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迈内克(1863-1954),现代德国历史主义首席代言人,是少数见证了整整一个世纪德国历史的历史学家之一,代表作有《世界公民过度和民族国家》《近代史中国家理性的观念》《历史主义的兴起》等。
本书是德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迈内克晚年的压卷之作。作者从两个世纪的德国历史文化背景着眼,对于导致法西斯专政的原因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他不同意二战后西方思想界流行的看法,即希特勒现象是德国近代历史文化的必然产物,而是挺身为德国历史文化辩护,认为是历史的偶然而非必然导致了法西斯的暴政。
看了许多二战的书,从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到二战三部曲,甚至还下了许多德军元帅们的传记,梅内克的这本书也下了很久,但直到在kindle上买了电子版才真正开始读。 作为一个同时代的德国历史学家,梅内克的站位和其他许多人不一样,何兆武先生在译者序里其实分析的很透彻了。这里...
评分德国自两德统一,自信暴涨,不满足于经济大国的地位,一心想作回政治大国,从科尔到施罗德在各个方面都作了不少工作。欧元的诞生,似乎更巩固了德国在欧洲的领袖地位。在外交上,欧洲以德法为首也开始习惯和美国锵声,看起来,一个独立的欧洲即将诞生。在经济上,欧洲和俄罗斯...
评分一. 译者序 1. 所以他(弗里德里希·迈内克)要努力维护个人良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所谓的国家理性... ...也就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这种主义仅仅着眼于考察政治权力本身的运动规律,而把其他一切伦理的、道德的考虑置之于度外。 二. 第一章 当代的两大浪潮 1. ... ...错误地...
评分德国自两德统一,自信暴涨,不满足于经济大国的地位,一心想作回政治大国,从科尔到施罗德在各个方面都作了不少工作。欧元的诞生,似乎更巩固了德国在欧洲的领袖地位。在外交上,欧洲以德法为首也开始习惯和美国锵声,看起来,一个独立的欧洲即将诞生。在经济上,欧洲和俄罗斯...
评分一. 译者序 1. 所以他(弗里德里希·迈内克)要努力维护个人良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所谓的国家理性... ...也就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这种主义仅仅着眼于考察政治权力本身的运动规律,而把其他一切伦理的、道德的考虑置之于度外。 二. 第一章 当代的两大浪潮 1. ... ...错误地...
我是读的这个版本,翻译渣到让我自己还得在脑子里转换一下语序不然完全读不懂。主要是讲19-20世纪德国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对德国社会进程的影响,这应当算是政治哲学了吧,其实读起来有点晦涩,但很深刻。
评分核心内容: 1.在几乎所有人都把纳粹德国的暴行归结为德国文化的时候,作为一个德国人,历史学家迈内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纳粹德国的出现是西欧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浪潮跟德国特殊的政治现实遭遇的结果。战后德国如果想要进行重建,不仅不应该抛弃德国文化,反而应该回到德国文化之中,重拾回已经被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军国主义败坏的德国古典文化,因为那是德国文化最健康、最具人文关怀的时候。 2.从局外人的客观角度来看,迈内克的观点其实是有失偏颇,有些护短;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迈内克的回答给了战后迷茫的德国人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迈内克对德国古典文化的肯定,有助于德国恢复成为今天这样正常的国家。
评分2019.12.27读于路途之上,借宿处。该书十分德国,充满对于人的精神状态的分析,其阶级分析或也是德国的,着重于贵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以及军官团。德国性的表现也在于德国常常讲求一种团结,不分阶级的国家意志。后半部分讲第二帝国及以后的乏味些,譬如智人与强人、偶然与必然(尤其说希特勒可能上不了台段落)、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反犹等等。相较而言,前半篇幅我稍感兴趣,因为于我而言陌生,说德国古典文明、自由主义与技术时代的专制主义竞争以及西方世界在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热潮之中孕育出19世纪末期的帝国主义倾向等。启发我的一点是还是尽量不要将政治以权力为第一要务,依照梅内克看法,应结合道德。另,权力(领袖),种族以及与此二者所对应的良心(自由主义倾向);刺杀希特勒事件;作者以为德国要搞基督教与音乐、诗歌。
评分翻译不好。
评分选读了小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