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影响遍布全世界,被尊为现代派文学大师。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的布拉格,曾为保险公司职员,业余从事创作。生前在德语文坛几乎鲜为人知,死后引起世人广泛注意,成为美学、哲学、宗教和社会观念上激烈争论的焦点。先后出版《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和《饥饿艺术家》四部中短篇小说集;此外写有三部未竟长篇小说《失踪的人》《审判》《城堡》,在生前均未出版。
发表于2025-04-10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3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有个形象,常常萦绕在我心中。 似天使,也似魔鬼;似春风,也似狂风;可以高大,也可以渺小;可以清晰,也可以模糊。让我时而恐惧时而敬畏,时而迷茫时而无助。有时候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有时候这形象却又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它面前,一切伪装和铠甲都被不费吹灰之力地卸去...
评分有一个名字值得铭记:马克斯·布罗德。 卡夫卡生前要求这个人不要发表他的小说,布罗德违背了他对卡夫卡的承诺,使卡夫卡的大量小说公诸于众。且写下了《卡夫卡传》。如果没有布罗德某种程度上的背信弃义,我们将无从知道卡夫卡这个人。 今天读到:除了卡夫卡外,...
评分有个形象,常常萦绕在我心中。 似天使,也似魔鬼;似春风,也似狂风;可以高大,也可以渺小;可以清晰,也可以模糊。让我时而恐惧时而敬畏,时而迷茫时而无助。有时候我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有时候这形象却又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在它面前,一切伪装和铠甲都被不费吹灰之力地卸去...
评分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老师让我写篇关于卡夫卡的《一个梦》(本书第三册P82)的评论。她的话让我受宠若惊,于是当天晚上我熬到深夜,洋洋洒洒自以为是的整出一篇几千字的文章。现在这篇文章早已无处寻觅,但我还记得当时的兴奋,因为语文老师说,卡夫卡们上了语文课本,她...
评分“你是说昨天我在你的厨房里见到的女人吗?” “正是。” “那两个胖胖的娘们儿吗?” “正是。” ——卡夫卡《权力与女人》 卡夫卡是公认的现代派的鼻祖,若干年以后有人或许会认为,卡夫卡原...
图书标签: 卡夫卡 小说 外国文学 文学 奥地利 奥地利文学 欧洲文学 德语文学
本套书选自德国菲舍尔出版社1994年的校勘本《卡夫卡全集》,包括作者创作的(生前发表和未发表的)全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之所以选取这个负有盛名的校勘本,是因为它忠实地根据卡夫卡的手稿,既保留了原作无规则的标点符号和异乎寻常的书写方式,又突出了原作完成和未完成的两个部分,同时也纠正了其他一些版本的错误,原原本本地再现了作者手稿的风貌。
卡夫卡的语言,肯定是看判决书看多了,受到了影响。如果我现在来写小说,估计我也能写出如判决书式的语言,只不过我无法用这种平实的语言、朴素的风格,来讲述时代,讲述政治,讲述哲学罢了。
评分卷1《失踪的人》和《审判》。不是很喜欢这种酷似梦游逻辑和心理风格的小说,虽然如果接受某种框架的话自然能解释出伟大的意义。一个高级职员莫名被捕卷入诉讼的荒谬故事。文字是阴郁的,犹如沉浊的呼吸或污浊的空气,唯《审判》守门人故事有玄妙,以及最终处死一幕终于“月光把它独有的自然和宁静倾泻在人间”【358】让人偷了口气。或许是人、荒谬or废墟之喻? 几个印象处:“活动着一个庞大的机构”【239】;"他心中油然生起一股被抛弃的感觉;他觉得这个教堂的硕大简直到了人们可以忍受的极限"【346】;“通过自己的职守哪怕维系在法的大门上,也无可比拟地胜于自由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354】;“注视着这最后的判决。‘像一条狗!’他说,仿佛他的死,要把这无尽的耻辱留在人间。”【360】
评分比较喜欢读他的短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场景和片段,处处被操心(Sorge)、局促不安和手足无措填满。
评分比较喜欢读他的短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场景和片段,处处被操心(Sorge)、局促不安和手足无措填满。
评分有时候月亮只不过是,被忘却的颜色奇特的纸灯笼。
卡夫卡小说全集(全3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