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本芭娜娜(1964-),本名吉本真秀子,生於東京,日本大學藝術係畢業。畢業後一度在餐廳當服務員。1987年以《廚房》獲海燕新人文學奬,次年再度以《廚房》獲泉鏡花文學奬,後陸續獲山本周五郎奬、紫式部奬等文學大奬。 1993年獲意大利SCANO奬。作品暢銷,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受世界各地讀者關注,掀起“芭娜娜熱”。
《廚房》是吉本芭娜娜的成名作兼代錶作,1987年獲第6屆海燕新人文學奬,1988年又獲第16屆泉鏡花文學奬,被25個國傢翻譯齣版,至今仍是深受讀者喜愛的永遠的暢銷小說。主人公櫻井美影自幼父母雙亡,收養她的祖父母相繼去世後,曾受她祖母關照的田邊雄一與他母親收留瞭她,讓她重新感受到瞭傢庭生活的溫馨。在這裏,她努力學習廚藝,半年後終於成為瞭齣色的廚師,找到瞭一份喜愛的工作。
LXL在微博上艾特我,問我有沒有看《廚房》。 不禁偷笑,下午的時候剛從圖書館裏藉瞭它迴來,沒想到那麼薄的一本小冊子。 太巧太妙。 跑步的時候滿腦子都是《廚房》。想那個作者的名字,吉本芭娜娜。這麼長時間來我一直以為她叫吉本巴貝拉,或者吉本芭芭拉。第一個臆想的名字...
評分真正想要一口氣讀下去是從惠理子的突然去世開始的,故事已經轉到瞭滿月。當美影從Suddenly Orphan的悲傷中重新找到活下去的勇氣,當雄一因惠理子的離去沉溺於悲痛。在這裏我掉下瞭第一次淚。 雄一那笑容淒涼而又明淨,猶如散逝的光。夜越來越深。他迴頭眺望窗外夜景,窗外...
評分三個故事,廚房與寄托、滿月與完滿、月影與告彆。
评分為什麼人竟是這樣無法選擇?即便像螻蟻一樣落魄潦倒,還是要做飯,要吃,要睡。摯愛的人一個接一個死去,自己還必須活下去。
评分吉本芭娜娜的書我第一次看,筆觸平淡,卻能將日常那些無法言喻、細膩又瑣碎的柔軟情愫恰到好處地刻畫齣來。翻譯也很流暢。許是我期望過高,總覺得廚房談不上治愈,所謂治愈,大約是讓你內心有白糖遇水、要被化開的感覺。不過,我對治愈的定義還要嚴格些,大緻要有→遇見你真是太好瞭的感覺。比方,每次看友人帳,我都會由衷感嘆:人也好,妖也罷,能認識夏目貴誌,真是無比幸福。說迴廚房,也算是本特彆的書,不算治愈,也不算愛情,卻通篇是治愈和愛情。意外情節齣現時,讓人訝異,卻不突兀,忍不住掩捲感慨這就是生活啊,不能萬事如意卻生有可戀。然而這類書看過一次就enough,談不上不喜歡也談不上特彆喜歡。倒是裏麵的句子發人深省。比如這句,漆黑的路上,唯一能做的,是讓自己綻放光輝。
评分為什麼人竟是這樣無法選擇?即便像螻蟻一樣落魄潦倒,還是要做飯,要吃,要睡。摯愛的人一個接一個死去,自己還必須活下去。
评分大傢都是帶著傷痕走下去的人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