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1913—2002),河北省安平县人,原名孙树勋,笔名孙芸夫、林冬苹、纵耕等,书斋名芸斋、耕堂亦作笔名。1938年春投身抗日战争,在冀中、晋察冀边区从事编辑、教学等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小说《荷花淀》,蜚声文坛。1949年1月,在《天津日报》做副刊编辑工作,同时坚持创作,并指导、扶掖文学青年。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诗集《孙犁新诗选》、理论著作《文艺学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以及《耕堂劫后十种》等。今有《孙犁文集》、《孙犁全集》行世。
发表于2025-04-08
书衣文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我很喜欢读书信、书话、序跋类书籍,此类读物不拘泥文体,没有条条框框限制,作者行云流水、就熟驾轻,读者徜徉其间,轻松自如、遐想翩翩。孙犁老人实属大家,其文平和、淡如荷花不着粉黛,其人倔强、恰如莲叶遇水不浸。该小书装帧精美、用纸考究,实为山东画报又一力作。耕堂...
评分书衣文,即写在包书纸上的文字。孙犁的书衣文多是记事、书评、买书记历等等,从中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与社会面貌。文录大多数篇章都是以文言写成,对于我这个文言门外汉来说读着有些吃力,所以只有前半部细读,后半部分略读。书衣文前的三篇短文很不错,足以传世。
评分把《书衣文录》看成一本微博集,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短一点的,直接发了;长点的,弄个长微博。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更没有微博,如果有的话,耕堂老人会不会把那些文录写成一条条的微博? 想想如今微博界以读书为主旨耕耘在微博上的,名头响的,首推@鹦鹉史航。瞧瞧这人的系...
评分小时候家里存有耕堂老人的《铁木前传》的,至今记得那异常恬净,又异常精神的文字。分明是弥满了战争时代硝烟和动员、工作和辗转的紧张气息,无心无迹的读下去,却只觉得手艺人工作的热闹,紧张,有趣。孩子们也自觉地参与进去,做点力所能及的活计,全神贯注的随地嬉戏,...
评分我很喜欢读书信、书话、序跋类书籍,此类读物不拘泥文体,没有条条框框限制,作者行云流水、就熟驾轻,读者徜徉其间,轻松自如、遐想翩翩。孙犁老人实属大家,其文平和、淡如荷花不着粉黛,其人倔强、恰如莲叶遇水不浸。该小书装帧精美、用纸考究,实为山东画报又一力作。耕堂...
图书标签: 孙犁 书话 随笔 散文随笔 读书 休闲读物 现当代文学 杂文
自来藏书家或爱书人常有把自己的书重新包装以利保护的习惯,也有在书上写写画画的传统,孙犁也不例外。但他把书皮上的文字发展成为一种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自由随意、精短隽永的文体,是别开生面的独创。
文革后期,孙犁虽然从“牛棚”、“干校”解放出来了,但仍然不能正常地发表文章,便利用废纸来包装发还的旧书,同时在“书衣”上写点文字。后来这些文字整理发表,成为新时期一种独特的文体,被评论家称为“是孙犁在荆天棘地中为自己开辟的一条可致幽远、休养生息的小径,也是为自己打造的一页叶顶风破浪的扁舟,还是他在浊世中独创的饱蕴文化意味的工作平台”。
1998年,由刘宗武编汇的《书衣文录》在山东画报社出版,并加了少量注释,受到广大读者与孙犁研究学者的欢迎和喜爱。
如师如友,前三篇写一生的读书与感悟,宜于见己,复宜于取经;又如何做读书笔记,非像我一样,仅摘抄而已;以书为题,由修书自然所发对人、世、情、己之思,又有当日新事、心得补充,句句诚挚,尤其心爱四字短句,节奏铿然,情理动人,如在眼前;右下以年月日、上下午、事件、地点、心情简介标明;写乱离之世,自身却不浮躁悲戚,文言底子,总透出君子之德;书衣文录最好看,之后的《甲戌理书记》,耳鸣翻看不耐烦,确实也不如文录精致短小,只是翻过。
评分因为无意买孙犁其他的书,所以就没有单买2017年版《孙犁集》中的《书衣文录》,读完才发现那版增补了不少,难受;内容不过是“日记断片”,书事与人事皆略有涉及,并无大可观者,不过这种书衣文字也启发了我在书前写小序的念头,购书、存书、读书习惯为之一变;孙犁老人有一种文弱性情,少勇力胆气,又难阔大宽宏,所以晚年颇多烦恼,知识分子可以为戒
评分补记
评分翻完了,很多书都没有见过。
评分一年多断续通读一遍,截赏片段为其核心精神,“凡书物与人生等,聚散无常,或屡收屡散。得之艰不免失之易;得之易更无怪失之易也。”“四十年来,惜书如命,然亦随得随失,散而复聚。今老矣,书物之循环往复,将有止境乎?殊难逆料也。有一段时间,余追求线装,此书尘封久。今读书只求方便,不管它什么版本了。”“勿作书蠹,勿为书痴。勿拘泥之,勿尽信之。天道多变,有阴有晴。登山涉水,遇雨遇风。物有聚散,时损时增。不以为累,是高水平。”
书衣文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