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E.A.罗斯(1866-1951),美国社会学家,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大约在1910年,罗斯对中国部分城市作了访问考察,为期六个月。其成果是1911年出版《变化中的中国人》,记录了他对中国的直观感受和理性思考。
译者简介:何 蕊,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
《变化中的中国人》英文版出版于19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之前西方人观察中国的代表作。本书涉及的内容很丰富,主要包括中国人的体质与精神、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中国的环境、工业、禁烟运动、妇女解放运动以及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等。因其视角的专业性,使其将东西方文化冲突在当时的中国所引起的变化描写得鞭辟入里,并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有趣见解。其中对中国人口、环境以及禁烟等问题的讨论,极富预见性和史料价值。
E.A罗斯所著的《变化中的中国人》于1911年出版,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一百年前的中国和一百年后的中国已经有着天壤之别,一百年前的中国人同一百年后的中国人之间的差别也极大。一百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和西方国家到底有多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外国人眼中是怎样的?...
评分E.A罗斯所著的《变化中的中国人》于1911年出版,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一百年前的中国和一百年后的中国已经有着天壤之别,一百年前的中国人同一百年后的中国人之间的差别也极大。一百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和西方国家到底有多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在外国人眼中是怎样的?...
评分之前看过一本<寻路中国>,觉得外国人视角看中国人写的挺不错的,看到我们平时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现象,写的也较客观。看到这一系列中的<变化中的中国人>,看完觉得100多年来中国人似乎变化的并不多,特别是为人处事的风格、习惯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女性的解放。
评分杰作。 1911年写的,居然在第12页就谈到了中国的环境问题,是中国生态环境糟糕,没有办法保护森林和渔场猎场。已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这将是一场耗时不短的持久战。但是野生动物数量却挺大。 读此书的一种领悟是,你会发现,西方人评价中国缺乏公共设施也好,公共卫生差也好,4...
评分之前看过一本<寻路中国>,觉得外国人视角看中国人写的挺不错的,看到我们平时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现象,写的也较客观。看到这一系列中的<变化中的中国人>,看完觉得100多年来中国人似乎变化的并不多,特别是为人处事的风格、习惯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女性的解放。
作者以基督教、外来人、西方看东方等视角看帝制末期的中国,外来人的角度或许给我们一些参考,其他视角,以及其泛文化归因,且多为见闻偶述,颇多商榷之处。环保、女性、阶层的部分,可以一窥中国变与不变。
评分这系列中最有悲悯情怀和人文精神的一本。
评分虽然只是观察,并不全面,但透视事情本质的能力极强
评分纪实部分很好,百年前的中国底层贫弱交困,也许只是少数阶层和知识分子的“黄金年代”。但分析成因部分略为可笑,仅以六周时间的游历就归因于中国人的劣根性,并肯花整整一大章说明中国未能发展是因为没有基督教的加持,这可能也是百年前西方社会学家的局限性吧……
评分这系列中最有悲悯情怀和人文精神的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