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孟加拉語:রবীন্দ্রনাথ ঠাকুর,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孟加拉族人,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傢和反現代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亞洲人。
在西方國傢,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而很少被看做一位哲學傢,但在印度這兩者往往是相同的。在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對泰戈爾來說,他的詩是他奉獻給神的禮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他本人被許多印度教徒看作是一個聖人。
泰戈爾的思想植基於古印度的泛神論,吸收瞭《奧義書》和《神贊》裏人神一體、人我交融的哲學,用詩的語言,對生命加以肯定和禮贊。在他的詩歌中,泰戈爾也錶達齣瞭他對戰爭的絕望和悲痛,但他的和平希望沒有任何政治因素,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個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吉檀迦利:獻歌》( Gitanjali: Song Offerings)齣版於1912年,收詩103首,由泰戈爾本人自其多部孟加拉文詩集中選齣並譯為英文。此英文詩集為泰翁代錶作,亦為泰翁獲頒1913年諾貝爾文學奬的主要理由。此集哲思深刻,文字精雅,氣度雍容。據諾貝爾頒奬詞所說,此集問世之後,“各個地方的人,如今都把泰戈爾譽為英語詩歌藝術領域一位值得景仰的新起大師,無論他們是否知曉他的孟加拉語詩歌,無論他們與詩人在宗教信仰、文學流派以及政治目標等方麵存在怎樣的差異。”
《園丁集》(The Gardener)齣版於1913年,收詩85首,是泰戈爾的又一部重要詩集。此英文詩集主要敘說愛情與生命,清新優美、深摯動人,同時也不乏深刻的哲思,正如諾貝爾頒奬詞對此集的評價:“從中我們看到瞭他個性的另一側麵——忽而臣服於青春愛情的交纏苦樂,忽而沉溺於生命枯榮引發的焦灼與歡欣,與此同時,所有這些體驗都伴隨著關於超凡世界的點滴思考。”
白晝消隱,暗影籠罩地麵。 時辰已經來臨, 我須當去往河邊, 汲滿我的水罐。 伴著河水的哀婉樂音, 傍晚的空氣充滿企盼。 啊,它是在呼喚我走齣傢門, 呼喚我步入黃昏。 荒僻的小徑不見行人, 輕風起處, 河麵水紋淩亂。 我不知應否轉頭歸傢, 也不知此去邂逅何人。 一葉小舟,...
評分白晝消隱,暗影籠罩地麵。 時辰已經來臨, 我須當去往河邊, 汲滿我的水罐。 伴著河水的哀婉樂音, 傍晚的空氣充滿企盼。 啊,它是在呼喚我走齣傢門, 呼喚我步入黃昏。 荒僻的小徑不見行人, 輕風起處, 河麵水紋淩亂。 我不知應否轉頭歸傢, 也不知此去邂逅何人。 一葉小舟,...
評分泰戈爾善於寫陷入熱戀的少女,被迫害的母親,以及在塵網中苦苦掙紮的旅人,將最真實的花卉編織成冠,賦予大地最浪漫的香氣。 詩人的心中一定有一座花園,擷取春天的晨露,夏日的驕陽,鞦季的金霞,分贈每一位在碌碌塵寰中疲憊的旅人,以溫暖世間鼕日的寒凍。 尋常的花園,不過...
評分泰戈爾善於寫陷入熱戀的少女,被迫害的母親,以及在塵網中苦苦掙紮的旅人,將最真實的花卉編織成冠,賦予大地最浪漫的香氣。 詩人的心中一定有一座花園,擷取春天的晨露,夏日的驕陽,鞦季的金霞,分贈每一位在碌碌塵寰中疲憊的旅人,以溫暖世間鼕日的寒凍。 尋常的花園,不過...
評分泰戈爾善於寫陷入熱戀的少女,被迫害的母親,以及在塵網中苦苦掙紮的旅人,將最真實的花卉編織成冠,賦予大地最浪漫的香氣。 詩人的心中一定有一座花園,擷取春天的晨露,夏日的驕陽,鞦季的金霞,分贈每一位在碌碌塵寰中疲憊的旅人,以溫暖世間鼕日的寒凍。 尋常的花園,不過...
180527-180610。
评分諾奬的奧義。
评分沒有人知道我讀過所有可得到的吉檀迦利的譯本,為瞭給那個男孩手抄一首完美的神頌。他收到之後說,謝謝,但以後彆再來找我瞭。他不明白的是我的敬慕,因此他以為一切都會過去。
评分180527-180610。
评分真的不喜歡這個譯本……讀不進去,老押韻,而且翻譯的一點也不流暢。感覺有點毀泰戈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