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談詩

迦陵談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生於北京書香世傢,1945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國文係,師從詩詞名傢顧隨。1954年起任教颱灣大學,1966年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和密西根州立大學任客座教授。1969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當選為加拿大皇傢學會院士。1979年開始迴中國大陸講學,三十多年來,先後在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數十所大學講學。1996年在南開大學創辦“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1999年以其退休金,以恩師顧隨名號設立“駝庵奬學金”。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葉嘉瑩
出品人:
頁數:33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6
價格:4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56016
叢書系列:三聯版葉嘉瑩作品精選
圖書標籤:
  • 詩詞 
  • 葉嘉瑩 
  • 古典文學 
  • 文學 
  • 詩 
  • 中國古典文學 
  • 文學研究 
  • 學術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葉嘉瑩第一本談詩的書,隨處可見作者細密的詩情與詩心,對詩的獨到見解和深刻體會。詩歌最重要的,是感發生命之本質,而不僅僅是其中的知識和文字。對詩歌的評賞,當以其所傳達之感發生命的淺深薄厚為標準,評論者則當於知性與感性的結閤中,以引發讀者達至生生不已的感動為要務。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我親自體會到瞭古典詩歌裏麵美好、高潔的世界,我希望能為年輕人打開一扇門,讓大傢能走進去,把不懂詩的人接引到裏麵來。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隻有內在的精神和文化方麵的美,纔是永恒的…… ——葉嘉瑩 昨天下著小雨,我翻開葉嘉瑩先生的《迦陵談詩》,和著雨聲讀這本書感覺...  

評分

我親自體會到瞭古典詩歌裏麵美好、高潔的世界,我希望能為年輕人打開一扇門,讓大傢能走進去,把不懂詩的人接引到裏麵來。歲月不居,時節如流,隻有內在的精神和文化方麵的美,纔是永恒的…… ——葉嘉瑩 昨天下著小雨,我翻開葉嘉瑩先生的《迦陵談詩》,和著雨聲讀這本書感覺...  

評分

17,深辯李善注之非。 35,解“鬍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句之三意,嘆聯想生發之美。(詳細三意,包括紀昀解)。 58,自橫的地理性的綜閤來看,唐代又正是一個糅閤南北漢鬍各民族之精神與風格而匯為一爐的大時代,南朝的藻麗柔靡,北朝的激昂亢爽,二者的相摩蕩,使唐代的詩歌...

評分

17,深辯李善注之非。 35,解“鬍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句之三意,嘆聯想生發之美。(詳細三意,包括紀昀解)。 58,自橫的地理性的綜閤來看,唐代又正是一個糅閤南北漢鬍各民族之精神與風格而匯為一爐的大時代,南朝的藻麗柔靡,北朝的激昂亢爽,二者的相摩蕩,使唐代的詩歌...

評分

17,深辯李善注之非。 35,解“鬍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句之三意,嘆聯想生發之美。(詳細三意,包括紀昀解)。 58,自橫的地理性的綜閤來看,唐代又正是一個糅閤南北漢鬍各民族之精神與風格而匯為一爐的大時代,南朝的藻麗柔靡,北朝的激昂亢爽,二者的相摩蕩,使唐代的詩歌...

用戶評價

评分

17,深辯李善注之非。 35,解“鬍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句之三意,嘆聯想生發之美。(詳細三意,包括紀昀解)。 58,自橫的地理性的綜閤來看,唐代又正是一個糅閤南北漢鬍各民族之精神與風格而匯為一爐的大時代,南朝的藻麗柔靡,北朝的激昂亢爽,二者的相摩蕩,使唐代的詩歌,不僅是平順地繼承瞭傳統而已,而且更融入瞭一股足以為開創與改革之動力的新鮮的生命。 59,杜甫是一位感性與知性兼長並美的詩人,他一方麵具有極大且極強的感性,可以深入於他所接觸到的任何事物之中,而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華,另一方麵,他又有著極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脫齣於一切事物的濛蔽與拘限之外,做到博觀兼采而無所偏失。 64,張衡《四愁詩》。

评分

還是讀詩吧

评分

17,深辯李善注之非。 35,解“鬍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句之三意,嘆聯想生發之美。(詳細三意,包括紀昀解)。 58,自橫的地理性的綜閤來看,唐代又正是一個糅閤南北漢鬍各民族之精神與風格而匯為一爐的大時代,南朝的藻麗柔靡,北朝的激昂亢爽,二者的相摩蕩,使唐代的詩歌,不僅是平順地繼承瞭傳統而已,而且更融入瞭一股足以為開創與改革之動力的新鮮的生命。 59,杜甫是一位感性與知性兼長並美的詩人,他一方麵具有極大且極強的感性,可以深入於他所接觸到的任何事物之中,而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華,另一方麵,他又有著極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脫齣於一切事物的濛蔽與拘限之外,做到博觀兼采而無所偏失。 64,張衡《四愁詩》。

评分

大呼“原來讀詩是這麼迴事”的一本文集,一方麵相見恨晚,一方麵又深感慚愧(最直觀的,處處會齣現拿不準的用字…)。閱讀起來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但看似晦澀實際上讀得很暢快,讀詩的同時還能重溫重感中文之美,真的很愉悅。葉老師古詩詞修養之深厚、美學心得之完備、遣詞造句能力之高深,還有將所學所得盡心傳授的意願,必須擔得起“老師”兩個字。對內容我想讀者自能真正體會,不多說,希望更多人有機會讀;唯有一部分不滿,就是對李商隱詩篇的解讀,雖然已強調李商隱的詩重在親身感受而非詳細知解,但還是用瞭太長的篇幅去解釋相關意嚮並且描述其情感的窈渺精深,顯得畫蛇添足瞭。總體絕對五星!以後會繼續讀葉老師的其他文集。

评分

大呼“原來讀詩是這麼迴事”的一本文集,一方麵相見恨晚,一方麵又深感慚愧(最直觀的,處處會齣現拿不準的用字…)。閱讀起來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但看似晦澀實際上讀得很暢快,讀詩的同時還能重溫重感中文之美,真的很愉悅。葉老師古詩詞修養之深厚、美學心得之完備、遣詞造句能力之高深,還有將所學所得盡心傳授的意願,必須擔得起“老師”兩個字。對內容我想讀者自能真正體會,不多說,希望更多人有機會讀;唯有一部分不滿,就是對李商隱詩篇的解讀,雖然已強調李商隱的詩重在親身感受而非詳細知解,但還是用瞭太長的篇幅去解釋相關意嚮並且描述其情感的窈渺精深,顯得畫蛇添足瞭。總體絕對五星!以後會繼續讀葉老師的其他文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