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戈,1968年7月齣生,在陝西、甘肅、雲南等地鄉村,軍營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19852年考入軍校從軍.曾在部隊任雷達技師,宣傳乾事。1994年調入解放軍齣版社,現為《軍營文化天地》雜誌副主編,發錶散文隨筆、文化評論、報告文學類作品百餘篇。2000年起,業餘時間收藏抗戰文物、研究抗戰史。偏愛從技術、戰術、軍人生存方式等軍事文化視角,進行“微觀戰史”的寫作。
鬆山戰役,可能是在中國最無名的地方發生的最有名的戰役。
鬆山戰役(包括密支那、騰衝戰役)是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取得全勝的攻堅戰。
當時參戰的官兵們,雖然對抗戰的最終勝利抱有信心,但是看到日軍如此瘋狂地頑抗,都不敢相信自己能看到勝利那一天的到來。很多人的想法是,拼光自己這一代人,殺死全部日本男人,也許中國纔能熬到勝利那一天!
——餘戈(本書作者)
餘戈的這本書,有兩個“正視”:其一,正視國民黨軍在抗日戰爭正麵戰場的正麵錶現;其二,正視侵華日軍在軍事行動上的嚴密作風。這是曆史的態度。
(本書)從軍事的、戰役的、戰術的乃至具體的戰鬥過程、具體的戰鬥細節切入去研究戰爭史。詳實、真切、細緻、可感,有具體日期、具體人物、具體地點、具體景象、具體過程,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嗅到硝煙,如聽到槍聲炮聲,如麵對怒江滔滔翻滾的濁浪,和對岸高崖上日軍碉堡黑洞洞的槍眼。
——硃增泉(中將,《觀戰筆記》作者)
真實戰史的血腥拼圖。
《1944:鬆山戰役筆記》像一塊厚厚的闆磚朝我劈麵拍來時,我真切地感受到瞭它的質量和沉重,也讓我長長地吐齣瞭一口鳥氣:總算在期待瞭如此多年之後,看到瞭一部中國人自己寫齣的、放在世界戰史文學櫥窗裏毫無愧色的作品。
即使如我這種以讀戰史為己任的讀者,也很少讀過如此這般字裏行間都彌漫著濃烈的血腥、燒焦的皮肉、滾燙的彈殼和刺鼻的硝煙味的作品,以緻我至今閉上眼睛,都能馬上想象齣那片寂靜的戰場下,被太多的鮮血浸泡過的鋼鐵和銅的腥氣以及暗紅色的泥土!
——喬良(空軍少將,《超限戰》作者)
日本人認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上,隻有三次是他們所說的“玉碎戰”,也就是日本人被全部消滅的戰役,它們分彆發生在滇西的鬆山、騰衝和緬北的密支那。這三個地方都是中國人打下來的。
—— 餘戈
發表於2025-03-30
1944:鬆山戰役筆記(增訂本)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記得讀初一的時候,看過一本藉來的叫做中日緬甸大角逐的書,後來偶然買到一本作為收藏,作者好像叫陳誌斌(修改下,經人提醒記起作者應該是陳立人,和孫立人將軍就姓不同,汗)這本書是當年的全國優秀暢銷書,很可惜在512大地震中遺失瞭。書中第一次知道瞭一支叫做中國...
評分“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猛鄉的大鬆山,屬橫斷山係高黎貢山山脈,由大小二十餘個峰巒構成,海拔2200米的主峰頂上,北、東、南三麵可俯瞰氣勢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峽榖——怒江峽榖。怒江東岸的高山峭壁與西岸的鬆山對峙,形成驚濤拍岸、飛峰插雲的怒江天塹。著名的滇緬公路經惠通橋...
評分來源: 中國青年報-林天宏 在沉寂瞭60多年後,仿佛在一夜間,鬆山被越來越多的人記起。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前後,每天都有數韆名旅遊者來到這座位於滇西邊境、原本默默無聞的大山。狹窄的山道時常被數百輛汽車堵得水泄不通,當地政府不得不派齣幾十個交通協管人員來維持秩序。 ...
評分“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猛鄉的大鬆山,屬橫斷山係高黎貢山山脈,由大小二十餘個峰巒構成,海拔2200米的主峰頂上,北、東、南三麵可俯瞰氣勢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峽榖——怒江峽榖。怒江東岸的高山峭壁與西岸的鬆山對峙,形成驚濤拍岸、飛峰插雲的怒江天塹。著名的滇緬公路經惠通橋...
評分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8月下開始讀餘戈的《1944:鬆山戰役筆記》,每晚睡前讀,說是心靈的洗禮毫不為過。說實話,這不是一本好看的書,甚至有些枯燥,故事很少,大段大段的戰術安排和資料數據。現在抗日戰爭被手撕鬼子們解構得啼笑皆非的時候,能夠碰...
圖書標籤: 曆史 軍事 抗日戰爭 鬆山戰役 二戰 中國近代史 餘戈 中國
一夜讀完,脊背瑟瑟。迴想當年抗日健兒,前僕後繼,十戰鬆山,血灑沙場,至為感佩。
評分副標題中的“筆記”二字可謂名副其實,本書厚達654頁,作者多方搜集資料,澄清瞭很多事實,但欠加工,離《自由與榮耀》《日本帝國的衰亡》《巴黎燒瞭嗎?》等優秀的非虛構作品還有很長一段距離。
評分雖然盡可能地搜尋還原戰鬥細節,但很多都無能為力。語言平實細緻,史料整理消化得好。十蕩十決,方剋鬆山,纔知戰爭之無情可怖,日軍之瘋狂堅忍,國軍之英勇無畏。
評分真實的曆史就是這樣一頁一頁的書,一天一天的戰鬥,一個一個的高地,心酸又心塞,鑒古知今。
評分花瞭半個月時間,配閤鳳凰衛視《中國遠徵軍》、第二遍《我的團長我的團》一起讀完。民族的英雄,政治的替罪羊,七十多年前血染鬆山,至今彌漫著硝煙味,可大多數戰士如今一個名字一塊碑文都沒有留下,登記在冊的也是數遭破壞。《中國遠徵軍》的開頭,記者在街頭采訪路人“你知道中國遠徵軍嗎?”“沒聽說過”、“不知道”、“是講過長徵的那種啊?”。我們遺忘瞭他們,選擇性的一樣瞭他們。我居然要看書纔知道,我們曾經那麼輝煌;我竟然要自主的接觸這些作品,纔能知道70多年前十七八歲的浴血男兒。
1944:鬆山戰役筆記(增訂本)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