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纔,現任北京大學中文係、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教授,兼任高校古委會《中國典籍與文化》編輯部主任,早稻田大學中國古籍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閤著自撰有《中國文化史綱要》《中國文化史綱要》《清代書院與學術變遷研究》等著作。
住吉朋彥,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附屬研究所斯道文庫研究員。
自兩漢之際開始,中國成為嚮周邊地區輻射的文化源地。在漢籍的域外流傳方麵,日本以保存數量眾多、衍生品種豐富而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主要在南北朝時代(1336-1392)刊行的五山版漢籍,可稱為其中佼佼者。 十三世紀中後期,日本效法宋代“五山”名號,在政治中心鐮倉定建長寺等五寺為“鐮倉五山”;十四世紀中期,又在京都定天龍寺等五寺為“京都五山”,從此進入依托五山十刹、崇尚禪宗的五山文化時期。學界依據川瀨一馬的研究成果,將五山派以及禪宗相關者在日本鐮倉以至室町時期刊行的漢籍統稱為五山版漢籍。其中,有的是中國失傳的佚書,也有所據版本價值獨特或者文本更為完整的漢籍,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對於考察中日版刻源流也有重要的意義。
首批選擇影印齣版的日本五山版漢籍包括:《毛詩鄭箋》《春鞦經傳集解》《音注孟子》《韻鏡》《古今韻會舉要》《韻府群玉》六種,共十四冊。
五山版《毛詩鄭箋》的底本源自日本古抄本,保存瞭《毛詩》經注本的文本麵貌,而中國存世《毛詩》均為附釋音、正義本。
五山版《春鞦經傳集解》據宋嘉定九年興國軍學本覆刻,原刊本國內僅存殘捲,日本宮內廳藏本亦有七捲抄配,此本具有補充原本的校勘價值。
五山版《音注孟子》是目前所見日本最早的趙注《孟子》,其底本是建安時期的坊刻本,已經遺失不全,五山版對其做瞭修訂,與之相比更加準確;還附瞭乾隆時期重要的經注本孔繼涵微波榭本和韓岱雲本。
《韻鏡》在中國自宋代數度刊行以後,至清代已經失傳,在日本則自中世以後,相關翻版和注解層齣不斷,五山版《韻鏡》作為佚存書的代錶被楊守敬收入《古逸叢書》。
五山版《古今韻會舉要》刊刻時據元版未修本和增修本校勘,並在欄外標注增修的內容,不僅佐證元版未修本的存在,而且較後世廣為流行的明刊本更接近原本麵貌。
五山版《韻府群玉》據元代元統二年原刊本覆刻,而中國流傳的都是至正二十八年後修本的孳生本,綜上,首批影印的這六種五山版漢籍均具有獨特的版本價值。
五山版在版本學上的意義重大,但在中國,直到現在仍沒有係統介紹過。本叢刊獲得日本相關藏書機構的正式授權,且印製精良,中日兩國學者撰寫的解題和相關研究文章也使本叢刊不同於一般的影印圖書而更具學術性。
發表於2025-01-09
日本五山版漢籍叢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文獻學 版本學 日本 五山 *北京大學齣版社* 經學 2018 #資料
日本五山版漢籍叢刊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