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齊奘,生於山東省臨清市,中國語言學傢、文學翻譯傢,梵文、巴利文專傢、作傢。北京大學教授、輔仁大學教授.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係,師從吳宓、葉公超。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5年被德國哥廷根大學錄取。1941年獲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1946年迴國後,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學係教授、係主任。195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73年開始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1977年完成全譯本。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2009年7月11日病逝,享年98歲。季羨林通曉梵語、巴利語、吐火羅語等語言,是世界上的幾位從事吐火羅語研究的學者之一。
《牛棚雜憶》是季羨林老先生對其在文革時期的一本迴憶錄,他以幽默甚至是調侃的筆調講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書對“文革”的殘酷性揭露的讓人不寒而栗。他齣書的目的就是希望總結教訓和“經驗”,讓更多經曆過的人齣來說話,讓更多知情者齣來說話,不要讓曆史的悲劇重演。
發表於2025-02-08
牛棚雜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讓我躊躇閱讀的一本書。 字裏行間透齣的匪夷所思和腕骨之痛在季老“風趣自嘲”的筆鋒下噴湧而齣,甚至中間部分章節的重復描述都能體會齣老人那種情不自禁的悲痛和彷徨。雖然讀過《血色青春》係列並聽過老一輩關於昆明當時的種種“禽獸現象”,但季老的這種幽默平...
評分終於放下瞭即輕薄又厚重的《牛棚雜憶》,說輕薄是書本身,隻有兩百頁左右,比起各科課本完全是小巫見大巫,這也是我寜願帶著它上自習的原因;說厚重是因為,這本書記載的曆史沉重的讓人不敢直視,或許這纔是痛苦,痛苦到隻想迴避。纔放下這本書,卻完全沒有往日讀完書一肚子...
評分北京大學著名學者季羨林教授撰寫的《牛棚雜憶》一書,以真實的迴憶,深刻記錄瞭文化大革命時期,很多老乾部、知識分子以及無辜的人民群眾遭到迫害,被強加上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反革命分子、叛徒、特務等莫須有罪名,將非法關押的地方稱為“牛棚”。這些老乾部、知識分子等...
評分柴靜在方所的講座中提起顧準,“那時候腹中空空,隻有報章雜誌之學,卻喜歡對人對事空發議論,現在想起來,不免可笑。”這句話反復聽瞭幾遍,像在說自己。 眼睛容納的越來越多,越是看不清楚事物的實質。空間微博信息雲雲,哪樣是真是假,無法給齣什麼有用並且說齣不怕說...
評分讀季羨林先生的牛棚雜憶,是抱著對文革的窺探心理。書後記中季先生對青年一代不識文革為何物,錶達瞭擔憂曆史的斷裂與遺忘,這樣的擔憂現在早已成為事實。而在這個神奇的文字大國,文革這一紅色的瘋狂曆史,也已不過是一個特殊的曆史標記——青年一代已經有瞭不斷去中化的成長...
圖書標籤: 文革 迴憶錄 季羨林 散文 中國 現代文學 北京大學 中國文學
「電子書」 發現一件極可怖亦是我素未知道的事:黨為構建意識形態,自執政之日起就發起瞭一係列文化方麵的“肅清”運動,而文革僅標誌著這一思想專製達到瞭頂峰並由它背下瞭全部黑鍋。 56年,毛倡導“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然不久就對相當多的人進行鬥爭,或勞改或再教育。毛的思想革命絕不止是文革。
評分看看人性
評分痛苦是真實的,讀著有些晦澀……
評分謝謝他站齣來,說說他在文革的經曆。慘,不忍讀。賣給漫遊鯨瞭。
評分一直說彆人形而上學的羅織罪名,隻分“好人”“壞人”,季先生不也是選擇性遺忘,替自己做“好人”辯護,罵彆人都是“壞人”嗎?這不是證據,隻是一篇七分之一的“羅生門”罷瞭。
牛棚雜憶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