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本上的城市

采訪本上的城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王 軍

新華通訊社高級記者,供職於《瞭望》新聞周刊,著有《城記》《拾年》《曆史的峽口》。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王軍
出品人:
頁數:395
译者:
出版時間:2016-5
價格:6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5632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建築 
  • 城市規劃 
  • 城市 
  • 王軍 
  • *三聯@北京* 
  • 北京 
  • 中國 
  • 經濟 
  •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是《城記》之後的城記,一部用腳寫下的記者之書,一聲對城市意義的追問。它直麵現代造城之弊,以生命的坐標,鎖定城市的方位。它以簡單的方式,暴露復雜的世相,探索現象的本質。街道的寬窄疏密,屋宇的興衰存廢。人生的悲歡起伏,激蕩的城市戲劇。它視城市為生命,而不是規劃師筆下的荒地。它是對20世紀的反思,對21世紀的呼喚。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http://luciaclover.blogbus.com/logs/34174881.html) 很久沒來珠市口161瞭 前一陣子被論文和畢業的事兒摺磨地沒有什麼心氣兒 現在 塵埃落定 歲末年初 也是時候爬上來掃掃房瞭嗬嗬 真正刺激我要記錄下點兒什麼的 是王軍的這本書 十二月中的時候迴國瞭 北京呆瞭兩個禮拜 安徽...  

評分

這是一本試圖解除睏擾的書。 鋪路、修橋——現代城市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對交通的治理。汽車越來越多,馬路越來越寬,立交橋越來越密集,然而人們很快發現,城市在麵臨悖論:越修越堵,越堵越修。是馬路建得還不夠寬?是立交橋建得還不夠多?還是汽車産業發展得太快,以緻交通建設...  

評分

“中國的城市化與人類的新技術革命被諾貝爾奬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傢Joseph E.Stiglitz認為是21世紀初期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兩件事情。” 這句話已在不同的場閤見到數次,所以有必要單獨拿來說一說。首先,是經濟學的重要性。原本以為經濟學離我們很遠,類似於四大,風投,...  

評分

北京的城市建設有很多話題、很多爭議。我在讀王軍的《采訪本上的城市》,他提供瞭很多有益的思考和信息,介紹瞭城市建設的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的各種思路。但是有些地方,沒說清楚,也許是故意的偏頗。 先說這個交通問題吧。這本書裏說的各地對大馬路的盲目追求讓人很擔心。但...

評分

文/嚴傑夫 途加韆字文俱樂部專稿:http://1k.tugus.com/ “我傢在常州住的巷子叫青果巷……我們傢的房子是明朝造的,瞭不起,很舊瞭也不能拆掉,旁邊就造一座新的房子,連在一起,房子有好幾進。我們住在新房子裏,舊房子租給人傢。我們傢在運河邊上,前門在路上,後門在水邊...  

用戶評價

评分

全書翻下來還是比較典型的新聞報道的文體,感覺特彆壓抑,比起蓋爭議頗多的新樓,更讓我心酸的是北京以及南京老城的無作為破壞與大麵積拆遷……至於梁陳方案的夭摺之類常被提及的遺憾就更不必說瞭。人文學者不能無動於衷。

评分

42.6

评分

08年的書,書中提齣瞭很多我國城市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交通、區域規劃、建築工程等問題,那麼多年後再版再看,發現這些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太大的改善……難怪這書要重印呢。另:書的內容不錯,隻是寫得好枯燥,加上大段引用文件和采訪原話,使之讀來更乏味。

评分

很紮實的采訪,“非虛構寫作”早期典範之作,“08奧運”的影子時時可見。從城市規劃、舊城改造、財産權的演變及稅收政策的變化、街道生活、公共政策等方麵追問一個理想城市的麵貌、情態、文化根基之所係。學理上的紹介不多(甚至有點偏激),一些觀點也多次重復,但共情渲染的很好,對北京城建和南京的城改都很好的介紹。“以下采訪內容經審定後發布”類的說明多次齣現。最後所附瞭望的三篇報道(16年),今日看不能不怵惕。

评分

第一章和第二章非常喜歡,讀著有種中國的簡·雅各布斯的感覺:醒的人已經醒瞭,睡的人還在裝睡。城市建設技術問題總是敵不過政治口號。 特殊的職業身份使文章可讀性比較強,同時觀點也也高屋建瓴。 可惜總的來說還是記者隨筆,沒有係統整理觀點和邏輯,離簡奶奶或者懷特爺爺還是很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