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社会学家,现代社会科学的创立者之一。其早期著述有《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有三联书店1997年中译本),代表性著作则有:《宗教社会论集》(其中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由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中译本)、《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等。
研究韦伯者,无一不深知这两篇演说的重要性。因为它们不但浓缩着韦伯学术思想的精华,也由于他作为当时一名“精神贵族”式的德国知识界领袖,对其身边的思潮做出了十分个性化的回应,这是从韦伯其他学术著作中难得一见的。
近些年来,人们对韦伯及韦伯社会学的研究兴趣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回潮态势,但对于他著作的重要价值及其深邃意义,我们却似乎远未达成某种学术上的共识。
一、 臭老九的五斗米 《论语》上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于是,有人认为孔夫子收弟子时,以十条腊肉作为学费。《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本是为慕尼黑大学的学生做就业问题辅导时,而发表的演讲。文中,韦伯说了很多现在看来也很实在的话。告诫那些要“献身”学术的学...
评分距离马克思•韦伯生活的年代已经有近一百年之久了,这部作品收录了韦伯在临终前一到两年间发表的两篇演讲,即《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演讲之时,已到一战结束,德国掀起革命,在斯巴达克团等组织号召下,首都柏林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韦伯在国家动...
评分(大二暑假。那段时间好像读了点韦伯。) 1、学术生涯的外部环境 演讲一开头,韦伯通过对比德国和美国的学术体制,简要介绍了在德国从事学术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韦伯认为当下的体制并不一定能使有学术才能的人脱颖而出,因此从事学术工作要有天职观念。 2、学术工作的机遇和灵感...
评分Max Weber的这本小册子对后世影响之大,恐怕他自己当时都不曾预见到。书中收录的两篇演讲《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作于1919年,其时正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历史走向的拐点——一战结束,德国战败,大繁荣,大萧条……都在这一年前后陆续铺开。整个时代的精神是焦灼不安的...
评分“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是一个成熟的人(无论年龄大小),他意识到了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着这一责任,然后他遵照责任伦理采取行动,在做到一定的时候,他说:‘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只能如此’。”
评分熬了几天,附录还是没有看完。就“以学术为业”而言,当前学院的多数教师绝对不合格。“以政治为业”里,隐隐觉得很多似乎同时下的大陆没有二样。其实中美间最大的差异就是美国有可能向民主化进步,中国的权力设施反而逐步紧缩。美国选民能选川普,而内地只有看“新闻联播”的份。
评分有些晦涩,不过非常有深度,被韦伯深邃的目光所吸引了
评分时代碎了一地,每个碎片却映出自我的天光。
评分时代碎了一地,每个碎片却映出自我的天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