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健君,男,1964年2月出生,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与写作,曾策划主持编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年度焦点》(3本)、《聚集红都》系列从书(四本)、《聚集红墙》(4本)等20多部书籍,撰写《湘籍共产党人的精神》《毛泽东与王明》(中央文献出版社)等个人著作4部,发表了《刘少奇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剖析王明明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等30多篇论文,参编各类书籍30多部,曾获省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
这本书多次报中央相关部门审批历经两年有余,近期才获准出版。
《毛泽东与林彪》一书则直面“九一三”事件真相,披露毛泽东与林彪之间的历史细节,如林彪为什么未能赶上南昌起义而留遗憾?再如林彪支持毛泽东对彭德怀的强硬处理的过程。
毛泽东和林彪,一个是历史巨人,一个是一代名将,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
两人之间的特殊关系,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耐人寻味的、多少带点神秘色彩的话题。当然,就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而言,林彪与毛泽东相比,自然是远远难经望其项背的。本书从他们的相识地点——井冈山相识开始写起,详细揭秘了他们从革命战友到分道扬镳的历程。本书共有九个章节,分别是井冈相识、初露分歧、黄土情深、重大抉择、山雨欲来、风雷滚滚、走向巅峰、庐山摊牌、彻底决裂。
在与共和国诸多建国元勋之间,毛泽东与林彪的关系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可以从多个侧面来理解:他们有师与生的关系,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毛比林年长14岁,差不多算是林革命路上的引路人,他的赏识与提携是林彪进步的重要因素;他们有帅与将的关系——多数时间都是毛在中...
评分如果翻检一下林的简历,真可谓金光闪闪、牛逼哄哄。 黄埔军校四期毕业。23岁,军长;25岁,军团长;29岁,抗大校长;30岁,平型关战役一战成名;38岁,中央委员;39岁,东北局书记;42岁,中南局书记兼司令;44岁,军委副主席,十大元帅位列第三;47岁,中央常委、副主席;49...
评分本书系统讲述了毛泽东与林彪从相识相知到惺惺相惜、再到最终反目成仇的全过程,读来让人不胜唏嘘。美中不足的是意识形态色彩依然浓厚,出场人物仍然没有脱离中国当代史一贯的程式化问题,老毛还是叱咤风云拯救人类的大英雄,小林则除了打仗较为靠谱,其余皆不足为道甚至不堪形...
评分如果翻检一下林的简历,真可谓金光闪闪、牛逼哄哄。 黄埔军校四期毕业。23岁,军长;25岁,军团长;29岁,抗大校长;30岁,平型关战役一战成名;38岁,中央委员;39岁,东北局书记;42岁,中南局书记兼司令;44岁,军委副主席,十大元帅位列第三;47岁,中央常委、副主席;49...
评分中学时候学历史,学的算是不错的,虽然经常被各种年代、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历史事件等琐碎的“历史小事”搞得晕头转向的,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但很遗憾这些东西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记不起来了,也许是“被动学习”的结果吧,学习的近现代史,也随着安逸的生活忘记了曾经...
写的很直白理解。但可能受篇幅限制,没有详细展开很多细节。对林彪和毛泽东的关系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以后会读一些更详细的史实著作。
评分别具一格的笔调,全书至尾充斥着阴谋
评分写的很直白理解。但可能受篇幅限制,没有详细展开很多细节。对林彪和毛泽东的关系有了最基本的认识,以后会读一些更详细的史实著作。
评分革命的道路中不仅有军事斗争,还有更艰险的政治斗争,林彪军事上将帅之才,政治上绵里藏针终究不是毛泽东的对手,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庐山会议有看头
评分都是浮在面上的内容,有些描写近似小说的笔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