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琳•希姆莱,1967年生于德国丁斯拉肯市,德国纳粹党卫队头目海因里希•希姆莱的侄孙女。大学期间主修政治学,并参与了现代史研究的多个项目,包含种族主义和跨文化交际等题目的研究。丈夫为以色列犹太人,其祖辈在波兰遭到过德国纳粹的迫害。
发表于2025-02-24
希姆莱兄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读历史,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旅游时,我喜欢跟在导游后面,听他们介绍各朝代历史,我喜欢去博物馆,看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古代物品,我喜欢走入历史,走入过去,并不代表我活在过去,而是反思,然后展望未来。 人物传记讲究真实,客观,《希姆莱史弟》作者是卡特琳•希姆莱...
评分之前很少接触到外国历史,看了希姆莱兄弟对二战也有了大致的了解。首先,不说内容,光是作家的身份就值得读者一看。这本历史书属于纪实文学,正如译者所说,查阅资料,收集个人信息,寻访亲历者这三点有机结合,写出来的历史才更真实,能使之活起来。 这本书的写作格式也很新...
评分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其思想、家庭教育、民族背景、文化等多种因素。而后人怎么看待历史呢,近距离接触过的人总会有更清晰的认知,而数代之后,就如同教科书中的文字,变得固化、“正统”。 一个人是否应该背负其家庭和民族所带来的痛苦和耻辱呢,我大概有所理解,或许你可以忽视...
评分对于熟知二战历史的人来说,希姆莱并不陌生,主要是源于海因里希•希姆莱。此人是纳粹德国的一名法西斯战犯,历任纳粹党卫队队长、党卫队帝国长官、纳粹德国盖世太保首脑、警察总监、内政部长等要职,先后兼任德国预备集团军司令、上莱茵集团军群司令和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司令...
评分一次偶然察觉,身边一些做了妈妈的姐姐们购买药物与生活用品、婴儿用品等都偏爱德国,她们如是说,德国人有种特别的严谨与执拗,很信任他们制造的东西。二战那段历史对于全世界人民都是一段伤痛的历史,在那段历史里,作为侵略者的他们也将偏执发挥到了极致,而战后的德国人似...
图书标签: 历史 二战 传记 纳粹德国 德国 我想读这本书 好书,值得一读 卡特琳•希姆莱
希姆莱家族的后人透过重重史料,以抽丝剥茧般的耐心和无与伦比的勇气还原了纳粹魔头海因里希·希姆莱及其兄弟的生平。书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都包含了家庭、阶层、社会以及世界局势的影响。从家族成员的视角写出的希姆莱,是对后人观察和认识此人的重要补充。
这是一本极其睿智的书。
——德国《斯图加特报》
官方的说法和家族中流传下来的故事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鸿沟……坚信“过去有好日子”的老一辈人和那些不愿直面历史事实的后代,这些人的态度助长了新纳粹势力的抬头。是时候去解决这个问题了。
——英国《卫报》
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在把“党卫军全国领袖”这个万恶的形象还原到了他所出身的那个极其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之中。
——英国《每日镜报》
人们应当向卡特琳•希姆莱的勇气致敬。她的书不仅讲述了过去发生的那些事情,也是对当下社会的侧写。全书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就是她对自己的种种发问。
——英国《每日电讯报》
想起一部纪录片《希特勒的孩子》,绝对值得一看
评分看来德国的战犯也处置的并不严格,很多人关了没几年就放了。不过确实,一方面是性格使然,但更重要的还是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归根结底所谓的杀人魔也不过是跟你我一样的凡人。感觉那个时代整个德国基本都疯了,只不过最后所有的责任都落在了疯子里执行力最强的尖子身上。那些所谓的老百姓也不该装无辜,那些惨剧没你们的配合也实现不了。其他国家当然更谈不上无辜,抢地盘赢了就狠命打压别人,最后也不过是自食恶果。人呐,要是把跟自己斗的精力花百万分之一干点正事说不定早就迈进另一个境界了。
评分我想读这本书 2016-09-07
评分作者的态度转变也正是我们目前国人所需要的,一种正视和探索历史的精神,爱国,并不可盲目排斥外国,缅怀历史,也需要思考历史。
评分很一般,属于不会写书。为题材和档案加一星
希姆莱兄弟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