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是盧梭臨終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留傳後世的一部最富特色的不朽之作。盧俊在他生命最後日子裏,在“再沒有兄弟、鄰人、朋友,沒有任何人可以往來”的悲淒境況下,坦然展露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它不僅是身體的漫步、心靈的漫步,更是一次文學的漫步,它迸發齣的智慧的光芒,照亮瞭無數個卑汙的靈魂。
讓-雅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國啓濛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學傢、文學傢。齣牛於日內瓦,後定居巴黎,為《百科全書》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新愛洛伊絲》《愛彌爾》《懺悔錄》等。他的思想,影響及於哲學、政治學、文學、教育學諸領域,並對法國人革命起瞭積極的推動作用。
巫靜:資深翻譯傢,專攻盧梭作品,在文學和科技翻譯方麵均有齣色成就。有《懺悔錄》、《愛彌兒》等譯著在海內外齣版。
【按語:《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遐想》寫於盧梭的最後歲月,即1776-1778,於1782年齣版。這本書讀來讓人失望,臨近生命終點的盧梭並不比撰寫《懺悔錄》時更超脫,而《懺悔錄》那種“Intus et in cute (深入肺腑和深入肌膚)”的震撼之感卻消失瞭:盧梭生活在被所有人迫害的幻覺之...
評分如果世間真有這麼一種狀態:心靈十分充實和寜靜,既不懷戀過去也不奢望將來,放任光陰的流逝而僅僅掌握現在,不論它持續的長短都不留下前後接續的痕跡,無匱乏之感也無享受之感,不快樂也不憂愁,既無所求也無所懼,而隻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就可以說自己得...
評分買這本書的時候還是2008年,那個時候剛剛畢業兩年,24歲,一個人在北京,采訪、工作、租房、吃飯、孤獨寂寞。去書店的時候偶爾逛到這本書,我不學哲學,也不研究社會學,對盧梭並未有很多瞭解,但是當時被翻譯的副標題一下子擊中:和自己相處的幸福之道。我想我是需要瞭解一下...
評分【按語:《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遐想》寫於盧梭的最後歲月,即1776-1778,於1782年齣版。這本書讀來讓人失望,臨近生命終點的盧梭並不比撰寫《懺悔錄》時更超脫,而《懺悔錄》那種“Intus et in cute (深入肺腑和深入肌膚)”的震撼之感卻消失瞭:盧梭生活在被所有人迫害的幻覺之...
評分謝世於盧梭誕生前半個世紀的帕斯卡爾說過:“當我考慮到我這短暫的生命將被前前後後的永恒所吞沒,甚至我看得見我所占據的這塊小小的空間將被無限巨大的空間所席捲而互不相知,我就害怕,我對自己是在這裏而不是在那裏以及為什麼是現在而不是當時非常震驚。” 他所描繪的是我...
看得另一本,翻譯太差
评分是不是有翻譯更好的版本?
评分屌絲不是今天纔有的,300多年前就有。 每天早上起來就還打著被各種人迫害的旗號,躲角落憂傷,到處去漫步。不知道自己努力,不奮發圖強,大把年紀居無定所,到處流浪。 結果還成為瞭哲學傢,去影響後來人的思想, 讓後來人也孤獨的漫步嗎, 盧梭絕對就是個屌絲
评分和自己相處的幸福之道
评分其實放任思緒漫遊,纔是頂勇敢的事,我們現在的日子不是被信息碎片肢解,就是被附加價值觀強暴,更不要說人類發明的通脹遊戲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