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復觀(1902—1982)原名佛觀。湖北浠水人。他的生涯頗具傳奇色彩。他早年求學於浠水、武昌、日本;繼而投身軍旅,曾任蔣介石的高級幕僚,參與機要。1949年之後移居颱灣。並在颱灣和香港任教。1949年他在香港創辦《民主評論》,是港颱地區重要的理論刊物。徐復觀的學術著作包括《兩漢思想史》、《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中國藝術精神》、《中國經學史的基礎》、《中國思想史論集》、《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中國文學論集》等,涵蓋政治學、哲學、經學、史學、文學、藝術諸領域。
編者簡介
乾春鬆: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儒學研究院教授。主要作品有《製度化儒傢及其解體》、《製度儒學》、《重迴王道》等。
徐復觀論儒傢政治轉進之路
現代新儒傢們深刻地感受到民族危機所帶來的文化虛無主義,所以他們體現齣一種強烈的文化本位立場,並試圖化解儒傢價值與西方政治製度和科學精神之間的緊張,盡管這種緊張本就源自西方中心主義對於後現代化國傢的全方位的軍事和經濟的競爭優勢而造成的文化和心理上的壓迫。在社會達爾文主義所主導的強權邏輯下,所有在第一輪現代化過程中落後的文明體均存在著一種內在的睏難,即如何在現代性格局中獲得民族的生存空間,並建立起一個有競爭力的現代國傢。對於這樣的問題,梁漱溟提齣瞭他的迴答,即文化多路嚮發展的多元主義思路和重建農村的文化立國之道。然而,在此目標下的鄉村建設實踐遭受挫摺之後,儒傢本身的生存境地卻由活生生的現實社會退守到大學課堂。並最終在1949年之後的一段時間裏,成為國傢意識形態的對立麵。香港和颱灣的新儒傢麵對孤懸海外的睏境和儒傢文化所麵臨的悲劇性現狀,對儒傢傳統與現代政治原則和科學之間的關係,進行現實層麵和形上層麵的理論創發。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四人在1958年發布的《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就體現瞭這一儒傢理論創發方嚮。《宣言》中反復強調瞭對中華文化的同情和敬意,同時說明儒傢思想與民主和科學有內在的一緻性。在港颱新儒傢中,徐復觀尤其以曆史和政治論說著稱,並與牟宗三、唐君毅鼎足而三。翟誌成說:“徐先生與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鼎足而三,被當世推尊為當代海外新儒學最重要的三位大思想傢,新儒學三先生都矢誌恢復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主體和藝術主體,企以此為基礎,以接引吸納西方的政治主體(民主)和知性主體(科學),並在更高層次上達成中西文化的融匯和綜閤。”翟誌成:《無慚尺布裹頭歸——徐復觀最後日記代序》,5頁,颱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新加坡,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1987。在這一代流散到港颱的新儒傢中,徐復觀是頗有一些特彆的。與牟宗三與唐君毅齣身學院、受過完整的學術訓練不同,徐復觀的人生經曆更為復雜。因為試圖打破學院派利用史料對於曆史解釋的壟斷,徐復觀的學術路徑是思想和曆史的結閤而非哲學性的,他對儒傢精神的創發更多是在政治思想的領域。這樣的特點被陳昭瑛概括為“激進的儒傢”。陳昭瑛認為:徐復觀“激進的儒傢”立場基於他自身的生活經曆,是試圖給受苦受難的中國人民以一點亮,“他思想中的現實主義、民粹主義是從他個人的現實生活,從先秦儒傢而來,而不是從宋明理學而來。相對於激進的儒傢,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諸先生可以稱之為超越的儒傢”。在陳昭瑛看來,如果衡之以先秦儒傢的精神,那麼激進的儒傢更為“正宗”。參見陳昭瑛:《一個時代的開始:激進的儒傢徐復觀先生》,見《徐復觀文存》,366頁,颱北,學生書局,1990。當然,一切判定正宗與否的努力,都可以視為時代性和個人性的嘗試,而曆史層麵上的正宗的確立則需要更為長時段的考驗。一、文化自信與民族生命基於中華文明在五四以來所遭受的空前凋零的狀況,徐復觀具有一種對於文化的深厚的責任感。他在教會學校東海大學教書,對勸他信仰基督教的人的答復是:“七萬萬人的中華民族,對自己的文化真正有責任感的,隻有我們少數幾個人。我之所以不當基督教徒,不是為瞭旁的,隻是要為中華文化當披麻戴孝的最後的孝子”徐復觀:《無慚尺布裹頭歸》,見蕭欣義編:《徐復觀文錄選粹》,333頁,颱北,學生書局,1980。,為的死瞭之後,能夠無愧於心,即“無慚尺布裹頭歸”。徐復觀對於基督教的拒絕並不是因為他對基督教本身的仇視或誤解,而是齣於他對於中國文化的使命感。那種對中國文化之凋零有切膚之痛的體會,使徐復觀呈現齣一種強烈的孝子心態。同樣的精神我們也可以從錢穆那裏看到,餘英時在給錢穆所寫的挽詞中,就以“一生為故國招魂”來概括錢穆的學術使命。餘英時在錢穆逝世後為先師寫下瞭這樣的挽聯:“一生為故國招魂,當時搗麝成塵,未學齋中香不散。萬裏曾傢山入夢,此日騎鯨渡海,素書樓外月初寒。”近代以來,許多人將曆史和現實的罪孽全部投射到自身的文化傳統上,覺得隻有通過咒罵侮辱自己的文化,纔能減輕他們的“羞愧心理”,這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矯枉過正的方式的所留存的心理頑疾,而這樣的思維方式時至今日仍廣有市場。為瞭破除這樣的心理定勢,徐復觀與鬍適、殷海光等成為“論敵”,他認為鬍適和殷海光等對中國文化的貶低並不是真正的自由主義精神的顯現,而是包裹在自由主義華麗衣裝下的獨裁和暴虐。雖然,徐復觀與錢穆等人對曆史和文化的認識上存在差異,但是,他們一緻認定隻有重拾文化的自信,纔有中國的未來。文化上的自信並非來自盲目的信仰,這涉及到一種民族的自覺,而民族的自覺最關鍵的是人格尊嚴的自覺,唯其如此,纔是解決政治問題,也是剋服文化自卑的最重要的途徑。“一個人,一旦能自覺到其本身所固有的尊嚴,則對於其同胞、對於其先民、對於由先民所積纍下來的文化,當然也會感到同是一種尊嚴的存在。站在人類共有的人格尊嚴的地平綫上,中西文化纔可以彼此互相正視,互相瞭解。”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自序,5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2009。所以,文化虛無主義和文化上的崇古態度,都是徐復觀所反對的。他對於鬍適、吳稚暉等人將中國文化與纏小腳、抽鴉片等同起來的言論十分反感,多次進行駁斥。同樣,他對視傳統文化為萬古不變的至上真理的看法,也加以反對。徐復觀認為,在當今社會,文化之間的互相交融和互相吸收,已經成為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因此,“中國文化應由與西方文化的接觸而開一新局麵,中國的曆史應由與西方文化的接觸而得一新生命。代錶西方文化的科學與民主,一方麵可以把中國文化精神從主觀狀態中迎接齣來,使道德客觀化而為法治,使動機具體化而為能力,並以可視的可量的知識補不可視不可量的道德文化所缺少的一麵;另一方麵則由科學民主提供瞭我們以新的生活條件與方法,使我們可以解決兩韆年久懸不決的問題”徐復觀:《中國知識分子的曆史性格及其曆史的命運》,見《學術與政治之間》,78頁。。徐復觀的這種客觀態度基於他對於傳統和文化的深刻認識。徐復觀將傳統分為“低次元傳統”與“高次元傳統”。所謂“低次元傳統”即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習俗,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而“高次元傳統”則是具有反思、批判精神的,從習俗中抽象齣來的文化精神。徐復觀並因此認為文化也包含有兩個層麵,即“基層文化”與“高層文化”參見徐復觀:《論傳統》,見蕭欣義編:《徐復觀文錄選粹》,110~111頁。,與不同層次的傳統相對應。徐復觀的這種區分,目的就是為瞭讓人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復雜性有更為深刻的認識,而不是簡單地肯定和否定。要瞭解文化傳統中易變的因素和穩定的因素,要認識到文化中有價值的內容和不適應時代的部分。這樣的態度也就是對儒傢思想的“同情”和“敬意”。當然,徐復觀對於儒傢文化意義的認識,也來自於現實的啓示。這就是他對西方文化的認識。徐復觀認為,西方文化的正麵的因素,比如民主、科學等已經成為全人類的財富,但是,西方文化中的虛無主義和極端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也已經成為人類自我毀滅的因素。因此,儒傢文化可以成為這樣的文化的清醒劑。徐復觀認為西方社會發展缺乏一種道德自覺的認識。“今日在科學與資本主義結閤之下,形成瞭巨大的以機械及功利為主的世界。原始生命的衝動,受這種外在世界的衝擊與憑藉,而擴大瞭範圍,充實瞭氣力,使知性之光,在原始生命衝動之前,顯得黯然無光,怯然無力。此時隻有以理性中的德性之力,將生命加以轉化、升進,使生命的衝動,化為強有力的道德實踐,則整個的人生、社會,將隨科學的發展和飛躍發展。但西方文化中缺乏此一自覺;於是人們的原始生命力,以其渾沌之姿,好像《水滸傳》中被洪太尉在鎮魔殿裏掀開瞭鎮魔的石碑,一股黑氣衝天而去,突破瞭知性而要獨自橫衝直闖。西方現代一切反閤理主義的思想,以及假科學之名以否定人的理想性的邏輯實證論、心理行為主義、精神分析等等,都是從這一根源中發生齣來的。”徐復觀:《毀滅的象徵——對現代美術的一瞥》,見《徐復觀文存》,265頁。現代性所導緻的對於人類的德性和善惡觀念的否定,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失去瞭閤理的價值範導,由此所造成的環境惡化和人性中惡的一麵的澎湃,最終使人類走嚮瞭生存和毀滅的十字路口,這些恐怕不是政治立場上的歧見所能掩蓋的。或許也因為如此,徐復觀和殷海光等纔既是論敵,又是朋友。即便是徐復觀的論敵殷海光,麵對西方的危機也有同樣的感受,雖然他並不認為儒傢能救西方之弊,但是,這個弊的存在則是明顯的。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美國在錶麵最強,但是我認為後勁最堪憂。美國能給世界什麼呢?除瞭金錢與武器以外,什麼也沒有瞭!……美國的宗教信仰已形成社交活動,富人大亨成人間上帝。一百幾十年來,美國的物質文明使美國發展成一個像是肌肉四肢發達而心靈萎縮空虛的巨人。”殷海光:《緻硃一鳴》,見張斌峰編:《殷海光文集》,第四捲,10頁,武漢,湖北人民齣版社,2001。或許,在殷海光的眼裏,美國也並非是民主政治的範本。如此,徐復觀等現代新儒傢對於中國文化的態度,並非僅僅基於情感基礎上的同情和敬意,而是從現代性批判的維度,對中國文化如何接引普遍性的倫理原則和政治秩序的考量。在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和張君勱所發布的《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他們在肯定西方文化對人類文明所作的貢獻的同時,提齣瞭傳統西方的宗教戰爭和民族衝突的根由,也有近代以來齣現納粹和專製集權統治的文化因素。由此認為,西方文化應該關注東方文化中的尊重生命價值,以解除“知進而不知退”所造成的緊張。除此而外,東方智慧中的直觀方法、同情和保持文化持續發展的能力,都是值得西方文化所吸取的。參見唐君毅等:《中國文化與世界(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見湯一介、杜維明編:《百年中國哲學經典?五十年代後捲》,266~274頁,深圳,海天齣版社,1998。徐復觀在自己的文化論述中,反復強調中國人文精神的獨特性,及其從當今世界的危機齣發所能發現的獨特意義。徐復觀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上的冷戰局勢、人類生産活動的無限製擴張、人類精神層麵的虛無主義有深刻的認知,因此,他主張一定要從集權主義的政治格局中,恢復人的權利和人的尊嚴,要使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一種和諧的關係,並最終落實到人的生活的正常化。參見徐復觀:《中國人文精神與世界危機》,見黎漢基、李明輝編:《徐復觀雜文補編?思想文化捲(上)》,412~413頁,“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對於文化傳統的同情和敬意,所呈現齣的不是墨守成規的心理,而是一種對於世界、對於民族的態度。在徐復觀等人看來,這是中國在現有的世界格局中獲得新生的基礎。因此,文化自信所要達成的目的首先當然是建設國傢,其次則是人類的持續發展的可能。二、儒傢思想與現代民主現代新儒傢雖然是作為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反撥而齣現的文化保守主義的思潮,不過,這樣的反撥並不是基於對五四運動所呼喚的民主和科學的否定,而是要努力證明傳統的儒傢思想既不反對民主,也不反對科學,因此,不應該將儒傢看做是中國走嚮未來的阻礙。在1958年的《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中,唐、牟、徐等辯護性地錶述道:“我們承認中國文化曆史中,缺乏西方之近代民主製度的建立,與西方之近代的科學,及各種實用技術,緻使中國未能真正的現代化工業化。但是我們不能承認中國之文化思想沒有民主思想之種子,其政治發展的內在要求,不傾嚮與民主製度的建立。亦不能承認中國文化是反科學的。”唐君毅等:《中國文化與世界(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見湯一介、杜維明編:《百年中國哲學經典?五十年代後捲》,252頁。基於這樣的認識,牟宗三寫下瞭《曆史哲學》、《政道與治道》、《道德理想主義》等作品,亦是要從學理上解釋儒傢與民主、科學之間的關係。徐復觀之儒傢情懷亦在此,他在《學術與政治之間?新版自序》中剖白:“一個土生土長的茅屋書生,麵對國傢興亡,世局變幻,所流露齣的帶有濃厚呆氣憨氣的誠懇待望:待望著我們的國傢,能從兩韆多年的專製中擺脫齣來,走上民主法治的大道;待望著我們的文化,能不再受國人自暴自棄的糟蹋,颳垢磨光,以其真精神幫助世人渡過目前所遭遇的空前危機。”即是將國傢的獨立和人類危機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就這一點上看,現代新儒傢雖然將民族國傢的問題放在首位,但其願景從來不止於此,始終是要跳齣狹隘的民族主義而走嚮人類主義或“天下主義”。對於知識論方麵的問題,或者說儒傢與科學的關係問題,並非是徐復觀最為關注的,因其思想史的傾嚮所導緻的對觀念和製度關係的關注,促使他的用力處在於解決儒傢思想與民主製度的關係,或者說儒傢的德治觀點如何落實到製度層麵,並與現代的民主製度之間建立起一種新型的製度聯係,即由民本通嚮民主,但同時又不使民主落入單純的多數和少數的數學關係。徐復觀認為近代的中國政治,既非西方的民主政治,也不是儒傢的政治,而是“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政治路綫在作祟”,所以要放膽把民主政治和儒傢的政治思想進行結閤:“首先把政治的主體,從統治者的錯覺中移歸人民,人民能有力量防止統治者的不德,人民由統治者口中的‘民本’一轉而為自己站起來的民主。知識分子,一變嚮朝廷鑽齣路,嚮君主上奏疏的可憐心理,轉而嚮社會大眾找齣路,想社會大眾明是非的氣概。對於現實政治人物的衡斷,再不應當著眼於個人的纔能,而應首先著眼於他對建立真正的政治主體,即對民主所發生的作用。……總之,要將儒傢的政治思想,由以統治者為起點的迎接到下麵來,變為以被治者為起點,並補進我國曆史中所略去的個體之自覺的階段,則民主政治,可因儒傢精神的復活而得其更高的依據;而儒傢思想,亦可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得完成其真正客觀的構造。”徐復觀:《儒傢政治思想的構造及其轉進》,見《學術與政治之間》,15~16頁。新儒傢所麵對的民國建立以來的政治格局徒有民主之名而不具民主之實,即使是在國民黨政權遷颱之後,依然處於漫長的訓政時期。所以,徐復觀對政治製度的概括是“不中不西”、“亦中亦西”。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必須對傳統中國的政治製度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對傳統中國的政治發展的程度進行一個評判。在徐復觀看來,“中國的政治思想,除法傢外,都可說是民本主義,即認定民是政治的主體。但中國幾韆年的實際政治,卻是專製政治。政治權力的根源,係來自君而非來自人民,於是在事實上,君纔是真正的政治主體。因此,中國聖賢,一追溯到政治的根本問題,便首先不能不把作為‘權原’的人君加以閤理的安頓;而中國過去所談的治道,歸根到底便是君道。這等於今日的民主政治,‘權原’在民,所以今日一談到治道,歸根到底,即是民意”③徐復觀:《中國的治道——讀陸宣公傳集書後》,見《學術與政治之間》,44頁。。很明顯,區分“民本”與“民主”差彆的關鍵在於權力的來源不同。因為權力來源於君主,所以,數韆年主張民本的政治運行實質上卻是專製。這就意味著,儒傢以民為本的政治理念如果不能解決權力來源的問題,那麼人民的利益就難以得到製度的保障。就此,徐復觀提齣瞭傳統中國政治的癥結所在,即二元主體論:政治理論和政治實質的主體的錯位。徐復觀說:“在中國過去,政治中存有一個基本的矛盾問題。政治的理念,民纔是主體;而政治的現實,則君又是主體。這種二重的主體性,便是無可調和對立。對立程度錶現的大小,即形成曆史上的治亂興衰。”③傳統儒傢並非沒有發現這個矛盾。但是,以修身為本的儒傢政治哲學將消解這個矛盾的重點落在如何通過內在的道德提升而使君主自覺以百姓之生存和權力為政治的目的。按徐復觀的說法,傳統儒傢總是站在統治者的一邊想辦法,其著力點始終遠離真正的政治主體,所以,這個二元主體的矛盾始終不能得到化解。他說:道德的途徑並不能代替製度的途徑,“中國曆史上的聖賢,是要從‘君心’方麵去解除此一矛盾,從道德上去解除此一矛盾;而近代的民主政治,則是從製度上,從法製上解除瞭此一矛盾。首先把權力的根源,從君的手上移到民的手上,以‘民意’代替瞭‘君心’。政治人物,在製度上是人民的雇員,它即是居於中國曆史中臣道的地位,人民則是處於君道的地位。人民行使其君道的方法,隻對於政策錶示其同意或不同意,將任務的實行委托之於政府,所以人民還是一種無為,而政府則是在無為下的有為,於是在真正民主製底下的政治領導者,比專製時代的皇帝便輕鬆得多瞭。作皇帝最難的莫過於不能有其自己的好惡。其所以不能有其自己的好惡,因為人君是‘權原’,人君的好惡一與其‘權原’相結閤,便衝垮瞭天下人的好惡而成為大惡。但一個人要‘格’去其好惡,真是一件難事。在民主政治之下,政治領導者的好惡,與‘權原’是分開的,其好惡自然有一客觀的限製而不敢闖下亂子,於是其心之‘非’不格而自格瞭。其次,則把虛己、改過、納諫等等的君德,客觀化為議會政治,結社言論自由等的客觀製度。一個政治領袖人物,盡可以不是聖人,但不能不做聖人之事,它不能不服從選舉的結果,他不能不聽議會的論難,凡客觀上不能不做之事,也就是主觀上極容易去做的事”徐復觀:《中國的治道——讀陸宣公傳集書後》,見《學術與政治之間》,58頁。。徐復觀認為,道德的自我提升是一個極其睏難的過程,而如果將權力的主體真正迴歸到人民的手裏,並建立起一種客觀的製度來行使其權力,那麼原先萬難做到的“君德”,因為有一係列製度的製約,自然就成為對君主的客觀性要求。但是,儒傢消解二重性主體對立的努力為什麼始終沒有成效?儒傢的道德政治理想為什麼總是落空?徐氏從曆史和思想兩個方麵尋找原因。從曆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兩韆年來現實政治中的專製勢力早已構成瞭一部龐大的專製機器,隨時可以扼殺一切消解它的因素和力量。對此,徐氏給予瞭深刻的揭露,他寫道:“兩韆年來的曆史,政治傢,思想傢,隻是在專製這副大機器之下,作補偏救弊之圖;補救到要突破此一專製機器時,便立刻會被此一機器軋死。一切人民,隻能環繞著這副機器,作互相糾纏的活動;糾纏到與此一機器直接衝突時,便立刻被這副機器軋死。……一切文化、經濟,隻能活動於此一機器之內,而不能軼齣於此一機器之外,否則隻有被毀滅。”徐復觀:《封建政治社會的崩潰及典型專製政治的建立》,見李維武編:《徐復觀文集》,第五捲,83頁,武漢,湖北人民齣版社,2009。就思想方麵而言,徐氏認為儒傢政治思想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總是居於統治者的地位以求解決政治問題,而很少以被統治者的地位,去規定統治者的政治行動,很少站在被統治者的地位來謀解決政治問題。這便與近代民主政治由下嚮上去爭的發生發展的情形,成一極顯明的對照。……盡管以民為本,而終不能跳齣一步,達到以民為主。於是政治問題,總是在君相手中打轉,以緻真正政治的主體,沒有建立起來”徐復觀:《儒傢政治思想的構造及其轉進》,見《學術與政治之間》,12頁。。如果我們瞭解牟宗三的“良知坎陷”說所希冀的內聖開齣新外王,那麼我們就能瞭解,如何從儒傢的德政中找到與現代民主政治的通道,這是港颱新儒傢群體共同的問題。對此,徐復觀的答案最為直接地與政治實踐對接,即通過民主化的過程,將這些理念落到實處。“中國聖賢韆辛萬苦所要求的聖君,韆辛萬苦所要求的治道,在今日民主政治之下,一切都經常化、平凡化瞭。……所以中國曆史中的政治矛盾,及由此矛盾所形成的曆史悲劇,隻有落在民主政治上纔能得到自然而然的解決。由中國的政治思想以接上民主政治,隻是把對於政治之‘德’,客觀化齣來,以凝結為人人可行的製度。這是順理成章,既自然,復容易,而毫不牽強附會的一條路。……為民主政治所努力……這是中國文化自身所必需的發展。”徐復觀:《中國的治道——讀陸宣公傳集書後》,見《學術與政治之間》,59頁。類似的看法我們可以在夏勇的《民本與民權》中看到。夏勇認為傳統的民權政治弱於從消極權利、弱於從普通個人的角度來主張和論證民權,特彆是弱於程序化、規範化的製度安排,所以便落入一種“民權浪漫主義”。參見氏著:《中國民權哲學》,40頁,北京,三聯書店,2004。徐復觀對於民本思想局限性的認知,與錢穆等人對於中國傳統政治的認識有很大的分歧。錢穆雖然也認為民主是現代中國唯一所需,但是,他根據民國初年的政治實踐認定政黨和議會並不能真正傳達民意,因此需要選擇社會中的賢能人士來管理這個社會,每一個人盡好自己的職分即是一種好的政治,而這一點傳統中國政治恰好能提供許多值得藉鑒的東西。鑒於此,徐復觀甚至批判錢穆是為專製政治辯護。這也使他們之間的私人感情遭受傷害。錢穆和徐復觀等新儒傢的政治觀念的差距,使錢穆並不願意在1958年的宣言上簽名,但是有一點他們卻是共同的,即並非是要通過對民主製度的肯定來否定儒傢所提倡的德性政治觀和民本主義,而是認為這中間存在著內在的一緻性,我們所要做的並不是去簡單地批評甚至謾罵傳統政治哲學,而是要認識到這種政治與現代政治在目標上的一緻性,即以人民之好惡為統治者之好惡。“中國政治上的聖人,則隻是把自己消解在人民之中,使人民能實現其自己之欲惡,亦即人人能‘養生’、‘遂性’的‘無為而治’,而不要假藉口號,憑自己的聰敏纔智,去造作一番。……這種意思的後麵是蘊藏著對人性之無限底尊重,對人性之無限底信賴。而此種尊重與信賴,即所以顯露聖人的無限底仁心。……中國的文化,最低限度在政治思想方麵,隻教政治負責者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惡人之所好,好人之所惡,此謂拂人之性,如此者,災必逮夫身’。至於實現人民好惡的政治製度,一嚮是主張‘因革’、‘損益’……中國文化在此種地方並無罪過。中國文化的罪過,隻錶現在何以會産生一批子孫,把自己的過錯,隻嚮其祖宗身上一推,而毫不以自己的無知無良為可恥。”徐復觀:《中國的治道——讀陸宣公傳集書後》,見《學術與政治之間》,49~50頁。徐復觀對傳統儒傢政治哲學的分析,無非是要為儒傢在現代的社會秩序中發掘其正麵的意義。要達成這樣的目的,重要的是要剖析儒傢是如何在專製社會格局下,逐漸失去其政治立場。在徐復觀看來,最大的問題是秦漢以來的專製政治對於儒傢的壓製。在君權至上的政治格局下,“儒傢思想之本身,在政治方麵,不僅未能獲得一正常之發展,且因受壓迫而多少變質,以適應專製的局麵。其最重要者為無形的放棄瞭‘抑君’的觀念,而接受瞭法傢尊君所造成的事實。由法傢‘三順’之說,演化而為儒傢‘三綱’之說,將儒傢對等之倫理主義,改變而為絕對之倫理主義,此一改變,對儒傢思想之本身影響至大。幾乎可以說,使儒傢思想在政治方麵發生瞭本質的變化”徐復觀:《儒傢對中國曆史命運掙紮之一例——西漢政治與董仲舒》,見《學術與政治之間》,185頁。。除卻儒傢政治哲學在漢代之後所發生的轉摺,甚至儒傢群體自身也産生瞭分裂。雖然有許多儒傢依然保持對權力的批評和警惕的態度,但也有一部分的士人,則通過所學的知識為權力服務,最終成為權力的附庸。然而,漢之後的儒傢是否在製度化之後成為專製政治的“幫凶”,儒傢的政治思想是如何麵對這樣新的政治格局而發展應對,這是徐復觀研究的一個重點。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兩漢思想史》以及對於經學的研究等開拓性的著作,尤其值得提齣的是他通過對董仲舒思想的研究,要探索在新的大一統的政治格局下,儒傢是如何通過建立一種“天”的哲學來與無限製的皇權進行較量,並確定儒傢既對抗又閤作的政治策略的。徐復觀之所以要做這樣的努力,其核心的原因還是他必須迴擊那些將兩韆多年中國政治的黑暗全部歸罪於儒傢的做法,隻有這樣的澄清,儒傢與現代民主政治之間的聯係纔能真正建立。通過對曆史的還原,徐復觀不僅澄清瞭中國集權專製思想的曆史形成,而且也澄清瞭儒法兩傢在中國集權政體形成過程中的不同作用。他認為,董仲舒代錶儒傢所作的抗爭,對專製帝王而言,也就在於堅持瞭“在人君的上麵,另外還要拿齣一個‘古’或‘天’壓在它頭上,使人君不能自有其意誌,必以‘古’或‘天’的意誌為意誌;否則不配作人君,而可來一套‘革命’、‘受命’的”。對於曆史來說,“由孔子在曆史地位中之崇高化,使任何專製之主,也知道除瞭自己的現實權力以外,還有一個在教化上、在道理上,另有一種至高無上,而使自己也不能不嚮之低頭下拜的人物的存在。使一般的人們,除瞭皇帝的詔敕以外,還知道有一個對人類負責,決定人類價值的聖人,以作為人生的依恃,而不緻被現實的政治,蓋天蓋地的完全濛得抬不起頭,吐不齣氣。所以,在中國曆史中,除瞭現實政治之外,還敞開瞭一條人人可以自己作主的自立生存之路”徐復觀:《儒傢對中國曆史命運掙紮之一例——西漢政治與董仲舒》,見《學術與政治之間》,152頁。。儒傢通過確立孔子的聖人地位,從而獲得瞭相對獨立於皇權的神聖性依據,而經典係統的建立則使任何世俗的政治權力都要依賴其而獲得閤法性的依據,正是孔子和經典係統的符號意義,從而道統對於政統始終存在著製約。肖濱認為,徐復觀的董仲舒研究是他“在文化上所作努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要從中發現導嚮民主政治的傳統資源”。徐復觀堅信,隻有製度性的權力限製,纔能擺脫儒傢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現實之間的衝突。這樣,“從儒學傳統中的道德製約,天的製約轉換齣法律、製度的製約,就成瞭連接儒學傳統與現代性政治的一條重要的思想綫索,這也正是徐復觀緻力於研究中國文化包括解析《春鞦繁露》的用心所在”肖濱:《文本解析?曆史把握?傳統轉換——對徐復觀解析〈春鞦繁露〉的擴展研究》,見氏著:《現代政治與傳統資源》,231~232頁。北京,中央編譯齣版社,2004。。這一概括十分恰當,徐復觀對董仲舒的內心思想的“誅心”式的思考,認定董仲舒為皇權服務是虛,爭取儒傢對現實政權的製約為實,這的確為我們理解董仲舒的思想提供瞭新的視野。三、儒傢政治思想與徐復觀的“民主想象”自康有為甚至更早的學者開始,儒傢就開始考慮如何在自己的思想體係中吸納西方現代政治理論和政治製度。這麼做的最大動力來自於儒傢自身的“製度失靈”,即當麵對西方的挑戰的時候,儒傢原先的世界觀和社會體係難以抵禦西方的衝擊,因此,議會、憲政、民族、國傢等觀念逐漸成為一種全民的信念,即在社會發展的序列中,憲政製度是社會發展的新階段的社會組織方式。因此,康有為要在他改造之後的“三世”說中,將升平世的政治製度設計成“君主立憲”。革命派則以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民族主義的方式追求“共和”製度,雖然,對於“立憲”和“共和”本身,晚清的政治力量各方並沒有仔細探討,但是,“立憲”和“共和”寄托著人們對於現代民主製度的想象。這樣的民主想象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潮,新文化運動之所以興起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對於當時國民是否有能力進行民主實踐的懷疑甚至極端的不信任。因此,這些新式學堂和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以“先知”的方式對民眾進行“啓濛”。而在“科學”和“民主”的旗幟下,儒傢成為中國兩韆多年政治失敗的原因,即便傳統的中國政治和孔子的理性精神本身就是歐洲啓濛思潮的重要觸媒。無奈之處在於,弱者的曆史總是從自我咒罵開始。五四的精神遺産成為之後民國政治的負擔,但是卻成為現代中國知識傳播的“聖經”。即使是同情傳統中國的學者,他們必須要做的工作也是替儒傢找到與西方政治製度接軌的綫索,這幾乎成為新儒傢的宿命。或者可以這樣說,20世紀的新儒傢與自由主義的差彆並非在於是否要民主、自由,而是儒傢是否會成為民主自由的阻礙。徐復觀與鬍適、殷海光的論爭,並非是基本的政治立場的差異,而是實現民主的道路的差彆。徐復觀堅信,順著儒傢思想自身的發展,自然要錶現為西方的民主政治。馮耀明說:“徐復觀並不同意殷海光及《自由中國》陣營的人以傳統儒傢的理念與現代自由民主的思想製度相違背,但他與後者皆認同自由、民主、多元的社會文化有其獨立的自主性(autonomy),並不附屬於任何有絕對意義的理想主義或意識形態之下。另一方麵,他也不同意用熊十力的‘體用’、‘直通’或牟宗三的‘轉進’、‘麯通’的‘返本以開新’的模式來發展中國的現代化,雖然他作為一個農村的兒子在感情上與唐、牟一樣肯定西方現代化的移植必須根植於中國固有文化的土壤之上。在此欲兩麵兼善而不得的睏境下,原來兩麵的人都可接受他,如今卻不免形成兩麵受敵的苦況:殷作為外部盟友由對他稱贊而改為對他攻以明槍;而牟作為內部同誌卻由視之為同門同道而轉為對他施以暗箭。”(馮耀明:《形上與形下之間:徐復觀與新儒傢》,見王中江、李存山主編:《中國儒學》,第五輯,60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2010)而其民本思想在觀念上也已突破瞭專製政治,隻是因為缺乏法製和其他製度的保障,所以難以真正製約專製政治和解決君權無限的問題。“遂使儒傢人格的人文主義,沒有完全客觀的建構,以緻僅能緩和瞭專製政治而不能解決專製政治。這是留給我們今日所應努力的一大問題。因此,我這幾年以來,始終認為順著儒傢思想自身的發展,自然要錶現為西方的民主政治,以完成它在政治方麵所要完成而尚未完成的使命;而西方的民主政治,隻有和儒傢的基本精神接上瞭頭,纔算真正得到精神上的保障,安穩瞭它自身的基礎。”徐復觀:《儒傢對中國曆史命運掙紮之一例——西漢政治與董仲舒》,189~190頁。徐復觀的政治論說的重點是要讓西方的民主政治和儒傢的基本精神接上頭,這個儒傢基本精神在徐復觀的論述中更多地體現為超越瞭個人利益的“公”,這個“公”或許是社群,但更多的是國傢和民族。李淑珍總結道:徐復觀所勾勒齣的民主圖像似乎是,消極政府無為而治,讓人民有充分空間自由發展;政治先滿足人民的自然生命要求,再尋求道德的提升;學術意見盡可百傢爭鳴,但是否成為政策則通過民意來決定。他相信,“消極底民主政治”能夠培育一個“有力的社會”,最後茁長成一個“強大的國傢”。在極權主義橫行的20世紀,他想望的民主政治既有儒傢(與道傢)的基調,又有自由主義的色彩,但最終仍不脫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祈嚮。(參見李淑珍:《徐復觀與〈民主評論〉的民主想象》,見王中江、李存山主編:《中國儒學》,第五輯,130~131頁)盡管徐復觀認為道德自覺如果缺乏製度的保證難以發展到民主政治,但是反過來,已有的民主製度如果缺乏道德自覺卻也難以成就人類自身的理想,基於此,儒傢的道德自覺為民主主義提供瞭根基。徐復觀認為西方的民主政治來源於爭取個人權利、劃定個人權利,限製統治者權力的行使,並在此前提下盡自己的責任。他認定民主政治,隻有進一步接受儒傢的思想,纔能生穩根,纔能發揮其最高的價值。“民主之可貴,在於以爭而成其不爭;以個體之私而成其共體的公,但這裏所成就的不爭,所成就的公,以現實情形而論,是由互相限製之勢所逼成的,並非來自道德的自覺。所以時時感到安放不牢。儒傢的德與禮的思想,正可把由勢逼成的公與不爭,推上到道德的自覺。民主主義至此纔真正有其根基。”徐復觀:《儒傢政治思想的構造及其轉進》,見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247頁,上海,上海書店齣版社,2005。但是,如果進一步考慮,如何製度性地將道德自覺納入政治設計中,這本身也會造成徐復觀所批評的難以客觀化的睏境。徐復觀要從各種儒傢的論說中,找到現代性的因素,比如人權,他從儒傢先養後教的生存觀念中,發現瞭人權的觀念。從而將儒傢政治與專製、極權政治進行區隔。他說:“養與教的關係,不僅是政治上的一種程序問題,而實係政治上的基本方嚮問題。儒傢之養重於教,是說明人民自然生命的本身即是政治的目的;其他設施,隻是為達到此一目的的手段。這種以人民自然生命之生存為目的的政治思想,其中實含有‘天賦人權’的用意。所謂天賦人權,是說明人的基本權利是生而就有,不受其他任何人為東西的規定限製的。承認人權是齣於天賦,然後人權纔成為不可動搖,人的生存纔真能得到保障;所以政治的根本目的隻在於保障此種基本人權,使政治係為人民而存在,人民不是為政治而存在。較儒傢為晚齣的法傢,以耕戰之民,為富國強兵的手段;人民自己生存的本身不是目的,由人民的生存而達到富國強兵纔是目的,於是人民直接成為政治上之一種工具,間接即成為統治者之一種工具,這樣一來,人民生存之權不在於自己而在於統治者之是否需要,這是中國古代的法西斯思想,當然是與儒傢根本不能相容的。”徐復觀:《釋〈論語〉“民無信不立”》,見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128~129頁。然而,我們的問題恰好要從這裏齣發。也就是說,我們是否能通過反思近代以來的“民主想象”而重思中國的製度模式。首先,自由、民主、人權固然已成為一種被普遍接受的價值理念,但這些價值的具體所指並非無可討論。從關於“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討論,到民主存在多種模式的研究,以及在民族國傢的國際秩序下,人權如何確定其邊界等等,對這些問題的不同理解,都會對現實中的政治操作産生影響。而中國近代以來的民主憲政的實踐,已經錶明,並沒有一種現存的民主模式可以讓我們復製,而必須依據中國自身的文化傳統和多民族統一國傢的現狀,在保證國傢統一、領土完整的前提下,設計其政治製度。就中國的民主實踐而言,而無論是孫中山的“五權憲法”,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代錶大會、政治協商製度,都是具有創新意義的製度創設,雖然這些製度的局限性還比較明顯,然後,我們或許可以設想一種使這種製度與權力製約更為完善的方式運行,而不是簡單地去否定這種有曆史意義的嘗試。其次,有學者指齣,雖然徐復觀與殷海光等人一樣,對於颱灣人的民主意識的覺醒有很大的啓迪之功,但是在颱灣的民主化過程,儒傢所産生的作用並不明顯,而在颱灣民主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都與徐復觀所關心的儒傢德治與專製遺留等問題關係甚小。參見李淑珍:《徐復觀與〈民主評論〉的民主想象》,見王中江、李存山主編:《中國儒學》,第五輯,131頁。從中我們所能得到的訊息是,徐復觀所指齣的儒傢與民主政治之接榫處並不恰當。也就是說,港颱新儒傢所指齣的“內聖開齣新外王”的思路,並不切近於颱灣的政治實際。由此,進一步的問題就是,如果中國大陸的民主化過程是一個必要的過程,那麼其核心問題是什麼?與儒傢政治哲學的關係是什麼?按我的想法,還是應該關注民族國傢與民主實踐的關係、傳統傢庭觀念如何與民主實踐相結閤、地方差異與政治一體化的矛盾等等問題,這顯然不能停留在一種“民主想象”上,而是有待於中國人自己去探索。再次,如何看待大陸儒傢的發展。徐復觀等港颱新儒傢在中國文化遭遇空前危機的時候,以守孝的態度來捍衛文化的尊嚴,從而使文化之星火、儒傢之價值得以受到人們的珍重。然而,他們囿於五四的思考模式,以辯護性的方式來論證儒傢觀念與西方政治法律體係的相容性,這作為階段性的文化策略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中國的發展,固然要接受一些普遍性的價值和理念,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現代化路徑的單一性。在多元現代性已經成為共識的今天,儒傢所要探討的是,儒傢式的發展模式可否成為多元現代性的一種。颱灣等地的發展本身已經成為經驗,但是我們顯然還缺乏總結這樣的模式的思維範型。而對於中國大陸而言,人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依然缺乏必要的敬意,因此,任何儒傢發展的思路都會被貶斥。大陸新儒傢要從徐復觀那裏繼承如何恢復人們對於自己文化的真誠的愛,然後推進徐復觀所開創的議題。對於儒教(國教、公民宗教)、儒傢憲政主義、“親親互隱”(法律中的容隱製度)、婚姻法修正案的討論,使我們已經看到瞭大陸新儒傢根據中國現實所呈現的價值危機和製度危機所産生的迴應社會問題的可能性,而這些將會是沿著徐復觀等港颱新儒傢的足跡而可以預期的儒傢的新的生命空間。陳昭瑛教授曾經以一篇《江山有待》的小說來描述徐復觀,如果藉用這個話頭,我們可以說,對於中國的江山,儒學的發展要當得起這個期待。
發表於2024-12-24
徐復觀捲(中國近代思想傢文庫)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學術 儒學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這纔是對儒傢人文精神的有力的論證。更多是主張自由民主製度而言的。另外,九州可以順利齣真正的全集麼?
評分這纔是對儒傢人文精神的有力的論證。更多是主張自由民主製度而言的。另外,九州可以順利齣真正的全集麼?
評分這纔是對儒傢人文精神的有力的論證。更多是主張自由民主製度而言的。另外,九州可以順利齣真正的全集麼?
評分這纔是對儒傢人文精神的有力的論證。更多是主張自由民主製度而言的。另外,九州可以順利齣真正的全集麼?
評分這纔是對儒傢人文精神的有力的論證。更多是主張自由民主製度而言的。另外,九州可以順利齣真正的全集麼?
徐復觀捲(中國近代思想傢文庫)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