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沙玛(1945— ),英国历史学家,艺术史学家,先后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担任BBC纪录片解说,《纽约客》文艺评论员。编写并主持过系列纪录片《英国史》、《艺术的力量》、《美国的未来》,曾获诸多嘉誉,包括1977年以《爱国者和解放者》获沃夫森历史奖,1987年以《财富的窘境:黄金时代荷兰文明的一种解释》获“《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1996年以《风景与记忆》获W.H.史密斯文学奖,2006年以《乱世交汇:英国、奴隶与美国革命》(Rough Crossings)获“全美书评人协会奖”。著作还包括《伦勃朗的眼睛》、《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死亡的确定性》等。
•跨越三个世纪和四大洲的风景之旅、历史和艺术之旅,以自然元素木、水、石分篇,内容丰富而结构恢弘,有光影、有色彩、有气味……生动再现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风景体验。
•作者西蒙•沙玛因多部扛鼎之作和纪录片《英国史》《艺术的力量》而蜚声国际。《风景与记忆》曾获W.H.史密斯文学奖,被评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好书之一。
•彩图32面,黑白图片200多幅,包括许多名画和雕塑,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本书探讨了神圣或神秘的河流、森林和高山等对文化想象力的影响。有力地说明人们被自然所塑造的程度不亚于他们塑造自然的程度。本书不是把风景作为孤立和个别的现象,而是作为连续的全景,视角跨越欧洲和美洲、东方和西方,融合个人记忆和群体经历,涵盖诗歌、传说、绘画、雕塑、建筑、园林等诸多方面,从多样的风景体验中挖掘出深层文化记忆,重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精神纽带。
很坦诚的说,看不懂。很直白的说,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没有相应的知识还是不要看这本书了,睡前读物,看到困到骨子里了。 当然看得出作者的博学,100页的注释,整本书就像一篇文献综述。冲着风景两个字买的,但内容五花八门,许多名人与作品作者顺手拈来,但是作为门外汉要看懂...
评分某年月日,西蒙·沙玛(Simon Schama,1945- )教授在哈佛做了个关于画家大卫与雅各宾派的讲座,内容复杂而高深,以致于讲座结束后,一个预科生走上来抱怨说:“我的父母将不会替我付每年两万美元的学费——如果我在讲座之后比在讲座之前更加迷惑的话。”沙玛马上回答说:“...
评分某年月日,西蒙·沙玛(Simon Schama,1945- )教授在哈佛做了个关于画家大卫与雅各宾派的讲座,内容复杂而高深,以致于讲座结束后,一个预科生走上来抱怨说:“我的父母将不会替我付每年两万美元的学费——如果我在讲座之后比在讲座之前更加迷惑的话。”沙玛马上回答说:“...
评分很坦诚的说,看不懂。很直白的说,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没有相应的知识还是不要看这本书了,睡前读物,看到困到骨子里了。 当然看得出作者的博学,100页的注释,整本书就像一篇文献综述。冲着风景两个字买的,但内容五花八门,许多名人与作品作者顺手拈来,但是作为门外汉要看懂...
评分很坦诚的说,看不懂。很直白的说,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没有相应的知识还是不要看这本书了,睡前读物,看到困到骨子里了。 当然看得出作者的博学,100页的注释,整本书就像一篇文献综述。冲着风景两个字买的,但内容五花八门,许多名人与作品作者顺手拈来,但是作为门外汉要看懂...
过长,跳读。
评分翻译先生们辛苦了。自然一直存在与人类历史之中。
评分1996年W.H.史密斯文学奖。内容涵盖文化、环保、民俗、艺术、历史、宗教、心理学------文字易读,但故事讲的不算精彩。可能是因为作者要表达的太多,导致内容有些泛泛。虽然不乏生动的故事,但缺乏丹纳《艺术哲学》中对时代风尚细腻刻画,也没有J布尔斯廷作品简练而不失震撼的风格。
评分被文化重构的风景。
评分“地景的观看角度/方式”是文化史或记忆研究的重要媒介,水、木与石如何具有“自然”之名,或被利用,皆是例证。对敝人言,更重要者是厘清“地景的观看角度/方式”背后的政治性逻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