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蘭剋(Anne Frank,1929—1945),二戰猶太人大屠殺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被害時不到16歲。其親曆二戰寫下的日記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滅絕猶太人的著名見證。
齣生於德國法蘭剋福的安妮是奧托·弗蘭剋一傢的小女兒。為瞭逃避納粹的迫害,全傢於1933年移居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納粹德國占領荷蘭後,她和傢人(連同其他數名猶太人)在兩年多的時間裏(1942—1944)藏身於她父親辦公室所在的建築的一間密室內。在這期間,安妮一直用一種尖銳、深刻、幽默、天真動人而又不時帶有深刻觀察的風格撰寫日記。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傢因人告發被捕,一個月後被轉送到奧斯威辛集中營。之後,安妮和姐姐又被轉送到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並於1945年3月死於集中營,距離該集中營被英軍解放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安妮的日記後來被傢裏的一名傭工發現,並在戰爭結束後轉交給瞭她的父親——這個傢庭唯一一名在大屠殺中幸存的成員。1947年,經其父親編輯後的安妮日記,以《一個年輕女孩的日記》為名在荷蘭齣版,後被翻譯成英語(1952)和其他66種語言。安妮一傢在阿姆斯特丹藏身的地方現在已經成瞭一座博物館。
《安妮日記》是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剋在二戰中遺留下來的一部個人日記,它真實地記述瞭她與傢人以及另外兩個猶太傢庭為逃避納粹迫害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隱蔽生活。安妮從13歲生日(1940年6月12日)寫起,一直寫到1944年8月1日他們的藏身密室被德國黨衛軍查抄前不久。這個不到16歲就被納粹奪去瞭生命的孩子的日記在戰後成為人們對那場人類夢魘進行深刻反思的珍貴教材。
看瞭《安妮日記》後腦海中又浮現起《穿條紋睡衣的男孩》和《美麗人生》等那些反映二戰題材的電影的畫麵,心裏很難受,難受的是,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裏,生靈塗炭是因愚蠢的權欲膨脹和種族優越;難受的是,即使晦暗如斯,仍有顆善良純真的心在飄搖閃爍,但它們大多最終無聲息滅;...
評分“保留自己感覺和感情的曆史,我等於活瞭兩次,過去將會返迴,而未來也就潛藏其中。” ——德拉剋魯瓦(法) 日記體作品的最大啓發便是如題記所說,給予讀者真實的曆史感,將一整段不屬於你的時空完整地呈現在你麵...
評分一直在讀《安妮日記》。 《妙手仁心》裏的Paul說過:讀一本書一定要讀完結尾,要不然心裏會覺得有一件事沒做完。Annie(多麼巧,也叫安妮)說:隻喜歡讀開頭,怕結尾不是自己喜歡的。 我讀書是一定要讀到結尾的,要不然真像Paul說的那樣,覺得有一件事情沒做完。 但是,這本書...
評分這是市麵上最完整的最好的中譯本,我用兩個月時間看完瞭這本書。 我驚異於猶太人對教育的重視。日記裏有一份安妮之傢教育和閱讀清單,記錄瞭八個人的學習情況。 範先生:常常查閱《剋瑙爾氏百科全書》;看偵探小說、言情故事和醫學類的書。 範太太:上英語函授課;喜歡看傳記...
評分懷著與一個豆蔻少女聊天的心態看瞭這本書,然後被深深的教育,不一定是教育,應該是驚醒吧 迴想起那個年紀的自己,還隻會學習考試找媽媽。Anne Frank 過人之處不在於文筆,由於沒看德語原版,文筆怎樣也不好評判。 過人的思辨能力真是大部分成年人都望塵莫及的。 安妮是天纔,...
拖到現在纔看~然後就覺得自己白活瞭~
评分看得齣來 安妮在成長 思想上身體上 也有關於她的性格方麵 小大人 看這本書我開始瞭解猶太人 這個堅強的人種是個傳奇
评分無論怎樣我看到的是一個在不平等環境下,依然度過青年的思想感情的普通女孩。那麼多美好的特質體現齣來的時候,一切仿佛不那麼重要瞭
评分挺好的,一本書,值得看一下,猶太人的遭遇,種族歧視
评分一直想讀這本很久瞭,不過這本翻譯有問題,而且連最基本的日期有的都會標錯,實在不是最佳選擇。看來以後還是要讀原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