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

走出非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卡伦•布里克森,1885年4月17日生于丹麦,早年在哥本哈根、巴黎和罗马学习艺术。1914年随丈夫布里克森男爵移居肯尼亚,经营一个咖啡农场。她在非洲生活了十七年,1931年返回丹麦,从事文学创作。

她同时用英语和丹麦语写作,1934年用笔名伊萨克•迪内森出版了第一部作品《七个哥特故事》,据说用这个男性化的笔名是为了赢得男性读者。她被当时的评论界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精致最独特的艺术家之一”。

1937年,她的第二部作品《走出非洲》出版,这部自传体小说用英语写成,而后翻译成丹麦语,叙述了她在肯尼亚悲欢离合的真实生活,用优美的文字写出了对非洲风土人情的熟悉和眷恋。她的主要作品还有《冬天的故事》、《草坪上的影子》等。

卡伦•布里克森曾入选诺贝尔文学奖短名单,但由于诺奖评委对北欧作家获奖怀有“北欧中心主义”的负罪感,直到去世,她都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9月7日,她因病辞世。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丹麦]卡伦•布里克森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360
译者:沈勤
出版时间:2014-1
价格:3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13708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非洲 
  • 丹麦文学 
  • 女性 
  • 外国文学 
  • 小说 
  • 文学 
  • 布里克森 
  • 描写细腻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如果我会记得一首关于非洲的歌,——我想我会记得,——关于长颈鹿和它背脊上的非洲新月;关于农田里的犁车;关于咖啡采摘工满是汗水的脸……非洲,是否也会记得一首关于我的歌?

草原上的空气会否颤动着一种我曾穿过的颜色?孩子们会不会用我的名字命名一种游戏?满月的月光会否在小路上投下如我身形一般的影子?恩贡山脉里的雄鹰会在空中寻找我的身影么?

——卡伦·布里克森《走出非洲》

----------------------------------------------------------------------------------------------------------

这部自传体小说首次出版于一九三七年,讲述了作者在非洲经营咖啡农场的故事。

小说分为五个部分,其中大部分是非线性的叙述,似乎没有特别的时序可循。前两部分主要侧重于住在农场的非洲人或跟农场有生意往来的人,以及在发生意外的枪击事件后,作者对当地人正义和惩罚观念的近距离观察。第三部分“农庄访客”描写了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物角色,这些人把咖啡农场当做一个安全的避风港,而第四部分“殖民者的日记”则反映在白人殖民者的非洲生活。第五部分“永别了,我的农场”开始采用了更多的线性叙述,详细讲述了农场的财务状况以及几位亲密朋友的死亡,农场最后被迫出售,作者坐上火车离去,回望熟悉的恩贡山渐渐远去。

这部小说具有忧伤的哀歌风格,书中写到了至少五个重要人物的死亡。作者一开篇就对失落的情感充满了痛苦的沉思,对她在非洲的岁月充满了怀念。在二十世纪的头二十年里,许多欧洲殖民者都把肯尼亚看做永恒的天堂,缓慢的生活节奏,旱季和雨季的流转,还有自家农场附近成群的大象、斑马、长颈鹿、狮子、河马,又是猎手的梦想之地。虽然施行的是英国法律和经济控制,但这里数千欧洲殖民者并不把自己当做征服者或压迫者,而是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管家。这种信念使得肯尼亚成了史前乌托邦式的梦想家园,但它终究只是一个想象。卡伦•布里克森记录了这个她曾了解的非洲,哀悼这个无可挽回地失去的世界,她的故事里有离群索居的精彩人生,更有与之朝夕相伴的大自然的丰富多样性。

--------------------------------------------------------------------------------------------------------------------

“如果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那位美丽的作家伊萨克•迪内森[卡伦•布里克森],今天我会很快乐——会更快乐……”

(1954年11月7日,美国作家海明威跟记者谈得知自己获诺奖的感受。)

“有些奖颁错了,有些人则被瑞典学院错过了,这不是文学的梵蒂冈,这方面我们做不到万无一失。”

(2010年10月7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彼得•英格伦承认,没颁奖给《走出非洲》作者卡伦•布里克森是一个失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娓娓道来,不着痕迹而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不是风光散记,因为有作者自己生活在其中与许多的人物用心碰触着,又不像爱情小说那样绕来绕去不离爱恨情仇。一切是自然的,舒缓的,包括爱情、友情,而作者的人性感受和人文思考就化在这些跌宕起伏的情节间,词句里。好看!  

评分

文/张定浩 在电影《走出非洲》的开头,年迈的卡伦坐在丹麦尤斯特兹城老房子的打字机前,写她的故事。她说:“我已经写了所有其他人,并非我不够爱他们,而是他们较清楚,较...  

评分

Karen Blixen, 1885年生于丹麦鲁斯特,是为肯尼亚做了很多事情的一位芬兰女性。她最出名的作品是Out of Africa,以散文体描述了1914-1931年她在非洲经营农场的生活。这本书因为拍成电影而声名大噪。我没有看过电影,但是在来非洲之前看了那本书。书的开头是这样的--I have a...  

评分

在完全进入《走出非洲》的阅读状态之后,我全身一直在静静地沸腾着,很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书了。 海明威笔下的大海,不会比一个真正的老水手所看到的更辽阔,而饱经沧桑的老水手,却无法像作家一样生动细致地描述他的所见所得。那些动听的故事往往是沉默的,对阅读者来说,最幸...  

评分

丹麦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绰号雌狮的小说《走出非洲》已经在我家沉寂了多年。 90年代刚流行镭射电影,当时放了一批好电影,票价是5元,对我这个穷学生来说,看这样的电影手头还是很吃紧的。那应该是大年初三,我坐在空荡荡的小放映厅看梅韦尔。斯特里普主演的《走出非洲》。...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 夜飞西航才来读的这本书,相比之下更喜欢夜飞西航,里面的非洲粗犷、原始,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一本像是透过白人眼里看到的非洲,处处是白人的优越感以及神话般的非洲神秘感。

评分

非常好看,海明威papa推荐靠谱呀。

评分

女性写的,关于1930年代非洲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是《夜航西飞》。而且两个故事的年代、地点和人物也有许多重合处,值得参照阅读(见《夜航》卷四)。在本书中,提及其丈夫仅有一处,且已到全书三分之二,很让我好奇,作者的传记应该能够解释这一费解,可惜没有传记可读。同名电影比本书有更多内容,可参考。此外,这个译本很通顺,没有费解处,虽不清楚译者何许人也,但读后觉得是值得信赖的。

评分

说起来,《走出非洲》真是一本奇怪的书:丹麦作家,写作用的是非母语的英文,写的是十万八千里之外的非洲肯尼亚;整本书几乎没什么情节,在我看来更象一篇篇如同散文随笔一样的短文合集,用时间线索连贯起来,没有中心矛盾冲突,没有男女情爱。所有的人生,所有的细节,都在时光流逝里按部就班的进行着:离去与归来,乡愁与远行。也许,并非所有的美丽都来自于抗争与追求;也许,温柔,才是一切该有的状态。

评分

看完想去非洲了 书本身看不太进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