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仲马(1824—1895)法国小说家、戏剧家。其父是以多产闻名于世的大仲马。在大仲马奢侈豪华而又飘浮不定的生活影响下,小仲马最初“觉得用功和游戏都索然寡味”。二十岁时,他就结识了一些有夫之妇,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小仲马热切期望能像父亲一样扬名文坛。于是,他开始从现实中取材,从妇女、婚姻等问题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代表作有《私生子》《放荡的父亲》等。
译者:王振孙(1933—),浙江湖州人。主要译作有《茶花女》《悲惨世界》《左拉中短篇小说选》《温泉》《巴尼奥尔喜剧选》《双雄记》《王后的项链》《不朽》等。
长篇小说《茶花女》(1848)系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写成。小说一出版即大获成功,此后作者将其改编成剧本,作曲家威尔第改编的歌剧更使这部作品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最著名的小说,讲述了一位年轻人阿尔芒和巴黎上流社会最有名的交际花玛格丽特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茶花女》也是第一部被译介到中国的西方文学名著。
本来是应某中学生杂志之约做这个评论,写到一半的时候编辑突然告诉我说《茶花女》这本书不能写了,因为它涉及到“妓女”这个词,上级部门对这样的字眼纠察得很严。我想作为中国最早引进的一本外国文学作品,是不是从一开始就错了?当珍贵的精神产品遭受“绿坝危机”,我认为错...
评分很久不看小说,似乎很少再有那种吸引我茶饭不思只想阅读的小说了,点滴激情只能引导我看个开头,然后就无限期地闲置了。于是回忆年轻时让我熬更守夜,爱不释手的书,想再重温以前的激情。看了《包法利夫人》《红与黑》,刚掩卷《茶花女》。只得在心底叹息,就算是阅读,也禁不...
评分 评分“先生,你相信我爱你的儿子吗?” “相信的。” “相信这是一种无私的爱情吗?” “是的。” “我曾经把这种爱情看做我生命的希望,梦想和安慰。你相信吗?” “完全相信。” “那么先生,就像吻你女儿那样吻我吧,我向你发誓。这个我所得到的唯一真正纯洁的吻会给我战...
评分“先生,你相信我爱你的儿子吗?” “相信的。” “相信这是一种无私的爱情吗?” “是的。” “我曾经把这种爱情看做我生命的希望,梦想和安慰。你相信吗?” “完全相信。” “那么先生,就像吻你女儿那样吻我吧,我向你发誓。这个我所得到的唯一真正纯洁的吻会给我战...
在结尾几章玛格丽特信的部分,出乎意外的着实感动了自己一下;爱情的纯真与否、高贵与否与身份无关,公主和王子的爱情固然令人羡慕,但底层的妓女亦有爱的权利,突破旁人舆谤和层层阻挠,反观诸己,反而比前者更让人钦佩。就像曾听过一句:穷苦百姓闹革命起义于乱世值得称赞,若要是地主家的儿子发起革命,格他老子的命,革他所处阶级的命,为了真理,作为既得利益者而反叛,这种人比前者更值得歌颂!
评分豆瓣250。微信读书第12本,4小时。开头拍卖会让我想到歌剧院魅影,不知是不是借鉴了这篇。爱情故事嘛,不管时代剧情缘由差别,总不外乎从互相猜疑到互相喜欢再到互相伤害,很难跳出这个圈圈,这篇也不例外,所以没觉得是个多么好的故事。这篇里男女主都挺好(或者说看起来无过错),男主爸爸也很好,那就怪社会和时代吧,让他们处于不同的立场,不然还能怎样?可能错就错在他们都太好了,太相信和遵循传统价值观。20191018-22
评分补标。新译本中王振孙先生的是比较流畅的。“茶花女”的译名应该是出自林纾,记得有文称赞其译的妙,若按原文直译为“茶女太太(或夫人)”就俗了。不过也要因事而宜,不然“包法利/达洛卫夫人”这些“鸳鸯蝴蝶派”的直译名岂不是都入俗套了,一笑。
评分4.2 其实感觉是个老套无趣的法国激情式爱情故事啦,人民文学的译笔一如既往地很赞。 不过的确也有那么些。遇见时便注定悲剧的结局,玛格丽特高昂的生活支出倒在其次,身体状况也容不得这朵花久放于人间。 难得想象那样单纯的肉欲,妓女于贞洁间的姑娘,毫不媚俗,只在飞逝般的生命末尾祈求一份纯真的爱情。所幸,求仁得仁。
评分爱情让人身不由己。 我还爱着你,所以我们不能在一起。 恨也好,仇也罢,都是命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