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专家在中国

苏联专家在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志华 1950年出生,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沈志华
出品人:
页数:38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1
价格:CNY 6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3847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沈志华 
  • 冷战 
  • 中国 
  • 共和国史 
  • 苏俄 
  • 国际关系 
  • 政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40年代末,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成千上万的苏联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和各方面的技术专家纷纷来到这片陌生的国土,他们胸怀革命的理想,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把知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中国,并与中国人民一道挥洒汗水,为新中国政权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基础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1960年7月,苏联政府一道纸令,所有的苏联专家突然撤退回国……

为了再现这段真实的历史,作者参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档案文献,走访了当年聘请苏联专家的一些单位和有关人员。在充分使用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的基础上,对苏联专家来华的基本状况、中苏双方在专家问题上的政策方针、苏联专家在华工作的条件和环境、苏联专家的作用和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和论述,使读者能够对这段人所共知但又语焉不详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和真实的了解。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苏联顾问和专家在华历史的学术性著作。

自出版后,反响颇佳,俄罗斯、美国等正在翻译英文、俄文版,足见其影响。此次第三次再版,作者补齐疏漏,内容更完善。

作者长期研究中苏关系史,为该领域权威学者,不乏知名代表作。

曾主编《中苏关系史纲》《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史纲》获教育部学术著作一等奖,《一个大国》被中宣部列为党员干部推荐书目。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可以说是中国学术界第一部较为全面研究苏联专家的学术性著作,为我们再现了一段独特的历史。讲的主要是1940年代末,成千上万的苏联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和各方面的技术专家纷纷来到这片陌生的国土,他们胸怀革命的理想,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把知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中国...  

评分

评分

已经第三版了,书的质量还用说? 老照片的封面设计显得十分凝重,那个时期,确实也是凝重的。作者权威,虽然没做过苏联方面的研究,但沈老师的名字如雷贯耳。 说说内容,主要深入分析了1948~1960年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历史。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展开研究的,但格外关注了民间交流。同...  

评分

仔细看了一遍《苏联专家在中国》(最新一版,2015)。借着苏联专家这个题目,对当年的中苏蜜月以及反目成仇有了一个轮廓式的了解。再一次证明:历史真不是教科书上的样子,也不是政治话语中的样子。 中苏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上溯到民国、晚清的中俄关系、下延到当今的中俄关...  

评分

从苏联专家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作用看,太重要了。当时搞建设真的太需要他们的援助了,技术上,管理上。这么来看,叫一声大哥,没错!老哥,更亲热,所以应该是叫老大哥呀! 从苏联专家的个人经历看,在他们的一生中,真的很难忘。一位苏联专家说,这是他一生中过得最好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材料挺丰富(顺便黑了一下“一穷二白”和“独立自主”),然而沈志华在科学/科技史方面近乎白痴也是显然的——“让史料说话”,那还要你们这些史家losers有何用?

评分

这样的历史著作感觉匠气特别重,虽然档案用得挺扎实,不过读起来一点味道都没有,而且是可以开头猜结尾那种。

评分

中苏档案、出版文献、口述访谈,还能苛求什么呢?结论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尤为精彩,不流氓你就输了。

评分

苏联移交物资那段前后对比确实不科学…

评分

中苏档案、出版文献、口述访谈,还能苛求什么呢?结论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尤为精彩,不流氓你就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