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迈内克(1863-1954),现代德国历史主义首席代言人,是少数见证了整整一个世纪德国历史的历史学家之一,代表作有《世界公民过度和民族国家》《近代史中国家理性的观念》《历史主义的兴起》等。
发表于2025-01-11
德国的浩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根据2016年6月提交的读书报告修改。那时候太喜欢掉书袋了,引用了很多其他学者的观点,现在看来有些地方实属冗余。如果全部删掉,又会影响全文的结构,导致全部重写,因此这次修改只在语言上作了微调。标题是新加的。)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给德国留下了一串疑...
评分 评分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在弗里德里希·迈内克在《德国的浩劫》中,努力地试图说明对于这样一个崇高、伟大的民族来说,希特勒、纳粹党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场浩劫是一次意外的意外事件,与德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没有关系,他还寄希望于德国古典文化能够疗愈战后人们心灵的创伤。从这个...
评分 评分全书开始是何兆武先生写的译序,其中包括何先生对于本书及迈内克思想的看法,不否认因为先读的译序,所以多少给了自己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这对于后期的阅读思考也有一些影响。以下是自己对于本书的思考及读后感。 一、偶然性及必然性 书中脉络的展开,集中于思考希特勒主义...
图书标签: 德国 历史 【德】迈内克 西方历史 外国思想 外国史 已收
本书是德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迈内克晚年的压卷之作。作者从两个世纪的德国历史文化背景着眼,对于导致法西斯专政的原因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不同意二战后西方思想界流行的看法,即希特勒现象是德国近代历史文化的必然产物,而是挺身为德国历史文化辩护,认为是历史的偶然而非必然导致了法西斯的暴政。
核心内容: 1.在几乎所有人都把纳粹德国的暴行归结为德国文化的时候,作为一个德国人,历史学家迈内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纳粹德国的出现是西欧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浪潮跟德国特殊的政治现实遭遇的结果。战后德国如果想要进行重建,不仅不应该抛弃德国文化,反而应该回到德国文化之中,重拾回已经被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军国主义败坏的德国古典文化,因为那是德国文化最健康、最具人文关怀的时候。 2.从局外人的客观角度来看,迈内克的观点其实是有失偏颇,有些护短;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迈内克的回答给了战后迷茫的德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迈内克对德国古典文化的肯定,有助于德国恢复成为今天这样正常的国家。
评分选读了小部分
评分译者序言中虽强调其「历史理论」,但实际上还是描述性的,连文化批评都算不上。前项不及弗洛姆,后项不及米尔斯。比如林奕含的事,只能说之前应该给早慧少女读读马克思和弗洛伊德作内功。大乘学好了小乘不会差,更莫谈捉拿小鬼。但总有人不会接受——「好便是了!」「多样性!」本书也是这样通过「偶然」大做翻案文章。吃亏的还是自己,或者装睡,或者弄假成真。
评分本身比较关注德国及其影响力范围的历史。如何在后纳粹时代凝聚德国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书本身的研究价值并没有那么大,但对于当时的德国至关重要。重振德国的古典文化主义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使德国可以摆脱历史包袱,重新发展。德国值得学习。
评分2019.12.27读于路途之上,借宿处。该书十分德国,充满对于人的精神状态的分析,其阶级分析或也是德国的,着重于贵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以及军官团。德国性的表现也在于德国常常讲求一种团结,不分阶级的国家意志。后半部分讲第二帝国及以后的乏味些,譬如智人与强人、偶然与必然(尤其说希特勒可能上不了台段落)、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反犹等等。相较而言,前半篇幅我稍感兴趣,因为于我而言陌生,说德国古典文明、自由主义与技术时代的专制主义竞争以及西方世界在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热潮之中孕育出19世纪末期的帝国主义倾向等。启发我的一点是还是尽量不要将政治以权力为第一要务,依照梅内克看法,应结合道德。另,权力(领袖),种族以及与此二者所对应的良心(自由主义倾向);刺杀希特勒事件;作者以为德国要搞基督教与音乐、诗歌。
德国的浩劫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