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
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是继麦克卢汉之后世界最重要的媒介文化研究学者之一,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介生态学专业。
他认为强势媒介能够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重新定义现实世界,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人们实际上是生存在媒介所制造的巨大隐喻世界中而不自知,因此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的理论。
波兹曼出版过20余部著作,《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是他的两部代表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
译者,吴燕莛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硕士,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传媒学院。
发表于2025-01-22
童年的消逝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1、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印刷术如何创造了“童年”,而电子媒介又如何使之“消逝”。 2、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一观点的? (1)在西方文明中,“童年”这一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古希腊时期,由于文字(字母)的创造,人类创造了知识与文明,随即出现了学校,一个...
评分 评分在中世纪及其之前的西方历史中,儿童这个概念几乎不曾出现过。直到15、16世纪,儿童的概念才逐渐为人类历史记载。 那么究竟“童年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 让我们来试着分析这个问题。 如果,童年是被发现的,那么这就意味着,童年是生而具有的东西,它伴...
评分“阅读是童年的祸害,因为书本教我们谈论那些我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这样告诫我们。与他唱反调的是洛克,认为儿童是一块白板,书本正好使他们从无知走向有知,唯有通过识字、教育和理性的培养,才能把儿童培养成文明的传承者和未来的主人翁。 大部分...
图书标签: 社会学 传播学 尼尔·波兹曼 儿童 文化研究 社会 文化 美国
内容简介:
《童年的消逝》初版于1982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
“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印刷术普及之前,儿童与成人之间靠口语传播,彼此分享基本相同的文化世界,所以人类并没有“童年”;印刷术普及之后,文字成为主导,成人掌握着文字和知识的世界,儿童与成人之 间出现了一道文化鸿沟,“童年”诞生了。
电视时代,一切信息都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成人和儿童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儿童几乎都被迫提早进入充满冲突、战争、性爱、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渐消逝。
波兹曼同时指出,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人类的文化精神逐渐枯萎。
~~~~~~~~~~~~~~~~~~~~~~~~~~~~
编辑推荐:
◎媒介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20年经典畅销作品
◎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成人和儿童的界限逐渐模糊
◎儿童被迫提早成年,童年正在消逝
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而且尤其可悲。
——尼尔·波兹曼
~~~~~~~~~~~~~~~~~~~~~~~~~~~~
媒体及专家评论:
波兹曼在媒体研究领域是一位巨人,地位仅次于马歇尔·麦克卢汉。
——安吉拉·佩妮,“抨击杂志”
一本有才华、有力量、有分量的书。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这本书读起来也很有趣。
——维克托•纳瓦斯基(Victor Navasky,美国著名学者)
波兹曼在麦克卢汉结束的地方开始,他用学者的渊博与说书人的机智构筑他的见解。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尼尔·波兹曼的逝世给公共话语带来了某些寂静。一位博学的批评者,一位严谨的反对者,一位跟奔涌的发展唱反调的人,沉默了。回顾他令人惊叹的事业,你会发现他所做的每一件事的核心都是一连串问题……他希望你去思考,字母表是如何改变了口语文化的,印刷媒体给宗教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教育是如何创造了童年的,为何对标准的测试意味着对学校系统的激进反思。
——彼得·卡瓦纳,《环球邮报》
尼尔·波兹曼是一位传承伟大纽约传统的不可思议的讲述者……正如他说的故事一样,尼尔·波兹曼投入了一生来让我们停下来……他是一个和蔼谦恭的人,他绝对不会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但是他的确告诉过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直至肺癌让他永远消声。
——约翰·齐默尔曼,《纽约邮报》
我时常想起萧伯纳著名的诗句,理智的人适应环境,而世上所有的进步都依靠不理智的人。马歇尔·麦克卢汉是不理智的,兰斯是不理智的,尼尔也是不理智的。因为这样,所有美好的事才发生了。
——保罗·莱文森,美国作家、福特汉姆大学教授
波兹曼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在约二十本书和众多的采访和文章中展现了他的思想和他的优雅。这些作品都值得阅读和深入思考,有意或无意间你会将你读到的说给他人听。波兹曼是看穿了皇帝新衣的孩子,后来他长成了擅长表达的义愤填膺的教育者和社会消费者。
——迈克尔·寇姆夫,《学院季刊》
波兹曼的每本书都是一本小册子,一本装了封皮的随笔:《童年的消逝》讽刺美国文化的幼稚化;《娱乐至死》讽刺娱乐业,以及娱乐业对观众造成的影响……他的知识分子姿态,他在公众环境中的表现,以及他伟大的天赋——极好的幽默,实质是一个开化人类在一个野蛮世纪进行的尝试,之后成了一个开化人在电视文化中的尝试。
——杰伊·罗森,纽约大学教授
在波兹曼的书中,隐喻的作用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体现。我们设立“尼尔 ·波兹曼隐喻奖”有两个目的:奖励一位纯熟使用隐喻的有天分的作者;纪念并推广波兹曼的作品,以及印刷思想。
——锐透基金会
审视了童年在当代美国文化中四面楚歌的状况。
——《出版人周刊》
中国当今的现实是,不但电视文化,而且印刷文化,二者共同导致了童年的消逝,因而消逝得更为彻底。
——周国平
也许,文化拯救的希望就在于人类不断的自我反省之中,在于认真聆听波兹曼式的警世危言之中。
——刘擎
给四星是考虑到这本书出版的时代,现在看来不深入也不新鲜,某些观点还颇为可疑...
评分童年并未消逝,实际上,它现在面向所有人零售。
评分感觉说明的过程不如《娱乐至死》来的透彻,而且里面的很多内容跟《娱乐至死》重复
评分其实不用看书,可以靠一句话get书中理论:文化文明以口述方式传播时没有童年概念,印刷普及及学校教育创造童年概念,因为可以透过需要学习成本的“文字”即有年级限制的学校教育限制成长;到现在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电视、网路)壁垒又消失,因此童年又要消逝。
评分今晚读书会书目。选书原因是既延续了《娱乐至死》的论题,又引入了童年的概念。对于本科低年级学生来说阅读障碍不大且能引发反思性讨论。波兹曼的概念构建本身比较脆弱,结论和论证过程也有问题,但是,了解两次传播技术变革引发的概念变迁史,多一种认识世界图式发展的可能性,也多一种解构概念的样本
童年的消逝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