经》里说:“后五百年,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在“邪师说法”的“末法时代”,作为真材实料的善知识,李叔同存在的意义日益凸显。究竟佛教、佛学是怎样的,是不是迷信?是不是高深莫测?关于佛教、佛学的基本问题和疑惑,李叔同没有故弄玄虚,而是非常“老实”地给出了他切身的体会和认识。
初闻书名就莫名喜欢,好像这句活已经在脑海被书写过无数次。而对于该书记录的弘一法师修心录,更有一种想了解的欲望。林子青概括说:“弘一大师的佛学思想体系,是以华严为镜,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的。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华严,修持弘扬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净土法门。”...
评分我不信佛,也不信基督。没有从形式上信仰过任何的宗教。但是我却从来不排斥任何宗教。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和个信佛的朋友聊天,和他说,我在看本关于佛教的书,弘一大师。他说恩,他是个好大师。哈哈···欢迎你看完和我交流。 凡世间稀有境界,看似得来容易,其实怎么可...
评分自己是读“教科书”的好学生,但即使当年死记硬背的那些东西也早就忘光了,而更多的知识却在教科之外,经常听的那首《送别》,我在看了《转身遇见佛》,更加详细的了解弘一法师李叔同的经历之后才得以知道,弘一法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
评分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除却“长亭外,古道边”,这首小诗大约是李叔同先生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清着墨迹,抄在纸端,深觉意蕴悠长。《转身遇见佛》一书中介绍此诗缘起,系1943年中秋过后,先生自感病势已重,于是...
评分之所以会选择《转身遇见佛》,一个是被它的书名吸引,另一个则就是“弘一大师”这四个字。 “弘一大师”就是李叔同,一个难得一见的才子,一个影响深远的高僧。 似曾相识,因为我的书架上有一本《李叔同说佛》。李叔同作品的集成正是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丰厚的佛学著...
似乎在炒《说佛》的冷饭,感触并不深
评分简单的介绍,跟想象的不太一样。
评分弘一大师给人一种阅尽世事之后遁入空门的平实旷达的感觉
评分如果想辟谷,这是一本很好的借鉴参考。文字很优美,比较耐读。
评分初闻书名就莫名喜欢,好像这句话在脑海中出现过无数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