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赫曼赫塞(1877-1962 Hermann Hesse)

德國作傢、詩人、評論傢,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傢之一。以《彷徨少年時》、《荒原之狼》、《流浪者之歌》、《玻璃珠遊戲》等作品享譽世界文壇。父親是基督教的傳教士,母親則有深厚的印度學背景。一心想當詩人的少年赫塞,甚至逃學也不願意接受傢裡的安排受神學教育。接著赫塞因為不平靜而矛盾的內心糾葛,進入精神病院,後輟學在傢。一戰時,赫塞呼籲德國人不要散播仇恨,卻被貼上瞭賣國者的標籤。1923年赫塞入瑞士籍。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自二十世紀60年代起,赫塞就成為美國大眾的最愛,他齣現在《史努比》係列漫畫中,紐約的女大學生說「赫塞是今天美國需要的反物質主義的發酵酶」,他的“Do your own thing”也成為美國幾個世代的年輕人的座右銘。

在日本,赫塞是除瞭歌德之外最著名的德國作傢;迄今為止,在日本和美國,赫塞是20世紀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傢。他的作品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印量超過1.4億冊。

出版者:漫遊者文化
作者:赫曼‧赫塞
出品人:
頁數:192
译者:楊玉功
出版時間:2013-10-3
價格:NT26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98659566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赫曼‧赫塞 
  • 德國 
  • 文學 
  • 外國文學 
  • 哲學 
  • (港颱版) 
  • 黑塞 
  • 赫爾曼·黑塞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即使會重蹈所有的錯誤與悲劇,不論痛苦、絕望、還是快樂,

我都要自己親自走過,我要走自己的路。

所有的明白,都在一次次的執意轉身之後,

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永遠流浪的悉達多。

真理不在固定的地方,

真理不是知識,是經驗,而真理永遠在遠方,也在我們自身。

這是諾貝爾文學得主,赫曼赫塞最經典的文學作品

一部思想與人生的辯證之歌

●《流浪者之歌》是赫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國齣版,也是赫塞最經典的作品之一,美國作傢亨利米勒也深受赫塞的啟發,並極力促成此書在美國1951年的齣版。此後逐漸在60年代的美國形成赫塞熱潮,那時的美國大學生幾乎人手一本。

●這部作品不僅是亨利米勒的最愛,更是影響瞭許多音樂人,從60年代開始,從深沉悲傷到搖滾妄想,《流浪者之歌》都是他們靈感的來源。

●雲門舞集林懷民創作《流浪者之歌》的謬思。

●全球青年口耳相傳,赫塞以成為被閱讀最多的德語作傢。

──林懷民、柯裕棻、劉梓潔、侯季然──聯手推薦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極力推崇,並為之序

本書收錄雲門舞集林懷民老師專文!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保羅.科爾賀(導讀摘錄):

這本書正點燃一代人的激情。正如它與我不安分的靈魂對話,它也點撥瞭整個西方世界許許多多青春年少、心懷理想的男男女女。儘管本書寫於一九二○年代,一九五○年代纔在美國齣版,而真正顯現其影響力則是在六○年代。

本書洗練的文筆與反叛的人物恰恰迴應瞭一個世代的人內心的渴望:他們尋求擺脫流俗、擺脫功利主義、擺脫當前威權的自我之路。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眼見政府的許多謊言,眼見領袖們無力提齣真正的選項,於是悉達多作為一個象徵齣現於世;他象徵那些尋求真理的人──那些尋求自我之真理的人。

▲故事本體:

赫塞筆下的婆羅門之子悉達多,是那位我們熟知的佛陀的名字嗎?

當悉達多在行旅中遇見世尊時,悉達多難道不是佛陀?

最後,僑文達在他的好友悉達多的臉龐上看見與世尊一樣的微笑時,此時的悉達多究竟與佛陀是同,還是異呢?

△反叛的悉達多

古代印度貴族青年悉達多,英俊聰慧而好學,為所有的人所愛,使所有的人快樂。但悉達多自己卻並不快樂,因為悉達多有一個不安的靈魂。為瞭追尋自我,悉達多成為反叛的兒子,離開自己已擁有的世俗的一切。他決意去流浪。

△嚮苦行僧學習一切摒棄世俗

悉達多和好友僑文達一起嚮沙門學習,學習流浪、學習苦行,他輕衊並徹底否定俗世的一切。

△嚮世尊佛陀學習真理

悉達多在此與得道的世尊佛陀一分為二,短暫的論道之後,這次悉達多離開瞭好友僑文達,繼續踏上求道的孤獨流浪之路。他明白,知識與真理不在佛陀宣示的話語之中,他必須親自體驗。他不再逃避自我。悉達多踏上瞭自己的路。

△嚮美麗的名妓伽摩拉學習一切感官之樂

有一天,永遠質疑的悉達多,在離開企圖逃避自我、卻更執著於自我的沙門,開始瞭一段孤獨的流浪之後,他嚮美麗的名妓學習感官之愛。麵對瞭人性中最深沉的召喚。

△嚮富商學習

聰慧的悉達多遊戲人間,財富、商場的算計,對他來說,都太容易瞭。但是從一個聰明的旁觀者,悉達多漸漸沉淪,徹底成為一個世俗的慾望者。

△嚮擺渡的船夫與河流學習

悉達多終於明白河流的意義。永恆的河,與永恆的時間。經過幾乎一生的追求,悉達多終於體驗到萬事萬物的圓融統一、 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毀的本性,並最終將自我融入瞭瞬間的永恆之中。

△嚮一切學習

悉達多永遠在時間中變化著,他沒有固定的形體與麵貌,他是一個真正的流浪者。

【裝幀特色】

進口美術紙精美書封搭配法式精裝,手感輕軟典雅易於翻閱,創造經典的閱讀新美感。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記得開學第一節翻譯課上,楊老師就給我們提到他翻譯的兩部作品,一部是Hermann Hesse的《悉達多》,一部是B.K.S.艾揚格的《光耀生命》。    一下震驚瞭,原來《悉達多》譯者就是眼前這位教我們漢譯英課程的楊玉功老師。 楊老師一副常見的中年人身材,平頭,戴眼鏡,看起...

評分

評分

我考慮著是否該把書架上的書這麼分類:提齣問題的;給齣答案的;和,僅供緩解孤獨的。 那麼黑塞的小說們將被我毫不猶豫的塞在第三格,和聖·埃剋蘇貝裏的《小王子》緊緊依偎在一起。哦,當然,黑塞不是飛行傢,也不寫童話。他是一個在荊棘叢生的現實中自信的迷路者。...  

評分

與佛洛依德擁有達利、茨威格等藝文界實踐追隨者,還能搭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癲狂做佐證的風光不同,榮格神秘主義的精神分析理論,略略顯得有些寂寞。好在他有黑塞。 黑塞和榮格都是清雋瘦長型,內傾型人格,德語文化背景,自然崇拜,神秘主義傾嚮,早期童年生長環境宗教氛圍濃厚...  

評分

悉達多的求道過程,曆經學習、苦行、聽教義、覺醒、墮落世俗、悔恨、修行、會愛、最終內心平靜修得圓滿,這也是一個人追尋自我生命的過程。人必須親身去經曆,一切教義知識都無法讓人真正明白道之真意,任何言辭也無法替代自身的體悟,用心去感受一切,不要拘於錶象,總有一天...  

用戶評價

评分

作者生平簡介已很精彩,很有思考啟發性,此書也是影響後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

评分

作者生平簡介已很精彩,很有思考啟發性,此書也是影響後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

评分

第一部分是從朋友書架中無意拿齣這本書開始大聲朗讀到50頁 也是悉達多開始自悟的時候 第二部分是獨自在籃球場看到跳河時描寫的心理描寫幾乎失聲痛哭 第三部分坐在颱階上跟隨者悉達多流浪完畢 人這輩子還需經歷太多種種纔能達到那種最高的境界 我堅信有瞭明確該前進的步伐 那就離自我越來越近

评分

這兩天的讀書速度有一丟丟讓我覺得驚訝..純屬巧閤吧..>"< 書很好讀,好讀在哪裏呢,感同身受比較多.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悉達多,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流浪者之歌.

评分

前麵還挺能看進去,最後一章有點不太能理解。一開始以為這個悉達多指的是佛陀本人,後來纔明白隻是在指這個追求真理的青年。我會把這本書看作是一個青年成長的抽象象徵,告彆父母、跟隨師長學習、告彆朋友、與智者對話、體會情愛、享受物質、經曆繁華、親近自然、告彆兒子,最終或許纔會領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