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可.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哈佛大學教授,世界級學者。曾榮獲哈佛大學教學卓越獎,以及美國政治學會頒發特別成就獎。2002至2005年,擔任美國「國傢生命倫理諮詢委員會」委員。
桑德爾於80年代初期發錶的作品《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奠定瞭他在學術上的地位,並被公認為批判羅爾斯與自由主義的代錶作。一般都將桑德爾視為社群主義的擁護者,他本人則於其代錶作第二版開頭錶示對此標籤感到不快,他是這麼說的:「隻要『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為多數決主義的別名,又或不論所屬的社群、時間為何,權利皆依據某種優越價值思考的別名,那就不是我想擁護的見解。」因而傾嚮以「公民共和主義」(civic republicanism)取代之。
歷年來,他獲邀至世界各地講學,曾於巴黎索邦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於牛津大學的「坦納人類價值講座」講學,也是英國廣播公司2009年「裏斯講座」的講者。他在哈佛大學的「正義」課程,目前已纍積超過一萬五韆名修課人數,其引導、鼓勵聽者進行辯證思考,並針對特定議題錶達看法的獨特授課方式,非常受到學子的歡迎;集結自課程內容的暢銷書《正義》可說是點燃政治哲學熱潮的火種。
著有《自由主義與正義的局限》、《民主的不滿:美國在尋求一種公共哲學》、《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等書。
譯者簡介
林詠心
曾任齣版社編輯,現於泰北清萊一所華文高中任教。對於人類社會運作的一切「眉角」都充滿瞭好奇心,也期望透過翻譯和教學,與更多人一起認識這個世界。譯有《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等書。
蔡惠伃
颱大法律係畢業,現就讀師大翻譯研究所。人生感想:與其站著不如坐著,與其多說一句話不如多看三行書。譯有《零的力量》等書。敬請賜教:tsaiatwork@gmail.com
《正義》的進階版
麵對多半令人喪氣、內容匱乏的政治辯論,
桑德爾無疑開瞭一帖眾人極需且作法高明的解藥。
——E. J. Dionne Jr.,《為何美國人厭惡政治》與《起身,反擊》作者
我們所處的時代,人民被賦予與享有的權利擴張瞭,公民的參政權也擴張瞭,然而卻對於政治現狀,對於自己的生活愈來愈感到睏頓無力。這是因為在這個媒體氾濫的世界,我們對政府的評價仰賴它所投射齣來的形象。政府以總體經濟為名的陳腔爛調,對今日貪得無厭的資本主義難以被民主政治約束的事實視而不見,而在市場運作的錶麵下所潛伏的各種道德欠缺的問題,已足以摧毀我們的公民組織、縮減公共領域。公共責任的轉嚮與公民習慣的改變,也使人們丟失瞭存在於彼此互為關聯繩結的共同體的認同,不再相信自己能夠形塑自己的命運,忽視個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舉足輕重的角色,就會帶來一次又一次選舉之後的悲觀結果。
桑德爾這本書的核心,正是圍繞在如何恢復瀕臨垂危邊緣的社群意識上,也就自我治理。「自我治理,是一種選擇自我目的的能力,以及尊重他人也有選擇自我目的的權利,還需要對公共事務有一定的認知,並且對於這個與我們的命運休戚與共的社會整體感到歸屬感、關懷與道德使命。」桑德爾藉由美國的政治傳統,以及這十幾年來炙手可熱的道德議題為例,引導讀者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思考;其論述簡明清晰,無疑地對當代的公共生活多所裨益。
※
本書收錄瞭桑德爾繼其代錶作之後十餘年來所發錶的文章,與我們熟悉的作者一貫重視的議題相同,內容探索道德和公民難題,論述風格則維持瞭他一貫的清晰簡明。這些文章既麵嚮公民,也麵嚮學者,且對於在政治政策及執行麵上仿效美國的颱灣來說,反映瞭我們諸多的政治社會狀況。
〈內容分為三部分〉
桑德爾首先藉由美國的政治傳統揭示至今仍懸而未決的道德缺失問題。例如,選舉過程與道德價值的拉扯、政治人物的謊言,以及缺乏道德共鳴的政治論述如何使人民對政府感到幻滅。
第二部分「道德與政治爭辯」,則是把近二十年來一些最熱門的道德與政治議題搬上檯麵,其中包括優惠性差別待遇、醫助自殺、同誌權利、幹細胞研究、汙染許可證、犯罪懲治、市場的道德限度、個人權利與社群主張等,藉此探討市場運作和商業壓力是如何摧毀公民組織、縮減公共領域,以及在各種機會、榮譽與報酬的公平分配爭議的錶麵之下,經常齣現的道德問題。
第三部分「自由主義、多元主義和社群」,著重在將前麵所討論的各種主題連結起來,用以檢視當代較為凸齣的自由主義政治理論,並且評論它們的強項及弱點。
【名傢推薦】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的社會裡,眾人各有不同的道德理念,但桑德爾說明,這並未阻止我們去討論像是墮胎或幹細胞研究這類議題,反而能藉由探究何謂「美好生活」,來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這是本引人深思的書,對一般讀者及學者均極有價值。」
——史考特.杜伊姆斯特拉(Scott Duimstra)(《圖書館學刊》)
「不論你的政治立場是什麼,隻要讀過邁可.桑德爾的《公共哲學》,都會認為本書令人為之振奮、富含洞見且鼓舞人心。保守主義者會在本書中發現一種他們從來不曉得的自由主義:作者深切關注責任、社群,以及個人德行的重要性。而對於自由主義者和民主黨人,如果他們理解到自己的陣營需要一種更重視參與的公共哲學,則會在本書中發現他們正好需要的骨架、輪廓與基本原則。麵對多半令人喪氣、內容匱乏的政治辯論,桑德爾的作品無疑開瞭一帖眾人極需且作法高明的解藥。」
——E.J.狄翁二世(E. J. Dionne Jr.)(專欄作傢、布魯剋林社會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喬治城大學教授、《為何美國人厭惡政治》與《起身,反擊》作者)
「桑德爾是舉世知名的政治理論傢,他所處理的實際倫理議題範圍廣泛,涵蓋生命、死亡、體育、宗教、商業等。這些文章明白易懂,論理精湛且啟發人心。針對他所處理的每個主題,他都有重要的話要說。」
——史蒂芬.馬塞多(Stephen Macedo)(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
「邁可‧桑德爾……真心認為,自由主義者一再強調個人權利、公平及平等的廣泛價值,但這種作法不論從策略或原則角度而言,都不足以做為支持進步主義的理由。在他看來,如果進步主義者能夠提齣共同善的圖像,激起多數人的共鳴,並使該圖像成為公共政策與法律基礎,那麼我們國傢和民主黨都會做得比現在更好……近年來保守主義大行其道,任何深思過其盛行原因之人,必定會對本書的批判分析深感興趣。」
——湯瑪斯.奈格爾(Thomas Nagel)(《紐約書評》作者)
「桑德爾總是能針對重要議題寫齣精確而有智慧的文章。不管你同意與否,你都無法忽視他的論點。在公共廣場上,我們需要所有明智的發言,而桑德爾的發言再明智不過。」
——珍.貝斯剋.艾絲坦(Jean Bethke Elshtain)(芝加哥大學政治哲學教授)
「推動美國民主的價值及信念,真的足以解決我們目前遇到的問題嗎?邁可‧桑德爾自一九八二年齣書以來對上述問題一直抱持否定答案,他認為美國公民已經發現自己無力塑造個人環境,也無力塑造集體環境,對此產生廣泛的焦慮。桑德爾將這股病徵歸因於我們無條件接受權利、公平與個人選擇,並將之視為閤法政治的重要參數。他提齣的解決之道是迴歸前自由主義的完美主義,重新強調責任、公民義務和共同善。本書為桑德爾於一九八三至二¬○○四年間所齣版的文章集結,是一次他稱為「公共哲學」學說的珍貴概述……他的論述著眼於我們罹患的公共慢性疾病,內容廣袤、清明且真誠。本書不僅索求讀者的注意力,也要求讀者投入其中。」
——威廉.倫德(William Lund)(《社會理論與實踐》期刊)
發表於2025-01-03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發展經濟,這是當下美國政治的核心話題,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以此為拉票利器。 當然,雙方的包裝略有差彆,一般來說,民主黨很少提道德口號,而共和黨更善於煽情,小布什可能是曆史上在演講中使用“上帝”一詞最多的總統,他成瞭民主黨剋裏的模仿對象,後者也喜歡大談...
評分發展經濟,這是當下美國政治的核心話題,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以此為拉票利器。 當然,雙方的包裝略有差彆,一般來說,民主黨很少提道德口號,而共和黨更善於煽情,小布什可能是曆史上在演講中使用“上帝”一詞最多的總統,他成瞭民主黨剋裏的模仿對象,後者也喜歡大談...
評分發展經濟,這是當下美國政治的核心話題,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以此為拉票利器。 當然,雙方的包裝略有差彆,一般來說,民主黨很少提道德口號,而共和黨更善於煽情,小布什可能是曆史上在演講中使用“上帝”一詞最多的總統,他成瞭民主黨剋裏的模仿對象,後者也喜歡大談...
評分發展經濟,這是當下美國政治的核心話題,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以此為拉票利器。 當然,雙方的包裝略有差彆,一般來說,民主黨很少提道德口號,而共和黨更善於煽情,小布什可能是曆史上在演講中使用“上帝”一詞最多的總統,他成瞭民主黨剋裏的模仿對象,後者也喜歡大談...
評分發展經濟,這是當下美國政治的核心話題,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以此為拉票利器。 當然,雙方的包裝略有差彆,一般來說,民主黨很少提道德口號,而共和黨更善於煽情,小布什可能是曆史上在演講中使用“上帝”一詞最多的總統,他成瞭民主黨剋裏的模仿對象,後者也喜歡大談...
圖書標籤: 桑德爾 政治 公共哲學 政治學 政治哲學 政治哲學 倫理學 道德
哲學對公共生活的積極介入,批判羅爾斯式道德中立的自由主義,重新找到自由主義對良善生活的預設,即是對公共治理的重視,不過多數是報刊雜誌的文章,更像是一種呼籲,沒有提齣具體的良善圖像及可行方法。
評分最好的讀法,是把本書讀成「對自由主義的批判」,而不是自成體係的公共哲學(或社群主義),因為作為後者,論證仍有太多漏洞。
評分最好的讀法,是把本書讀成「對自由主義的批判」,而不是自成體係的公共哲學(或社群主義),因為作為後者,論證仍有太多漏洞。
評分哲學對公共生活的積極介入,批判羅爾斯式道德中立的自由主義,重新找到自由主義對良善生活的預設,即是對公共治理的重視,不過多數是報刊雜誌的文章,更像是一種呼籲,沒有提齣具體的良善圖像及可行方法。
評分這本好。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