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著名小说家,新感觉派代表作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笔端常含感伤,喜用纤柔、清丽的语言表现自然物象和人的宿命。作品洋溢着独特的日式美学观念和细腻的感情,极富抒情性。
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美丽与哀愁》等。
《美丽与哀愁·蒲公英》收录了川端康成晚期作品——《美丽与哀愁》和《蒲公英》两部中长篇小说。文字清新淡雅,优美细致,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二十年前,已婚的青年作家与纯情少女的一段爱恋,以少女早产女婴夭折、精神崩溃终告破灭。而后,作家将这段情感经历真实地呈现在了一本畅销书中,从此改变了两个家庭中每个人的生活。在除夕钟声的袅袅余音中,爱情、婚姻、家庭这人生三部曲也随之奏响,于浮世里荡漾。——《美丽与哀愁》
生田町的生田病院如同蒲公英花朵般美丽,地暖人和,洋溢着田野的芬芳。听,那渺远的钟声,是出自患有人体缺视症的稻子之手吗?在虚无缥缈的梦境中看到的东西,与现实之中看不见的东西,到底哪个才是真实存在的呢?桃色的彩虹化作细小的气泡,若隐若现,移动着,消失了。——《蒲公英》
在图书馆复习考研,无聊得头昏,去馆里转了转,发现了这本小说。 久仰,只是一直没机会看到。正好。 读下第一篇《美丽与悲哀》,大惊,心中惊叹:牛逼! 无与伦比的细腻和优美。 慢慢沉浸其中。 享受。
评分 评分3/300《美丽与哀愁》川端康成 “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这是对川端康成的第一印象,很是美好。 然而这是一次并不愉快的看书经历,在我看来,文中所有的女性,都配不上美丽和哀愁这两个绝美的词。“美丽”可以是少女善良的闪光,也可以是成熟以后的从容淡定;“哀愁”可以是思...
评分实在觉得景子像魔鬼一样纠缠不休,剧情很好,描写得也很细。很喜欢理面的背景描写,详细,有参考价值,音子与景子的关系有点像同性之爱。大木太浑了。但看到一半的时候,还是觉得剧情稍稍有点乱。还是《睡美人》好看。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对文字太有掌控力,太累了,才选自杀这...
评分美丽与哀愁——来自精神世界的病态美与爱 大木对音子的爱是一种悲哀,景子对音子是一种荒唐扭曲的爱,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哀怨,偏执与复仇之心。这种爱是疯狂的,好似一种唾手可得而又得不到的东西。文笔细腻深刻,渲染着悲伤的气氛。 蒲公英——淡淡的哀愁,幽深玄静。 开...
一篇是百合向,将美丽与哀愁结到一起,极其细腻的描绘。二篇无结尾,不见所爱的精神病患者从未出面。女性人物的内心十分精细。蒲公英小镇的描写,又浮现起宫崎骏般的画面,如伊豆雪国全都映上来,这是一个一脉相承的世界吧
评分文字是一如既往细腻优美的,人物也是一如既往的病态。。。
评分川端对中长篇的把握还是不及短篇游刃有余,《美丽与哀愁》中间一度拖沓,但对于性经验在不同身体上得以复制并产生新体验的洞见鞭辟入里;《蒲公英》脑洞大开,但时而过于直白的哲学性对话总觉得有些尬…
评分这本书成了我的谶语。
评分期待一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