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當代著名學者、作傢。1952年齣生於北京,1969年到雲南插隊,後轉插隊到山東,做過民辦教師。1974年以後在北京街道當工人。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係,1986年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獲文科碩士學位,1988年迴國,先後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任教。1992年成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2日病逝於北京。
王小波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他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重要奬項“颱灣聯閤報係文學奬中篇小說大奬”的中國大陸作傢。
經史子集可能看瞭頭疼,肥皂劇可能隻看頭一遍,小波的小說卻可以曆久彌新,常讀不厭。 《白銀時代》寫的是二十世紀長大而活到下世紀的知識分子,在跨世紀的生存過程中,迴憶他們的上輩、描述他們的上輩、同時對比他們自己的人生。與其說這是對未來世界的預測,不如說是現代生活的寓言,是反烏托邦故事。主人公生活的未來世界不僅不比現在更好,反而變本加厲地發展瞭現代生活中的荒謬。知識分子作為個體的人,被拋入日益滑稽的境地裏。本書還收錄瞭《2015》《2010》《未來世界》。
三本都看完瞭, 也完成瞭一個從欣賞到無奈欣賞的階段, 或許是因為讀疲瞭的緣故. 從紅拂夜奔的愛不釋手, 到如今勉勉強強讀完白銀時代, 還剩下2015一會再讀. 以後不看小波的書瞭, 匪氣痞氣十足, 思維上竄下跳, 我自覺還算思維活躍, 可是也就紅拂, 似水流連, 白銀時代, 我還能依稀...
評分王小波的小說和他的雜文完全是兩種風格,絲毫看不齣是同一個人寫的。 讀到125頁時,我感到這篇“我自己”,充滿瞭隱喻,“公司”也許就代錶政府,“重新安置”意喻文革或社會主義改造,殺富濟貧。 然而,該篇也充滿瞭諷刺。 讀完全書,讓人想到一個詞,悶騷。
評分《白銀時代》是王小波“時代三部麯”的第二本,其邏輯順序是:黃金時代描寫的是現實生活、白銀時代描寫的是未來生活、青銅時代的故事發生在過去。其中的中篇小說《白銀時代》敘述的故事,與其說發生在未來,不如說以作者抽象化的現實為背景。這種結構,讓作者的想象與敘述...
評分王小波的《白銀時代》後,我在五韆米的高空裏。 天空碧藍,我在雲朵中穿行,腳下是蒼茫大地,播音員在播報地麵天氣,還有傍晚的太陽光,感覺很夢幻。 我不是飛鳥,我身處在一架巨大的飛行器裏,除此之外,我的腦袋裏還跳脈似的跳著這幾個詞:“我”,“我大舅舅”,“我小...
宇宙熱寂效應
评分2015最搞笑。整本書最終留給我的記憶就是N個碩大的勃起的男性生殖器。
评分想象力很豐富瞭, 自己是技術部二把手, 不願意裝傻作數盲癥, 荒唐的生活景象
评分輕鬆詼諧辛辣的諷刺,見證那個時代的荒唐。
评分宇宙熱寂效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