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政緯
1989年生於雲林北港,成長於後山臺東。東華大學歷史學學士(2012)、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2015),現為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研究領域為明清文化史、中朝關係史。曾獲史語所2013年「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金」,並有〈寓思明於志怪:董含《三岡識略》的歷史書寫〉、〈從中朝關係史看明清史研究的新面向〉等專文發表於學術期刊。
发表于2024-12-31
眷眷明朝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明清史 历史 东亚史 明史 燕行录 朝鲜王朝 朝鲜 朝鲜史
★本書榮獲2013年中央研究院黃彰健院士學術研究獎助
1600-1800年代的朝鮮王朝,竟然也曾經歷從「去中國化」到「本土化」的過程?
1644年,明朝滅亡,原為皇明屬國的朝鮮自此開始了「思明」的文化現象,本書時間跨越兩百餘年,徵引29種《燕行錄》和32種朝鮮士人文集,完整探討晚明至清中葉,朝鮮士人對於「明朝」的討論,並以清朝儒生作為參照對象,考察朝鮮思明文化的論述、實踐及其終結的曲折過程;以及朝鮮燕行使歸國後的反應與影響。
*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38號
名人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林麗月
中韓關係研究論著,時間跨越200餘年,徵引29種《燕行錄》+32種朝鮮士人文集--「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突破『遺民』課題一向自囿於中國史範疇的侷限,開啟從比較的角度、以中國為參照對象探討中朝關係之新頁,使『朝鮮史』與『明清史』得以合流。所得論點多所創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林麗月
對照閱讀的方法非常有啟發。同時用燕行錄中中朝士人之間就明清易代問題的交流與朝鮮明史書寫的「主體認同」的擺盪來映證朝鮮獨立認同的「犬牙交錯」的特點也非常有趣
评分文化中国与现实中国的二分。以新文化史的思路(认同研究)入手文献细细爬梳。以“遗民”作为一种心态背后折射出的正统观念和现实政治的张力和相互辅助为脉络。“思明”和“尊清”相互辅助,共同建构起了朝鲜北学派的“明清易代”认知。在其间突出朝鲜的“选择性书写”中的主体意识——可以算作对相关研究的中国中心的一种反思。
评分個人認為這本書比葛兆光丶孫衛國好之處在於前兩者都只是「從周邊國家看中國」,沒有意識到周邊國家如何隨著中國政治變化而改變。 韓國人從「尊明」到「奉清」是一場「解殖」的內心掙扎,他們選擇「奉清」一方面是需要清政府來援助抗日,從國際關係而言是一種扈從行為(bandwagoning),另一方面也是韓國人從中國這個文化帝國的「遺民思維」中解脫,建立主體性過程的關鍵時刻,所以他們才在後來歷史書寫中將韓國人保留的明朝文化習俗內化成自己文化,因為他們認定「明後已無中國」,這同時也是一場「去中國化」運動,將文化符號重組並奠定了韓國人的民族主義基礎。
评分历史系博士学长的硕士论文,这个题材近年日趋火热。似乎时下的学术倾向可冠以「解构崇高」四字,本书亦有导向此途之嫌。不过,引征的材料已经颇为充分而能使读者基本实现自主矫正了。
评分总的来说尚可,感觉作者论述观点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最后一章是倒着读的,正着看感觉都抓不到论点....
眷眷明朝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