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前身是“界面·长篇”,创建于2014年9月,隶属于界面新闻旗下,是互联网上的非虚构原创平台。
正午致力于故事的发现和实现,希望能避开热点和头条,寻找那些不为人知且富含意义的线索,被主流媒体忽视的角落。这些暗藏于时代浮层之下的故事,将交给一群拥有才华和激情的作者去叙述和记录,并以最合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有些是文字,可长可短,有些是影像和美术、音频或其他多媒体。我们希望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流传下去。
发表于2025-04-10
正午1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又读了一遍冯远征的口述个人史《我穿墙而过》,忽然发现这是一个绝佳的电影题材。主线是他和德国老师介于师生、母子的缘分,背景是八十年代末的动荡年代。穿插着那些有趣的人物。离开,回来。多么好的电影题材。 《嗜酒者》写的是一群嗜酒成性的人,其实说的是人生...
评分看完和尚书立马能回忆的4个,导演和诗人、嗜酒者、裸体朋克、冯远征。 头段日左又把《北京的风很大》翻出来看了,模糊当中发现一些时代的政治烙印,在不经意间没有安排出现,实在太妙了,导演的剪辑节奏也恰到好处。上个月又刷到《诗人出差了》,加深了对此师哥导演的好感。此...
评分保罗 索鲁说要写作先要离开家。我对此深以为然。 离开家,离开舒适地带,接触生活在别处的存在,探访别人习以为常的街道,换个角度,保持好奇。 “离开会迫使你变得更敏锐,你的想法、早已形成的思维观念都将接受挑战”。 1、写作是游走不停 为了写出好东西,我们总是很贪心。...
评分 评分2015的收获之一,便是做出了这本小书。 虽然,我们常常戏谑地说,“其实,我们很LOW,只是想做出一本高端故事会”。 可说心里话,我觉得,这样的定位,一点也不LOW。 这一二年的时间,数不清多少媒体人转型、创业,《外滩画报》没了,《南方周末》、《南都周刊》颓了。以前用...
图书标签: 非虚构 正午 纪实 理想国 文学 非虚构写作 社会 中国
本书收录了正午一年来最好的文章。正午创办于互联网时代,是一家新媒体。速度、阅读介质都已改变,但它承载的内容,丝毫不减印刷时代的优美与专注。
《正午故事001》是正午系列的第一本。开篇栏目是“写给正午的话”,每期我们都会邀请一位名家,谈谈他所在的领域。“特写”是正午的主打故事,我们尽力去寻找那些被忽视的人、被遗落的事。在“随笔”栏目,我们希望添加更多的文学性,以一种更自由的叙述方式去写作。“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是去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除了叙事之外,我们偶尔也会推出“访谈”系列,偏重思想和观念。“视觉”是正午比较特别的一个栏目,我们试图在影像和文字之间、影像与美术之间,建立一种张力。本书的最后,是正午团队偏爱的“长故事”,它的“长”,不在于字数的多寡,而是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上述所有故事,我们都力图打破传统报道的套路,希望它们能引人入胜。在其深处,是我们对人、对生活的理解。
读后更爱何伟&最喜欢讲小狗扑通那篇
评分我喜欢的新闻叙事方式,不算规范,但也许正是因为新闻用于要讲究的规范,让记者越来越不会讲故事。读《正午》的酣畅感觉确实让人容易联想到故事会,时间线的架构也应该是有技巧的,故事应该是为你想要表达的主题服务的。最喜欢的一篇是《两个乌托邦人》,看似对一个奇怪老师的描写,表达的其实是对教育体制和社会背景的羡慕。
评分2016年已读023:挺好看,《最后的文学青年》、《冯远征:我怕穿墙过去》之前在网上读过。出现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大学教授,还是专业作家,无论是落魄的导演与诗人,还是沉溺于酒精的普通男女,都带有一种边缘化的气息。这种边缘化,不是指他们世俗意义上的社会地位,而是无论他们处于何种位置,都有着与“追逐成功”的主流价值相背离的、个体化的坚持与追寻,有着普通人的被现实碾压的挣扎与无奈,而这些,大概就是何伟在序言里所说的:“为了抵御单一,赋予普通人以尊严”。《嗜酒者》让我想起布洛克笔下出没于嗜酒者匿名互诫协会的马修·斯卡德,“我叫马修,我是个酒鬼,今天我无话可说”。
评分像一本十几年前的书。。。
评分最近开始关注非虚构写作。这一本书中,写阿乙的《最后的文学青年》早就看过,读了好多遍。《诗人出差》却让我更加惊艳。躶体朋克等都不错。感觉非虚构的春天要慢慢来了呢。
正午1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