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学名邓云骧,室名水流云在轩。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山西灵丘东河南镇邓氏祖宅。一九三六年初随父母迁居北京。一九四七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过中学教员、译电员。一九四九年后在燃料工业部工作,一九五六年调入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院前身),直至一九九三年退休。一九九九年二月九日因病逝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燕京乡土记》《文化古城旧事》等。
允为邓云乡毕生杰作,全息展现北京乡土风俗
媲美《东京梦华录》《帝京景物略》,后无来者
作为五百多年的首都,北京不唯有山川形胜、苑囿宫阙、闾里市廛,而且物产丰富、风俗淳厚,几百年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北京味”,贯穿在北京人的全部生活中,这就是所谓的“乡土风”。
这本《燕京乡土记》以记叙风物乡俗为主,包括衣食住行、岁时节令、人情来往、土宜物产,都是些生活中至细至琐的事,而又是与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从而将一个回不去的“老北京”,最活色生香的老北京永远地留在书里。
北京的西直门立交桥构造复杂,岔路众多,有个段子说是司机上了桥,绕半天也下不来,导航都晕了。我之前骑车从那儿经过,每次都是骑一段看一眼导航,生怕走错。西直门是北京内城的九大古城门之一,这意味着古时候城门以内才是城区,城外就算郊区了。看看如今的北京市地图,二环...
评分近十年前读此书的时候年轻尚轻,对于书中随处可见邓云乡先生惋惜旧日风貌渐行渐远的种种言辞颇不以为然。窃以为虽然历史变迁风俗易变,许多事倒未必今不如昔。 这几日重读中的感受则变成了,真正怀念的并不只是过去,而是过去生活方式中有心人处处可见的情调,既是享受生活又...
评分北京的西直门立交桥构造复杂,岔路众多,有个段子说是司机上了桥,绕半天也下不来,导航都晕了。我之前骑车从那儿经过,每次都是骑一段看一眼导航,生怕走错。西直门是北京内城的九大古城门之一,这意味着古时候城门以内才是城区,城外就算郊区了。看看如今的北京市地图,二环...
评分邓云乡《燕京乡土记》溜冰篇有记:三十年代在北京做过学生的人,大概都有一点溜冰或看溜冰的经验。那时一到冬天,北京大约有三四个冰场,一个在中南海新华门内往东湖面上;一个在北海漪澜堂、道宁斋前;一个在北海五龙亭前。有的年代里,在北海的双虹榭前也开冰场。”现在的冬...
评分近十年前读此书的时候年轻尚轻,对于书中随处可见邓云乡先生惋惜旧日风貌渐行渐远的种种言辞颇不以为然。窃以为虽然历史变迁风俗易变,许多事倒未必今不如昔。 这几日重读中的感受则变成了,真正怀念的并不只是过去,而是过去生活方式中有心人处处可见的情调,既是享受生活又...
记述庚子之后北京乡土民俗的著作,可以看作北京近代社会文化史,记载了岁时风物、胜迹风景、市廛风俗、艺苑风烟,最适合发思古之幽情。是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一类的著作,也是帝京景物略、燕京岁时记互为参考。特别书后的作者后记,是了解古代风物乡俗著作的小史和参考。今时今日,似乎很难有此类作品出现了,一是这样精于掌故的作者没有了,二是社会似乎一统了,乡俗风物已经没有特别值得记述回忆的了。
评分媲美《东京梦华录》这种说法,还是太夸张了。但是是有关老北京民俗十分有趣的一本书,需要耐心读这种散文。如果自己就是北京人,对北京地理与市集布局有所了解,读起来应该更有趣味一些,说不定文中提及的地名和缘故,就碰上自己知道的。这点乐趣是我们其他地方的人,享受不到的了。书分上下两集。
评分彼岸
评分最强北京旅游指南!!!!!!!!!!!!真希望每个地方都有人写这样的记录。
评分20年2月2日晨读完上册 是日北京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