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雅克·卢俊(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重要作品有《新爱洛伊斯》、《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等。
发表于2025-02-02
漫步遐想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2008年,那个时候刚刚毕业两年,24岁,一个人在北京,采访、工作、租房、吃饭、孤独寂寞。去书店的时候偶尔逛到这本书,我不学哲学,也不研究社会学,对卢梭并未有很多了解,但是当时被翻译的副标题一下子击中:和自己相处的幸福之道。我想我是需要了解一下...
评分我之前的人生虽然不长,但也有着诸多遗憾,过早地读《忏悔录》便是其中之一。当时是初二,例假都没来多久,哪能从中看出卢梭大人的露阴癖和受虐倾向?!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是卢梭晚年的作品,或许是最后一部了吧。当时他的被害妄想症已经到了晚期,哪怕是散步的时候,...
评分下午从图书馆回来,路上又碰见了那个义务送信的老先生。穿着一件很古朴的对襟长衫,长长的灰白头发在脑后盘成一个发髻,骑着一个很破的自行车,车前的篮子里放着一大叠信件。我以前也经常见到他,开始觉得是个捡垃圾的老头,但仔细看看又不怎么像,倒觉得可能是那个道观里的道...
评分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不论它持续的长短都不留下前后接续的痕迹,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
评分图书标签: 卢梭 法国文学 散文 随笔 法国 文学 外国文学 哲学
看得我好辛苦 木心先生说卢梭生前最后这几次漫步是写得极好的 但自己读起来难受死了啊 以后再看吧
评分通译《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话说老一辈译家很少将书名直译(似乎是嫌俗气或直白?),而偏爱根据内容另起炉灶,取个隽永的名字;钱锺书甚至将《格列佛游记》译为“海外轩渠录”。第五卷写得真美啊,哲思也蕴含在其中了:「人间的一切都处在不断的流动之中。没有一样东西保持恒常的、确定的形式,而我们的感受既跟外界事物相关,必然也随之流动变化。我们的感受不是走在我们前面,就是落在我们后面,它或是回顾已不复存在的过去,或是瞻望常盼而不来的未来:在我们的感受之中毫不存在我们的心可以寄托的牢固的东西。」 对说谎的辩护挺有意思:「我从来没有比在写《忏悔录》时对说谎更厌恶的了;在写这部作品时,只要我的心稍为偏向这一面的话,说谎对我的诱惑就会是既频繁又强烈的。」
评分卢梭晚年内心情感的“自我解刨”
评分看完前三章暂弃,前三章基本上就在叙述其他人对作者自己恶劣的攻击和封杀,外加第二章的意外受伤及其社会反响。虽能体会到作者孤立无援的绝望境地,但从头到尾的victimizing,以及其中透出的被害妄想倾向,让我读的时候无法认同作者是真正释然了,只有一种被旋进他的悲苦人生的郁闷感,作为读者跟着作者从他的角度来看明显都是别人的罪过。他只是身心俱疲,也意识到自己不受外部影响才会让他的敌人们束手无策,所以才不加理会不予反驳,更像是一种依实际情况而采取的策略。正好看到叔本华写到卢梭,果然就和卢梭本人的说法不一,于是便很好奇究竟当时是什么原因导致众人与卢梭反目然后对之进行长时间彻底的孤立呢?
评分通译《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话说老一辈译家很少将书名直译(似乎是嫌俗气或直白?),而偏爱根据内容另起炉灶,取个隽永的名字;钱锺书甚至将《格列佛游记》译为“海外轩渠录”。第五卷写得真美啊,哲思也蕴含在其中了:「人间的一切都处在不断的流动之中。没有一样东西保持恒常的、确定的形式,而我们的感受既跟外界事物相关,必然也随之流动变化。我们的感受不是走在我们前面,就是落在我们后面,它或是回顾已不复存在的过去,或是瞻望常盼而不来的未来:在我们的感受之中毫不存在我们的心可以寄托的牢固的东西。」 对说谎的辩护挺有意思:「我从来没有比在写《忏悔录》时对说谎更厌恶的了;在写这部作品时,只要我的心稍为偏向这一面的话,说谎对我的诱惑就会是既频繁又强烈的。」
漫步遐想录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