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東尼.賈德 Tony Judt,1948~2010
1948年生於倫敦,在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和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受教育,在劍橋、牛津、伯剋萊、紐約大學執過教鞭。2008年被診斷為「運動神經元疾病」(俗稱漸凍人),2010年病逝於紐約。在紐約大學任職時,擔任雷馬剋研究所所長。雷馬剋研究所是他於1995年所創設,專門研究歐洲事務。
他常為《紐約時報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新共和》雜誌、《紐約時報》撰文。其名著《戰後歐洲六十年》名列《紐約時報書評》2005年十大好書,並贏得外交關係理事會亞瑟.羅斯圖書獎(Arthur Ross Book Award),入圍普立茲獎決選名單,和撒繆爾.強森獎決選名單(Samuel Johnson Prizes)。2007年,獲頒漢娜.鄂蘭獎,2009年贏得歐威爾獎(Orwell Prize)的終身成就特別獎。
譯者簡介
區立遠
颱大哲學碩士,德國杜賓根大學古典文獻學碩士,目前為政治大學外語中心教師。翻譯作品《一九三三:一個猶太哲學傢的德國迴憶》(行人)、《疾病與權力》(左岸)
「厄運之地,
錢財在那兒高高堆起,人們卻衰敗凋零。」
這首詩,描寫的不就是當下的世界?
我們是如何走到這般睏境的?我們又該如何走齣去?
《戰後歐洲六十年》作者東尼•賈德,從歷史裡找尋未來的答案
當下年輕人麵對的世界
這一代的年輕人麵對的是比過去更嚴酷的世界。畢業即失業,不然就是得遷就低到榖底的薪資,纔能獲得僅可糊口的工作,甚至別無選擇,隻能勉強接受非典型就業形態;想買房,房價貴得嚇人;想貸款,有錢人能得到的貸款額度竟然比底層人民還高;機會變少,挫摺變多。富者越富,窮者恆窮;錢財如潮水流過,卻集中在少數人手裡。
追究這人類社會發展的失序現象,作者說,這不是年輕人不夠努力的問題,是我們的世界在某個時間點丕變瞭。在這個劇變的世界裡,敵人不明確,不知道要跟誰討公道;一切迴歸市場競爭法則,一失足就落入深淵,沒有依靠之岸。
歷史教我們的事
這番局麵,我們人類其實在十九世紀末便曾麵臨過;當時帝國主義正盛、工業化帶給都市工人貧富不均慘況,許多人類心智為此一睏境絞盡腦汁,推陳齣各式各樣應對之策。二次大戰後,人類曾經以社會安定為政治目的,政府在社會福利項目的支齣大幅提升,那是人類生活發展的黃金期:貧富差距小、社會較穩定,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也比較深厚。
直到一九八○年代,新自由主義以真理之姿席捲世界、滲透社會福利國傢。讓看不見的市場力量主導一切,社會運作以 效率為師,資本以全球尺度到處流竄,犧牲的是社會正義,拋棄的是社會安全網。金錢的重要性超越價值選擇,成為推動政策方嚮的引擎,私有化優於公部門變成一種迷思。
睏惑者指南
二○○八年金融危機是這波睏境的高潮,「社會共同體」變成碎片。在無力感充斥的後金融危機世界,作者提齣他的「睏惑者指南」,那就是重新思考「共同體」的意義,透過政治重建人類相互依賴的公共生活。
首先,作者主張,當代知識分子不該隻對容易做齣抉擇的倫理議題發錶意見,而是應該掌握公共政策的精確細節與本質,不該把治理的問題留給政策專傢與「智庫」,例如:數學化的經濟問題看似晦澀,但其實是被專傢的態勢過分威嚇瞭。又例如:我們應該從非常實際與技術細節的角度討論:我們還能負擔得起全民退休金計劃、失業補貼、文藝贊助、低學費的高等教育嗎?還是這些福利與服務的耗費已經超過可以承擔的程度?
其二,公共政策最重要的是關心「分配」問題,我們應投注精力消解貧富不均。「比起把玉米的價格壓低到窮人能買得起的範圍,還不如讓窮人有錢到能買得起玉米。」作者認為,從經濟學角度來說,貧富差距越大的社會,運作起來越沒效率。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為瞭共同目的而一起行動,可以帶給個人巨大的滿足感。如果我們一直忽視社會的不均狀態,很快就會喪失對同胞之愛的感受力;而同胞之愛,儘管作為一個政治目標時無比的愚蠢,卻是政治本身存在的必要條件。在各種不均的社會裡,嫉妒與怨恨會帶來破壞性的影響;然而在較平等的條件下,這些負麵影響可以得到顯著的緩解,平等主義的國傢其監獄人口較少就是一個例證。
作者提供非常多關於如何重新思考「共同體」的線索,那些新創的語言將反轉我們思考公共事務的方式,可做為我們參與公共事務的指南,深化颱灣各處社會運動的努力,不論是反貧窮、反核、1985聯盟、反媒體壟斷、反迫遷(關心居住正義)、農村再生。對於一般公民來說,奪迴監督政府的權力,強化公部門的正義施行,都可以在這本書找到啓發。
平等是現代社會的共識。 然而,即使這個假說為真,依然沒有意義。關鍵在於,什麼樣的平等,纔是值得我們追求的? 如果追尋羅爾斯,我們應當相信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弱者,因此應當在原初地位選擇平等。然而,今天擁抱平等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已經假設自己齣於弱勢,希望彆人有義務...
評分刊《南都周刊》 相信大傢都對《戰後歐洲史》那廣闊的視野和睿智的思考所震撼,作為戰後最為著名而又頗受爭議的歐洲問題專傢,加上其一貫持有的普世價值和批判立場,托尼·硃特的著作總是能夠帶給讀者深邃的思考。在他癱瘓之後,托尼·硃特也未曾放棄對曆史的反思和...
評分平等是現代社會的共識。 然而,即使這個假說為真,依然沒有意義。關鍵在於,什麼樣的平等,纔是值得我們追求的? 如果追尋羅爾斯,我們應當相信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弱者,因此應當在原初地位選擇平等。然而,今天擁抱平等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已經假設自己齣於弱勢,希望彆人有義務...
評分《沉屙遍地》小感 Azure 記得是在南京的一傢極大的獨立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籍,在書海裏漂浮的時候,《沉屙遍地》它包裝樸素,沒有任何廣告包裝,書名帶著一絲沉重,傷感,靜靜的躺在一角。 我呢,時常被一些新穎的小說,立意不凡的...
評分《沉屙遍地》小感 Azure 記得是在南京的一傢極大的獨立書店,琳琅滿目的書籍,在書海裏漂浮的時候,《沉屙遍地》它包裝樸素,沒有任何廣告包裝,書名帶著一絲沉重,傷感,靜靜的躺在一角。 我呢,時常被一些新穎的小說,立意不凡的...
關於社會民主主義很完整的論述
评分關於社會民主主義很完整的論述
评分關於社會民主主義很完整的論述
评分關於社會民主主義很完整的論述
评分可以說本書正是賈德的遺囑。在本書中,賈德指齣瞭問題,可惜他仍然無法提供解答(甚至是有些悲觀),因此隻好期待後人,除此之外,他所能做的,就是將過去的遺產整理給大傢參考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