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月刊》,一本讲述“生命”与“生活”的人文杂志,创刊于2005年12月,以“生活的禅意,生命的教育”为创作理念,寻找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的真正内在价值。从传统中国获取灵感,以“天地人真善美诗礼乐”为内容框架,注重印刷工艺美学与考究的装帧,《生活》亦是一本美艺之书。历年出版的优秀专题包括:“重走梁思成之路”“敦煌:众人受到召唤”“茶之路”“家书”“民艺中国”等等,屡获亚洲出版业协会颁发的“最佳特写报道”“最佳摄影报道”“最佳杂志设计”等荣誉。
Slogan: 生活的禅意 生命的教育 生活的美学 生命的哲学
网站 www.chinalifemagazine.com
微博 @生活月刊
微信 lifemagazine2005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要真正理解中国,认识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艺术史,敦煌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直以来,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敦煌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似乎遥不可及。但实际上,敦煌不仅属于学界,更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要“继续敦煌”,实有必要让敦煌走出学界,走进大众。
2010年和2013年,《生活》杂志的采编团队几次前往敦煌、兰州等地,对几代“敦煌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采访。这本书是4年多追踪历程的结集,将呈现一场冥冥之中的相遇——一座洞窟与一个(群)人的相遇,千年佛国与数十载人生的相遇。莫高窟与她的守望者们,在荒漠中相互召唤并彼此守候。他们的守护延长了莫高窟的生命,而在敦煌,他们也找到自我,找到艺术、文化乃至人生的新路。
《敦煌:众人受到召唤》为四色图文书,既有敦煌研究院提供的珍贵图片,又有《生活》摄影师实地拍摄的图片,精美、大气、有意境,富含人文张力和表现力。
本文发布于“尝书者”公众号,微信搜索“尝书者”即可找到。 按本人写评论的惯例,开篇还是说说这本书适合什么类型的人来读吧,以免浪费一部分人的时间。 首先,成功学爱好者千万别读,整本书完全与成功学背道而驰,敦煌没有一个人是所谓“成功人士”,他们没钱、没名气,生...
评分微信公众号“荆之味” 这是一篇书评或者说读后感,书名叫做《敦煌-众人受到召唤》,《生活月刊》的采访集,采访了敦煌艺术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的第一代创始人及后来的第二代第三代接班人。书里面有他们每个人的故事,心路历程,有历史,时代的伤痕。他们多是上个世纪的文化...
评分几年前去过敦煌,以旅游的状态体验了其博大繁盛,之后看到这本书读起来确实更有代入感,当初在三危山的岩洞中冥冥感受到一种磅礴的气氛,一直无法准确形容那种感觉,看到书名时才忽然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达:受到召唤。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采访合集,文辞通俗易懂,内容上也都是一代...
评分几年前去过敦煌,以旅游的状态体验了其博大繁盛,之后看到这本书读起来确实更有代入感,当初在三危山的岩洞中冥冥感受到一种磅礴的气氛,一直无法准确形容那种感觉,看到书名时才忽然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达:受到召唤。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采访合集,文辞通俗易懂,内容上也都是一代...
评分几年前去过敦煌,以旅游的状态体验了其博大繁盛,之后看到这本书读起来确实更有代入感,当初在三危山的岩洞中冥冥感受到一种磅礴的气氛,一直无法准确形容那种感觉,看到书名时才忽然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达:受到召唤。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采访合集,文辞通俗易懂,内容上也都是一代...
国庆长假回程前匆匆翻完,真的是蛮感慨:好好做事都是靠磨靠忍靠坚持才能做得到啊……内容之外,书本身做得也很有诚意,甚至腰封背面还画了一幅莫高窟全景图,很难得的细致。
评分国庆长假回程前匆匆翻完,真的是蛮感慨:好好做事都是靠磨靠忍靠坚持才能做得到啊……内容之外,书本身做得也很有诚意,甚至腰封背面还画了一幅莫高窟全景图,很难得的细致。
评分真挚,理想。在线地址:http://yuedu.163.com/source/f6c789630cfc48f28f4d0fb15f47054c_4
评分这种作文文风实在是。。。
评分“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