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著名的自由主义法学家。自幼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受教于英国和法国,为《旅行者》、《编年史早报》、《威斯敏斯特评论》、《法学家》等刊物撰稿多年后,应聘主编《伦敦评论》。在此期间的著述后被收入《论文集》中(1859)。密尔主要著作有《逻辑方法》(1843)、《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妇女屈从》(1869)、《论自由》(1859)、《代议制政府》(1861)等。其中《代议制政府》是西方第一部论述代议制的专著,是密尔政治思想特别是国家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约翰.密尔的代议制理论主要包括代议制政府的形式、职能、民主制、选举权、议会以及地方代表机关和民族等问题。
读约翰·密尔《论自由》 一说到自由,很多人的脑中立马就会闪出诸如“自由散漫”、“自由化”进而是貌似专属于属于某个阶级的词汇——“资产阶级自由化”。并且毫无缘由地将它们与自由等同起来。好像自由跟鸦片一样,是西方资产阶级兜售给中国的洪水猛兽,一旦移植到中国来...
评分【越是敬重而认真地阅读,越是要蔑视之并调侃之。 按语:密尔曾写过一本小书《功利主义》(1861),其中出现了好几个重大争议:一个是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中指出的“自然主义谬误”。在章4中回答“为什么幸福是值得欲求的目的”这一问题时,密尔回答说:“要证明任何东西值得...
评分 评分密尔的《论自由》出版已逾一个半世纪,时至今日,人们对自由的讨论仍然没有停止。论及自由,人们可能想到失去自由的囚犯,也可能想为自由抗争的革命图景,然而这些对自由最直接的感受是否反映了其真正的内涵呢?密尔似乎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论自由》全书由五部分...
评分1959年3月1印、1962年5月2印、1979年10月3印、2005年1月7印四个印本,比较其中《重印“论自由”序言》一文差别如下: 第二段 尤其是,密尔并不是单纯地、消极地提出要求,而是积极地从理论上加以论证,美其名曰争取“自由”,这就给了贪婪无厌的资产阶级以“理论的”根据,鼓...
论自由有意思,后面讲功利主义有点看不下去了。
评分只针对思想有疑义,但书内容观点明确并加以实例总结,看的过程还是很有意思。自由主义倡导者总是批判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理想,难道自由主义不是吗?社会文明怎么会有真正的自由呢,个人怎么会获得真正的自由呢?或者说怎么会因为获得自由而感到真正的快乐呢?即使获得自由的过程令人大快人心,但后来引发的不可预测的麻烦呢?从自身出发或社会群体出发亦如此,不理解。
评分自由是什么,合法的施加于个人的权力和性质的界限?值得好好多读几遍。
评分只针对思想有疑义,但书内容观点明确并加以实例总结,看的过程还是很有意思。自由主义倡导者总是批判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理想,难道自由主义不是吗?社会文明怎么会有真正的自由呢,个人怎么会获得真正的自由呢?或者说怎么会因为获得自由而感到真正的快乐呢?即使获得自由的过程令人大快人心,但后来引发的不可预测的麻烦呢?从自身出发或社会群体出发亦如此,不理解。
评分读了前言和第一章,看得想死,这是什么翻译和编排,似是而非自我代入每章开头还要强行看编者的yy,请问这是翻译还是注释??然后自以为是的加入功利主义那一卷,可是明明连论自由都没翻译好和翻译完全,真是假样子摆阔气。连文章直译都翻译不好,十分怀疑译者的英语水平更别提思想了。我被气晕了,真是一本废书,但凡有点操守和责任的都不会如此,真是侮辱人的智商。可读性非常之差,翻译之囫囵吞枣与傲慢自大可见一斑。读得最差的翻译系列!!!千万别买!这些译者用这般散漫的态度来翻译真是侮辱自由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