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的话

多余的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瞿秋白(1899-1935),号熊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作家,文学评论家。瞿秋白精通俄语,颇有才气,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是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人。瞿秋白与鲁迅有着很深的交往,其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委托人营救。瞿就义后,鲁迅叹息良久,说:“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指《死魂灵》)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是判杀人者为罪大恶极。”并带病编校了瞿的遗著《海上述林》。瞿秋白另著有《赤都心史》《饿乡纪程》等。

出版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瞿秋白
出品人:
页数:2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2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5734173
丛书系列:轻经典
图书标签:
  • 瞿秋白 
  • 文学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现代文学 
  • 中国文学 
  • 中国友谊出版社 
  • 中国历史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瞿秋白在就义前夕写下《多余的话》,全文两万余字,总标题后引《诗经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作为题记。正文共列7个标题:何必说——代序、“历史的误会”、脆弱的二元人物、我和马克思主义、盲动主义和立三路线、“文人”、告别。《多余的话》的独特价值就在于他的坦诚与真实,读者从中看到了一个立体的“人”。文中表达的个人际遇感受,与时代的革命洪流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冲突,给后人留下了不同解读的历史谜题,也曾给他身后造成了诸多误解与政治的余波。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何必說?——代序 話既然是多餘的,又何必說呢?已經是走到了生命的盡期,餘剩的日子,不但不能按照年份來算,甚至不能按星期來算了。就是有話,也是可說可不說的了。 但是,不幸我捲入了「歷史的糾葛」——直到現在,外間好些人還...  

评分

全球有二十亿人眼光在看英国王子威廉和平民王妃凯特的婚礼,仿佛这是不平和世界的冲喜和强心剂,不管是什么样的时代,人们依旧有个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情结,灰姑娘的梦想,只要还相信爱。 但我的眼光在这本书上:瞿秋白的《多余的话》(足本)。瞿秋白是我心中的王子,一直...  

评分

《多余的话》中的悲剧,表面上看是人没有选择合适自己的道路,徒费了不多的精神。似乎革命与文艺,仅仅是与性格相关,可以选择亲和的道路。更有人说,伟大的革命家有的也是很好的文艺家。 在《多余的话》絮絮的表述里,我看到真实而细微的“人性”。 “从我的一生,也许可以得...  

评分

《多余的话》,足够蛊惑。 如果,只读该书前八篇文章,我想,读者如你,和许多人一样都会惊叹:“与其格瓦拉,不如瞿秋白;与其一味革命,不如革命中反思,反思中革命。” 好吧,照着瞿秋白临终的反思:“因为‘历史的误会’,我十五年来勉强做着政治工作……在当时是形格势禁...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位搞革命的抑鬱症患者;一個有社會主義覺悟的唯美主義者;一個憎惡舊社會的多愁善感者;一個在莫斯科受過訓練的『菩薩行』人生觀的實踐者;一位追求『餓鄉』卻又受不了黑麵包的朝聖者,或者,一言以蔽之,他是一位軟心腸的共產主義者。”

评分

一个书生,还太年轻…… 自己的价值理念还在混沌中,就急于以救世主的姿态去救赎大众,难免不迅速遁入自我幻灭的情境中。

评分

误入的历史进程的目标,竟是推翻自己所属的阶级,所以在滑稽剧落幕时,还念念不忘中国豆腐。

评分

至少是《多余的话》值得一读,看到"告别"很感动的,人之将死,其言也真,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想枉担"烈士"的虚名去的。明明是一个书生,但为时所驱,粉墨登场,主持大局,终于可以卸妆谢幕了,永恒的休息。明知自己不了解生活,但也懒怠去走进"话不投机"的现实生活。瞿秋白提了一个很棒的问题,为什么读书人一定要治国平天下呢?这不禁让我想到老杨了,明明只想做个天下太平拿拿退休金的历史学家,但还是被众生推到那个位置上,前有莱皇,后有垃圾组织,最终半路殉职。 瞿秋白如果知道,后来他的遗书最后还是散布开了。后世的人,理解了他。他应当是喜悦的。 七月最后一个下午,在一家死亡芭比粉的汉堡咖啡店读完。

评分

真话会暴露出一个人真实的性情,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多余的,所以叫多余的话。造神、被造神,还有什么要背负时代的责任等等,这都是说给别人听做给别人看的,说多了,也同样是多余的话。革命者在未找到“正确”的道路之前会不会迷茫?会。不会迷茫的,一种是造反派,一种是野心家,这两种人想的只是往上爬,所以不会迷茫。散论的文章基本上都收录在鲁迅的几个集子中,这也导致了很多人误以为《最艺术的国家》是鲁迅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