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狂的纽约

癫狂的纽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荷兰] 雷姆·库哈斯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唐克扬
出版时间:2015-9-1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278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库哈斯
  • 建筑理论
  • 城市
  • 城市研究
  • 纽约
  • 建筑学
  • 美国
  • 纽约
  • 都市
  • 文化
  • 历史
  • 社会
  • 艺术
  • 疯狂
  • 现代
  • 生活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癫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一书中,库哈斯认为“曼哈顿的建筑是一种拥塞的开拓之范型,曼哈顿已产生自己的大都会都市主义――拥塞文化”,并提出了拥塞文化的三个定理:格子(Grid)、脑前叶切开术(lobotomy)、分裂(schism)。 格子代表曼哈顿的都市规划,表现出一种不自由和自由间的辩证关系;脑前叶切开术代表摩天大楼内外关系的决裂;分裂则代表摩天大楼叠豆腐式的空间构成造成上下楼层关系分裂的状况。库哈斯认为拥塞文化“解决了形式(外)与机能(内)长久以来的冲突,使曼哈顿的的建筑物兼具建筑和高效能机械;现代的和永恒的。”

作者简介

雷姆·库哈斯,是当代欧洲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思想家。在其早期的职业生涯中,它主要以一个叛逆的幻想家的形象出现。而后来,他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思想研究及写作诸领域均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目录信息

引言
史前
康尼岛:异想天开的技术
乌托邦的双重生活:摩天楼
完美能有多完美:洛克菲勒中心的诞生
欧洲人:注意!达利和勒·柯布西耶征服纽约
后事
附录:一个虚构的结论
注释
致谢
出处
译后记_唐克扬
遇见DNY_姚东梅
大都会之精神分析——《癫狂的纽约》解说(日)矶崎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写剧本的人去研究建筑,研究之后写出来的书还是像剧本一样。那种震撼的感觉,不止源于语言本身的力度,作者对于城市脉搏那种敏锐的洞察力,与城市展示给作者的、电影般的生长过程,相看两不厌,所以感受才能如此切肤,如此真切。 曼哈顿像一个被扔进烤箱的蛋糕,最初烘焙者只...  

评分

一部从rem眼中看出的纽约摩天大楼历史书。介绍了历史上影响纽约的几个重要的建筑和事件。也介绍了资本和商业文化的产物-摩天大楼的发展和纽约的规划。是必读的教科书。

评分

这本书是对纽约市的纵向建筑历史的诙谐幽默的讲述,生动形象且带有美国好莱坞特有的叙述方式,对纽约尤其是曼哈顿街区的形成历史的叙述,第一次了解了库哈斯的文笔和翻译的水平,令人赞叹,以一种拟人的方式对这个制造现代建筑各种稀奇古怪的形式并将其推向世界的这种现代模式...  

评分

有图片的文章在这儿啦,读书笔记什么的添加不了图片 http://www.douban.com/note/298346186/ 这么土的名字,和这么写,完全是为了纪念我花了快一年的时间读完库哈斯的书,以及记录一下我读了什么。哈哈 读后感这个名字是小学才会用的,红楼梦读后感,三味书屋读后...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是值五星的,原版看了十分之一就看不动了,每翻一页只增不减的生词量让我对自己的英文水平产生了深深的担忧,但中文版终于让我看完了这本书,感恩。虽然翻译保持了原文的晦涩,并且神经病的将所有注释集中在了最后……不让人看直接删掉好吗!头一次看到这种关于柯布的描述和光辉城市的解读,对各种规划理论的的批判,俨然已经把我洗脑成一个拥挤文化的簇拥者……现在只记得一句话,柯布没有吞噬曼哈顿,曼哈顿噎着了,但他最后消化了柯布西耶……

评分

封面是陆智昌设计的,很赞。加一星。但这内容的翻译……感觉都不会说人话了,我要给零分!不知道那些打高分的人有没有真的读过这本书。此书相关的翻译摘录我已更新到下面的读书笔记中,大家可以查阅:https://book.douban.com/people/post-rocker/annotation/26334503/。update: 坚持看到59页,忍不下去了。去看原版了。发现原版比中文版更易懂??!!「Access must be carefully calculated」你给翻译成「通达的方式必须仔细盘算」,是机翻的吗?我初中英文水平都忍不了。

评分

翻译得太差了。。。或者说译者的中文文字造诣太差了,他的译后文也是写得人云里雾里,然而译者他自己写的书我竟然也还买了。。。

评分

库哈斯的思想很有力度,但中文版则让我读到了译者对母语深深的仇恨。唐的文字之前应该读过,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母语的不屑,以期望彰显出自己对于理论的尊敬。这不是晦涩与否的问题,而是欠缺基本的文字能力,很多段落在大声朗读的时候脆弱的不堪一击。还有几个单词,明显是译者仓促而混淆了意思。我实在需要说一下个人观点:建筑理论,绝对没有高深莫测到需要通过牺牲母语的优美才能够体现价值的地步,这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方法是一种对于理论本身的不自信,而复杂的方法更是可笑到和理论本身毫无关系,可怕程度真的令人发指。

评分

超越《异规》《走向新建筑》,我的建筑书籍第一爱,koolhaas修辞和叙事能力超级厉害,建筑就像是蝴蝶对于文学界的纳博科夫而言,但两者的成就都非常之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