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阿希姆·费斯特(Joachim Fest,1926-2006):
德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作家之一,纳粹德国研究权威,曾出任北德意志广播电视台主编、《法兰克福汇报》发行人,另著有《希特勒传》《施佩尔传》《第三帝国的面目》等。
★ “我们在崩溃时,要带上整个世界。”——希特勒
★ 最权威、最受人尊敬的希特勒传记作者,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细节描 写详尽惊人。
★ 真正的崩溃所带来的破坏和损失,是远远超过人们所见的。
★ 作者曾担任2005年奥斯卡奖同名最佳外语片提名电影顾问。
====================================================================
在约阿希姆·费斯特的《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之前,除了少数几本细节描写已属陈旧的之外,几乎没有一本可供阅读的书,用全新的知识叙述那几个星期里所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通过大量史料进行收集、梳理、甄别后,费斯特以事关人性的角度,逼真再现了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描述希特勒及其第三帝国行将灭亡的最后十四天里发生的事,揭示了“一个极端状态下的国家”是如何制造历史旋涡,影响欧洲及世界的。
文/文小妖 1939年9月,纳粹德国与苏联共同瓜分波兰第二共和国,成为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至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其中包括法国。然则,凡事都讲究一个“物极必反”。随着1941年,纳粹对苏联宣战,发动苏德战争;12月,纳粹的盟友日本偷袭珍珠港...
评分1,恩斯特•格拉维茨,红十字会的副主席和“党卫军的帝国医生”,听说这个政权的头头脑脑打算撤离这座城市,就召集了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在一起吃晚饭。当大家都坐下来以后,他把手伸向桌子下方,拉响了两颗手雷,把自己和全家送上了空中。 2,有报告说,高炮部队的女炮兵英格...
评分“在真正的崩溃中,丢失的东西总是远远多于人们所见。”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如此评价纳粹政权的终结。回顾二战历史,除了纪念那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和贡献巨大的人,更重要的,是要捡起丢失的细枝末节,反思能为今用的种种。譬如战场以外的杀伤力、政治制度的流弊、以及统治...
评分希特勒建立的纳粹德国,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本书试图再现在纳粹德国被灭亡的最后十四天(也就是柏林会战)中希特勒及其部属的所作所为及其生活环境。 随着苏联红军进攻柏林的序幕拉开,第三帝国的灭亡日渐逼近。希特勒似乎并不像他自己鼓吹的那样勇敢和无畏,早在1933年他...
评分作者是翻了多少采访材料啊。一个民族的命运果然是与这个民族的性格有关的,也许希特勒这样的人,在其他国家也根本不可能成为领导者,不可能中央集权吧。依稀记得以前看过好多关希特勒其实没有自杀而是逃走了的理论,这里给了有力反驳。
评分对希特勒及纳粹疯狂逻辑的分析非常独特。
评分如果光是在讲柏林最后的日子,那就相当于帝国的毁灭剧本,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加上了许多对元首和德国民众那种毁灭一切潜意识的研究,是一个特别好的视角。还有还有,元首的愤怒咆哮的是4个小时,书里写的很清楚。
评分短小精致。希特勒绝望中不断产生虚妄的希望,然后不断被现实击破,另外毛子当然不是好东西。
评分描摹了希特勒最后的狼狈,以及第三帝国内部的末日表现,细节到位、渲染氛围,整体很流畅,兼有一定的思考。可惜170页实在太少了点,没法构建更宏大的格局,对德国以外的战争局势少有涉及,也没能更深地去挖掘历史根源,几个大国的矛盾纷争,还有希特勒留给世界的“遗产”,他带给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以及人性本身的剧烈动荡。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