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免疫学和传染病学博士,现任斯坦福大学人类生物学专业客座教授。
全球知名的独立研究机构Global Viral创始人和CEO,该组织致力于流行病的早期检测和控制。
TED演讲人,曾获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主任先驱奖,被评为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入选美国《国家地理》“十大新兴探险家”、《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多次被《自然》、《科学》、《纽约时报》、《纽约客》、《经济学人》、《连线》、《环球科学》、《福布斯》、Discovery探索频道、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知名媒体报道。
发表于2025-02-02
病毒来袭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因为疫情去看的书。 前半本讲能传染人的致病或致命性病毒是怎么产生的。途径非常多,远远不止于吃野味,几乎防无可防。总结下来,就像大规模的养殖、种植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毁灭性的病虫害一样,大规模密集生活的人群也必然会迎来一次又一次病毒流行。看完觉得不用挣扎了,爱来什...
评分 评分 评分三十多亿年前地球开始诞生生命,病毒与细菌也随之产生,而我们人类从有文明开始到如今不过万年,我们只是弹指一瞬间而已,换句话说谁更有资格在地球上生存?从03年非典到各种禽流感再到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都包含了我们的无止尽的欲望,果子狸与中华菊头蝙蝠相安无事千年为什么...
评分文/徐谌辉 因为武汉肺炎的原因,最近看了几本关于瘟疫病毒的书,我倒是觉得这本最有意思。这是从研究病毒的角度来讲述的,虽然主要是对于艾滋病病毒的追溯,但是关于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阐述很清晰。 准确说这是一本记录地球上另一个生物—病毒之书。当然关于艾滋病的书,...
图书标签: 科普 病毒 医学 流行病学 流行病预防 公共卫生 社会学 人类学
从非洲丛林的黑猩猩,到婆罗洲雨林的猎人追踪,作者将自己研究的亲身体验写成文字,带领读者一起踏上科学探索之旅。途中充满生物学奥秘,又常常险象环生,不仅逐层揭开医学史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艾滋病毒的起源面纱,而且从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角度探索了病毒在人类进化中所扮演的角色。
疾病社会史研究为我们揭开了医学史的另一个面目:疾病以超乎想像的方式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病原微生物以难以置信的方式干预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本书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整体观测人与病毒的关系,尤其是病毒在动物和人之间的传播,包括艾滋病的灵长类动物起源;审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变迁对新发再发传染病流行的影响。作者适时地提出公众对加强公共卫生能够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可以从小做起。书中作者还指出媒体报道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影响。媒体报道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能告知公众采取必要的自我防护。
作者在本书最后乐观的展望,有朝一日可以宣布流行病末日的到来。但是,鉴于人类与病毒的共存关系,只要有人类存在,病毒末日就永远不会来临。如同地球自然风暴永远存在,病毒风暴也将永远存在。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传染病的防控投入不断增加,防治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类应对病毒风暴的前景是乐观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专家邵一鸣指出,只要政府、公共卫生机构和民间科学组织通力合作,尤其是得到公众的鼎力合作,人类完全有能力抵御各类病毒风暴的侵袭。
戴蒙德好基友的书,内容也颇多雷同,但文笔差了不止一阶,且后半段充满了薅资金薅项目的广告诉求。打四星是因为…前半部分还是蛮有营养的,值得一看。
评分关于“重叠读框现象”的解释太棒了
评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的当下,这本书使人醍醐灌顶。
评分挺好的一本科普书,最近看了两本,另一本是病毒星球。病毒来袭这本书我更喜欢,主要是有对一些公卫知识的科普,也有对日常防护的介绍。预防流行病,人们可以在行为上有所改变:1.“安全握手”,相互碰触肘关节; 2.打喷嚏时对着肘关节而不是手; 3.只要生病就在公共场合戴医用口罩。
评分1、不要吃某一环境内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2、在外尽量不要用手触碰口鼻;3、不要吃生鸡蛋;4、风险素养
病毒来袭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