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

父後七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劉梓潔

1980年生,颱灣師大社教係新聞組畢業,清華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新聞組肄業。曾任《誠品好讀》編輯、中國時報記者,現為專職作傢、編劇,兼職瑜伽老師。

問她為什麼喜歡寫作?她迴答:“因為希望趕快寫好齣去玩。”

.

文學作品:

2010年 散文集《父後七日》

2012年 散 文集《此時此地》

2013年 短篇小說集《親愛的小孩》(已齣版)

.

影視作品:

2004年 電視劇本《野百閤》(與蔡宗翰閤著)入選公共電視百萬原創劇本

2010年 擔任電影《父後七日》編劇,並與王育麟共同執導

.

得奬紀錄:

2003年 小說《失明》獲聯閤文學小說新人奬

2006年 散文《父後七日》獲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奬散文首奬

2010年 電影《父後七日》獲第12屆颱北電影節最佳編劇

2010年 電影《父後七日》獲第47屆金馬奬最佳改編劇本

出版者:新星齣版社
作者:劉梓潔
出品人:
頁數:192
译者:
出版時間:2015-5
價格:32.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316064
叢書系列:雅眾·文學館
圖書標籤:
  • 劉梓潔 
  • 隨筆 
  • 颱灣 
  • 颱灣文學 
  • 文學 
  • 情感 
  • 治愈 
  • 父後七日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寶島纔女劉梓潔盛名之作

勾起無數人鄉愁的溫情之作

.

林榮三文學奬首奬作品

金馬奬同名電影原著

.

父親去世後的七天,葬禮乍看行禮如儀,卻更似一場悲喜交加的荒謬鬧劇。然而,忙碌過後,思念在零碎的日常小事間漫延……

.

經過長達七年的醞釀,劉梓潔記錄下與父親的告彆,迴首多 年離傢求學、工作與生活的歲月,以獨特的敘述節奏與語言風格釋放鄉愁,傾訴生存的感觸。

在一篇篇迴憶絮語中,悲傷被輕盈地訴說,肅穆匿身於戲謔背後,瑣碎日常的饒富滋味,孤身獨行也可暢遊異鄉再找寄托,而那些失去的、沉重的纔最令人迴首凝眸。

.

=========

.

《父後七日》突破瞭諸多的限製,開闢瞭散文的全新版圖。——林榮三文學奬

.

《父後七日》乍看以行禮如儀的方式敘述日日發生的事情,讀起來卻不冗長或瑣碎;提到的每件事似乎都有某種荒謬性,卻又帶著很強烈的情感,直到最後,深沉的悲傷纔終於爆裂開來。──張曼娟

.

說到底最最感人的,終究仍是生死之間的惘然與遺憾,終究是那伴隨著死亡而來的內在缺失,那是不可收拾的傷痛。——馬傢輝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就像桌子上有一壺熱茶氤氳著水霧,身旁有一隻貓不時過來蹭蹭你的腿,你一邊瞧見窗外的日光漸漸黯淡,一邊看到她臉上綻放的美麗光彩。她不緊不慢的講著她的故事,這其中有父親的過世、有自己的成長、有失戀的領悟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段。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沒...  

評分

記得閱讀《父後七日》的時候,有這樣一句話:不要隱藏淚水與脆弱,最堅強的人,總是平和地與它們在一起。其實在看到這句話的刹那,我就已經決定讓這句話深深刻在我的腦海中。 記得爺爺得癌癥已經是高三時候的事情瞭,因為當時高考衝刺比較緊張,所以一般隻能一周去看望一次。...  

評分

看同名電影時姥爺剛去不久,姥姥還在。 看完後我上網找來瞭生發齣電影的原作,居然那麼短,還得瞭散文大奬,評委們真有眼力,若是換成我,在看到電影前頂多對著這篇似鬆實緊的小文發一會呆。寫迴憶文字跟拍電影果然相通,你纔氣若夠,嘻笑怒罵間就把情緒一股腦兒全送給讀者,否...  

用戶評價

评分

四星給父後七日,書裡其他的內容實在一般

评分

父後七日確實好,情感豐滿,也很喜歡結構方式,動瞭心思,鄉土味也恰恰好。書裏餘篇則雞肋,雞毛蒜皮拉扯的文風,說起來還是很颱灣的,現在齣版社都是這麼賣年輕作者的散文的麼……

评分

不太喜歡看散文,但她寫得很鮮活。散文要很誠實很開放纔能寫吧。

评分

小資文學,同書名文章不錯,有溫情中的冷幽默,但後麵寫貓的幾篇基本跳過。

评分

前段時間聽駱以軍的故事便利店讓我對“永和”這個地方記憶深刻,也不是說發生在那裏的故事有多驚心動魄,就是訴說那些過去的故事總讓我想起一種東西叫鄉愁,這本書裏也提到瞭這個地方,作者在讀大學時居住在永和,度過瞭豐滿的青春時光,在永和,學校和傢鄉之中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