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昆南(Joe Queenan)
美国记者、评论家,《华尔街日报》《福布斯》《GQ》和《间谍杂志》的专栏作家,文章还常见于《时代周刊》《新闻周刊》《滚石》《花花公子》《高尔夫文摘》《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新共和》《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他上过“大卫·莱特曼晚 间秀”“早安美国”“今日”和“每日秀”等节目。他的回忆录《闭馆时间》获得各大媒体的赞誉,被《纽约时报》列为2009年度100本值得关注的书之一。书曾支撑他度过毫无乐趣的费城童年,他成了狂热的读者,并立志此生为书辩护。
译者简介
陈丹丹
毕业于东英吉利大学文学,主修文学翻译专业,译过诗歌、戏剧、历史等各种文类。译作另有《遇见星期二》等。
发表于2025-02-02
大书特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大凡爱书的人,恐怕很难不对乔·昆南的《大书特书》(陈丹丹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12月)产生兴趣,虽然可能不会喜欢他谈书的口吻与风格。在各种爱书人的心灵自语、藏书家的家珍秘闻、书评家的阅读指南之间,昆南谈书有一种全然独特的味道:他大书特书一个超级书痴的内心私隐...
评分1、把黑暗变成光 “需要占有纸质书而不仅仅是电子版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神秘主义者。我们相信,神圣的不仅是书里的故事,也是实物本身。我们相信书本有转变的魔力,可以把黑暗变成光,把虚无变成存在。” 这段话出自一本关于书的回忆录《大书特书》,作者乔·昆南属于世上众多...
评分1、把黑暗变成光 “需要占有纸质书而不仅仅是电子版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神秘主义者。我们相信,神圣的不仅是书里的故事,也是实物本身。我们相信书本有转变的魔力,可以把黑暗变成光,把虚无变成存在。” 这段话出自一本关于书的回忆录《大书特书》,作者乔·昆南属于世上众多...
评分大凡爱书的人,恐怕很难不对乔·昆南的《大书特书》(陈丹丹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12月)产生兴趣,虽然可能不会喜欢他谈书的口吻与风格。在各种爱书人的心灵自语、藏书家的家珍秘闻、书评家的阅读指南之间,昆南谈书有一种全然独特的味道:他大书特书一个超级书痴的内心私隐...
评分生活总是在别处 阴冷的初春里的雨天清晨,拥挤而湿漉漉的公交车厢里,各种气味分子借着水气在车厢里久久徘徊,久的你可以清楚地分辨一个热乎乎的新鲜剥壳的煮鸡蛋和一个凶猛的臭屁在分子层的亲缘关系。这时候你只想将自己的思绪深深的陷进一本书所构建的世界里。事实上,...
图书标签: 关于书的书 随笔 文化 乔·昆南 美国 书话 书 昆南
本书是关于书的书,作者乔·昆南相信“书有转变的魔力,把黑暗变成光,把虚无变成存在”,这种对书的深刻感情,想必会引发爱书人的强烈共鸣。与同类作者想比,他的阅读十分纯粹。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书店一家家倒闭,读书的人也跟着减少了,书将何去何从?昆南和许多爱书人一样也在思考这个严肃的问题。本书虽然是在书处在一种困境之中所产生的思考,但作者用有趣的笔风讲述自己与书结缘、相恋到无时无刻不能分离的故事,让人笑不可抑。本书审视了当今的阅读生态,触及热情专注的书商、遭受围攻的图书馆,以及爱书人的日常困境。昆南不仅讲了自己的读书癖好,更通过调查与问询的方式研究了朋友们、家人等的读书习惯以及读书与交友的有趣故事。不同于坐而论道、与读者保持距离的书之书,本书让真正的爱书人难以忘怀,并刺激他们读更多的书。
作者有点人格障碍啊
评分很有乐趣与同感
评分很有乐趣与同感
评分丹齐格的《为什么读书》和艾科的《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之后,一年来读的第三本爱书人谈阅读乐趣的书。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价值观无序到有序,从尖锐到包容,从顺藤摸瓜到清单列举,昆南谈书勿宁说在谈灵魂进化史,读书让人有趣而不是偏狭,这读书人身边人必须意识到的,这未必需要获得理解,就像你以相同热忱去打电子游戏。
评分丹齐格的《为什么读书》和艾科的《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之后,一年来读的第三本爱书人谈阅读乐趣的书。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价值观无序到有序,从尖锐到包容,从顺藤摸瓜到清单列举,昆南谈书勿宁说在谈灵魂进化史,读书让人有趣而不是偏狭,这读书人身边人必须意识到的,这未必需要获得理解,就像你以相同热忱去打电子游戏。
大书特书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