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前言

戴相龙

(2014年11月30日)

1996年8月上旬,中央领导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各类风险及风险防范的工作汇报,其中我汇报了中国金融业的风险及其防范工作。1997年2月19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防范和化解中国金融业风险的重大措施,决定召开一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在这次会议上说,有些领导干部干预金融业务导致重大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懂金融业务基本知识。人民银行要编写一本通俗易懂的金融知识教材,我们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会后,我立即组织人民银行有关同志编写《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以下简称《读本》)。6月19日,中央领导听取有关部门对广东省恩平市两次发生存款挤提事件的汇报,研究处置措施。泽民同志在会上再一次提出编写金融基本知识培训教材,并说他要亲自审阅。1997年9月8日,泽民同志参加中共十四届七中全会的一个小组讨论会,他在会上说,人民银行即将出版金融基础知识培训教材,希望大家组织培训。当晚,泽民同志直接打电话给我,催促我们尽快出版这本教材。应我们的恳求,他为此书题写了书名和批语。泽民同志不但关心对领导干部金融知识的培训,也很关心财政、贸易等知识的培训,在《读本》发行后,我国有关部门编写出版了一系列领导干部有关专业知识读本。

邓小平同志1991年视察上海讲话中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深刻揭示了金融在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我理解,小平同志在这个讲话中所说的“金融”,不只是指货币信贷和金融机构,而是指由货币、经营和管理货币的金融企业、金融市场、金融调控、金融监管等各个金融环节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有效运行,对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起决定作用,对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起杠杆作用,对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起保障作用。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把《读本》划分为六章,分别概述截至1997年6月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调控、银行结算和信贷服务、国际金融与外汇管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的基本情况和相应基本知识。《读本》为32开本,共22万字。《读本》于1997年11月出版发行后,受到广大领导干部欢迎,并多次印刷。2000年初,国家行政学院暨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决定将《读本》列为全国干部培训重点教材,并嘱作者进行修订。

根据朱镕基同志的建议,经过认真准备,1997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针对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形势和任务,讨论和决定了整顿金融秩序、促进我国金融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长、国务院各部门主要领导、金融部门及重要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同志作重要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会议讨论和同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整顿金融秩序、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包括撤销31个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成立9个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成立大型国有金融机构系统党委;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和成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有关银行不良贷款,降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实行银行业与所办其他金融机构脱钩,关闭资不抵债又不能支付到期债务的地方金融机构。会后成立了15个整顿工作小组,推进金融领导体制改革,重点整顿金融秩序。这是党和国家领导金融业发展所召开的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经过3年多的努力,我国金融秩序基本好转,历史聚集的风险逐步化解,党和国家对全国金融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各个重要环节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为后来进行的重大金融改革和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为了全面和准确地反映这些变化,我于2001年夏天,组织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肖钢同志具体负责,对1997年11月出版的《读本》进行第一次修订,形成《读本》第二版。第二版与第一版相比,素材更新,内容更全,理论更深。修订本增设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同时增设“附录”,简要介绍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金融概况。第二版于2001年9月发行。《读本》第一版、第二版先后共印刷30次,发行72万册。

《读本》第二版从2001年9月发行至今已有13年。13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金融业正在世界逐步崛起。

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其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例已超过50%。2008年美国发生自1929年以来最大的金融风暴,紧接着又发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美欧经济几年的衰退。2008年11月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在协调和处置全球金融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12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9.18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2.4%;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为全球第一;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1176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902亿美元,近10年年均增长超过40%。

13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切实加强对金融改革和开放工作的领导。1997年到2012年的15年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国务院两次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推动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登上了历史新台阶。

一是货币发行不断增加,币值相对稳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不断提高。到2013年底,货币供应量M2总量为110.7万亿元;全国银行业总资产151.4万亿元,负债141.2万亿元,净资产8万亿元,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19%。金融业在支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方面有效地发挥了杠杆作用。截至2013年底,全国银行业对小微企业贷款17.8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3.2%。

二是大型金融企业成为上市公司,进入世界前列。2005年到2010年,交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先后在上海、香港上市。英国《银行家》杂志,2013年按核心资本排名,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名列世界第一、第五、第九、第十位。

三是人民币的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2013年人民银行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浮幅度的限制;2014年11月22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2005年7月,中央银行公布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2%,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美元。2007年5月21日、2012年4月14日、2014年3月,中央银行先后三次逐步把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单日浮动幅度提高到2%。从2005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35%。人民币汇率进入合理空间上下浮动已成常态。

四是金融市场更为活跃,在资产配置中发挥了更好作用。2002年10月,我国成立了上海黄金交易所,启动了黄金市场。2006年,我国完成了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权分置改革,股票市场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制度正在从审批制向注册制过渡。2013年,全年累计发行各类债券(含中央银行票据)8.9万亿元,年底滚存约30万亿元。

五是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中国人民银行采用审慎管理货币政策,适时监测社会融资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从2003年到2013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0.2%,居民消费物价年均增长2.9%。

六是金融监管不断加强,金融业抗风险能力空前提高。2003年设立中国银监会,加上此前设立的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形成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2013年国务院制定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管理部门的协调合作。2013年底,中国银行业贷存比为67%,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为1%,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1.6万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83%。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其他“金砖国家”相比,中国现在可以说是抗金融风险能力最强的国家。

七是外汇储备充足,外汇管理水平提高。截至2014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高达近4万亿美元,超过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巨额外汇储备,彰显国力,为其他重大改革创造了条件,但也给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步伐加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分类,在资本项目收支的所有七大类40个子项中,目前我国已实现可兑换、部分可兑换的项目共计34项,已占全部交易项目的85%。如果考虑不断扩大境内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DII、QFII)的数量和投资限额,加上股票市场“沪港通”顺利推进,实际比例将高于85%。

八是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2010年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2013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4.6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占当年跨境贸易的16%,2014年第一季度达到25%;以香港为中心,包括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等人民币离岸中心或离岸市场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已与28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3万亿元。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今后金融改革开放提出一系列战略措施。预测再过十多年,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水平空前提高,新兴大国的金融体系基本建立。主要标志:一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成为币值长期稳定、利率和汇率由市场形成、全面可兑换的国际货币。二是中国大型金融企业国际化。现有的大型金融企业将逐步发展为综合经营的国际金融集团。三是金融市场国际化。借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上海将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四是金融交易法规和金融业管理人才国际化。五是中国在国际重大金融事务协调和处置中发挥重大作用。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的份额增加,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一个重要币种。

针对我国金融业历史性变化和广阔发展前景,我们决定对时隔13年的《读本》第二版进行全面修订。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金融改革方向、重点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面对国际金融发展的新格局,对中国金融业各个组成部分13年来的改革发展成果、现状和前景及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概括性介绍,解读一系列金融热点问题,力争使《读本》第三版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金融行业领导管理干部学习和培训的教材,并供院校师生和所有关心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人员参阅。争取让《读本》第三版在提高国民金融素质和领导干部金融理论、政策水平,促进我国金融业国际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发挥积极作用。

《读本》第三版和第二版一样,仍分为七章,但各章内容作了许多调整和充实。第一章“金融机构”,按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机构编码规范》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职能、历史、现状和前景作了系统介绍。第二章“金融服务”,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品种作了最新归纳,补充了“互联网金融服务”和“普惠金融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三章“金融市场”,对当前我国货币、股票、债券、保险、期货、黄金、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了全新的介绍。第四章“金融调控”,除介绍货币政策、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和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外,还特别总结了1992年至今各个阶段的宏观调控实践和经验,介绍了如何客观评估我国货币化比率(M2/GDP)。第五章“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介绍了对各类金融监管的法律、主要内容、最新动态。补充了我国历年对金融危机或风险的处置实践。第六章“外汇管理与国际收支”,重点介绍了我国现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改革和如何评估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等热点问题。第七章“金融全球化”,本章全面介绍了由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企业、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机构及监管等环节组成的当今国际金融体系,特别介绍了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的人民币国际化等一系列问题。

《读本》第三版由我组织基本上是原写作人员进行修订。我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确定了《读本》第三版的结构,包括各个章节及主要内容,对《读本》第三版清样进行了两次审核修改,对有关金融热点反复斟酌。同时,将样书送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大型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征求他们的意见。根据反馈意见,我又和各章节写作人员对清样进行了多次修改。在此,我对潘功胜、尚福林、肖钢、项俊波、张云等同志和各章节写作人员的热情支持和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本书数易其稿,反复修改,力求将金融全球化和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最新理论、政策、法规、业务、数据、动态介绍给读者。但由于时间仓促,错误遗漏在所难免,请广大读者指正。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30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这是一本快速了解金融知识的入门级读物,前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主编,江泽民亲自作序。第三版根据目前的金融现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包括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外汇管理与国际收支、金融全球化的历史、现状、前景及其专...

评分

这是一本快速了解金融知识的入门级读物,前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主编,江泽民亲自作序。第三版根据目前的金融现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包括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外汇管理与国际收支、金融全球化的历史、现状、前景及其专...

评分

这是一本快速了解金融知识的入门级读物,前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主编,江泽民亲自作序。第三版根据目前的金融现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包括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外汇管理与国际收支、金融全球化的历史、现状、前景及其专...

评分

这是一本快速了解金融知识的入门级读物,前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主编,江泽民亲自作序。第三版根据目前的金融现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包括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外汇管理与国际收支、金融全球化的历史、现状、前景及其专...

评分

这是一本快速了解金融知识的入门级读物,前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主编,江泽民亲自作序。第三版根据目前的金融现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和修改,包括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外汇管理与国际收支、金融全球化的历史、现状、前景及其专...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中国金融出版社
作者:戴相龙 主编
出品人:
页数:427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2-1
价格:5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497731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金融  经济  金融学  社会学  教材  投资理财  职场  历史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编写领导干部金融知识学习培训教材,是1997年2月江泽民同志下达给中国人民银行的任务。《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由江泽民同志题写书名并作批语,由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组织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长和专业人员编写。《读本》于1997年11月出版发行第一版,2001年9月出版发行第二版,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列为全国干部培训重点教材。《读本》第一、第二版先后印刷30次,发行72万册。

《读本》第三版的修订,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重点和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外汇管理与国际收支、金融全球化的历史、现状、前景及其专业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最新介绍,解读了有关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发展热点问题,附录介绍了香港、澳门、台湾的金融情况,是《读本》第一、第二版的全面升级版。

《读本》第三版不仅可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金融行业领导管理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和所有关心金融业发展的人员参阅。

本书系统介绍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市场、金融调控、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外汇管理与国际收支、金融全球化的历史、现状、前景及其专业知识,深度解读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等金融发展热点问题。本书具有三大特点:一是“与时俱进”,历史与现实高度统一;二是“高瞻远瞩”,现状和未来相互交融;三是“分析解说”,基础知识和逻辑分析相得益彰。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都知道,一直都有

评分

科普啦。

评分

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编写,正是在这位行长手中中国成为符合IMF规定的“第八条款国”。

评分

科普啦。

评分

金融小白的入门书,读的时候有收获。 不过读完容易忘。

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第三版)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