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国治
一九五二年生于台北。原籍浙江。是六十年代在西洋电影与摇滚乐熏陶下成长的半城半乡少年。七十年代初,原习电影,后注心思于文学,曾以短篇小说《村人遇难记》备受文坛瞩目。一九八三至一九九〇,七年浪迹美国,此后所写,多及旅行,自谓是少年贪玩、叛逆的不加压抑之延伸。而文体自成一格,文白相间,简淡中深富雅韵,论者咸认与他的清简度日有关。常人忽略的清苦生活之美,最受他无尽窥探与咏颂。
著有《理想的下午》《门外汉的京都》《流浪集》《台北小吃札记》《穷中谈吃》等。
发表于2025-04-10
理想的下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本书,初读是在2010年4月5日,当时,曾经写下一篇书评:http://book.douban.com/review/3142502/#comments 今天,花一点时间,又从头浏览了一遍,这次,是从写书的角度来看。 舒国治的文字,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我是喜欢的那类,我以前并没有深究过这个喜欢由何而来,...
评分舒治国有本散文集叫《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梁文道推崇他的文笔,在豆瓣上的受关注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我原来看的时候是用手机在一些乏味课堂上或是睡前用来催眠时看,虽然文字优美,但我始终没有感悟到里面的情感。 我早就丢失掉了看散文的心情,最近买的一本《...
评分文/张七七 再见到国强已经是5年后的事了。听我叫这个名字,他先是一愣,随即不好意思地笑笑:“叫我Luke吧。” 5年前的国强还是那个曾经和我住一栋宿舍楼的哥儿们,我记得他满楼道捡啤酒瓶拿去卖钱,并骄傲地告诉我们最后两年的生活费就是由这一个个墨绿色的玻璃...
评分看作者介绍的时候觉得这人很牛 可以这样生活的人 境界一定很不一般 但这次连书都没有全念完 封面上的注解倒是挺对的 关于旅行 晃荡 一些对城市 国家的介绍 一些杂感 对城市的介绍也不过如此 大致描绘一下 然后表现下淡淡的喜爱或不屑 与目的地保持着一段恰当的距离 没有深刻 ...
评分引文 舒国治,台湾最受欢迎的散文家,“清贫美学”的生活实践者。据说时下台湾文艺青年约会,都要人手一册舒国治作为接头暗号。他的生活就是喝茶、吃饭、睡觉、走路,无欲无求。2010年,他的<<理想的下午>>简体版由广西师范大学引进大陆,大家都被这本奇书和这个奇人“雷”到了...
图书标签: 舒国治 随笔 旅行文学 散文 旅行 台湾 散文随笔 理想国
梁文道长文推荐
风靡无数文艺游子的行囊必备之书
迄今为止,最有态度的旅行文学佳作
关乎旅行,也关乎晃荡,更关乎生活。
信步由之,放眼而望,清风明月时时得于道途,却无须拥有也。
本书以一种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看待周遭、寻觅佳境。自十年前在台湾出版后,风靡了无数文艺游子,几乎人手一册。简体版较之繁体版,篇幅扩大增加,喜好旅行文学者,不可错过。
舒国治的散文原就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正由于其古老,他才能迷倒一众台湾读者,成为彼岸十年来最最受欢迎的散文家。
我见过诗人很不“像”他的诗,更常见到小说家不“像”他的小说,却从未见过有散文家不像他的散文的。所以张中行就像张中行,余秋雨就像余秋雨,龙应台就像龙应台;舒国治,他的人就走在他自己的文字里,闲散淡泊,品味独具。
——梁文道
重读,已失去初读时的新鲜感。因为最近几年我过了一段舒国治所过的那种生活,而他的心境是我早就理解的。
评分好喜欢封面上的名字《理想的下午——關於旅行 也關於晃蕩》,多年前在《读者》上知道这本书,想读却苦于没有途径,某天在图书馆偶遇这本书,即刻借来。很喜欢梁文道为此书作的序《但少闲人》认为说得很在理,舒国治那种闲散的态度,散文应是“稀松平常,就算说出了点你想都没想过的道理,你也忍不住要点头认同,“是啊,事情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似乎你很久以前也曾想到过这—点,只是不知怎的却把它给忘了。”
评分今年春天,我喜欢在周末的下午去一点光,喝茶、喝咖啡,与刘兄闲聊,从架上取一本书读。一点光窗明几净,有时我会透过那扇玻璃门,看皮市街上闪过的骑车人,看慢悠悠晃过的老住户,看带着相机手机好奇的年轻游客,想起很多年前我一个人的旅行和晃荡。这些,都是我的理想的下午。
评分重读,已失去初读时的新鲜感。因为最近几年我过了一段舒国治所过的那种生活,而他的心境是我早就理解的。
评分确切地说,除了讨论瑞典和纽约的长篇大论,这并不是一本旅行文学,而是退回原点看待旅行本身的文字,涉及旅游指南,旅游心态,居所。同意舒老师说的“指南之幽地破坏性”。恍然大悟,看似世俗的只写热门景点的指南书实则在保护那些人间仙境啊。人恐怕也是一样。旅游真是件矛盾的事。
理想的下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