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与纳粹

莫扎特与纳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艾瑞克•莱维(Erik Levi)教授就职于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著有《第三帝国的音乐》;还发表过多篇论述二十世纪音乐的文章;尤其是纳粹政权时期德国音乐的发展。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艾瑞克•莱维 (Erik Levi)
出品人:
页数:460
译者:杨宁
出版时间:2017-3-1
价格:CNY 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895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莫扎特 
  • 历史 
  • 音乐 
  • 纳粹 
  • 二战 
  • 文化史 
  • 艺术史 
  • 英国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莫扎特提倡的人道主义世界观和纳粹思想尽管明显不相容,第三帝国仍将这位伟大作曲家的音乐用于巩固自己的政权。本书作者艾瑞克•莱维查阅了期刊、日记、演讲稿等大量档案材料,再现了纳粹利用莫扎特建立自己文化及政权优势的史实。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我们似乎很喜欢把文化现象和政治联系在一起。最近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89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颁给了涉及黑人及同性题材的《月光男孩》,被人们普遍被看做是奥斯卡的一次“政治发言”。客观上说,《月光男孩》也许并不是一部十分出色的电影,但最终它折桂,也一定是有多方面...  

评分

评分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在常人的印象里,莫扎特和他的音乐总是充满了欢欣与愉悦,他的钢琴奏鸣曲非常适合作为琴童教材,他的钢琴协奏曲里华丽的键盘跑动和如天堂般的旋律俯拾即是,而在他的歌剧中更是饱含着优美的重唱(如《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那段“西风颂”)、啼笑皆...  

评分

我们似乎很喜欢把文化现象和政治联系在一起。最近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89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颁给了涉及黑人及同性题材的《月光男孩》,被人们普遍被看做是奥斯卡的一次“政治发言”。客观上说,《月光男孩》也许并不是一部十分出色的电影,但最终它折桂,也一定是有多方面...  

用户评价

评分

纳粹政权根据自己在不同时期的内政和外交需要,把莫扎特捏成他们想要的各种样子;对个人来说,莫扎特成了他们进行权力斗争、攫取自身利益的工具。本书材料堆砌感严重,对资料的解读与串联较为匮乏,可读性一般。

评分

名字应该改成"20世纪上半叶莫扎特学术与演奏史",材料如过江之鲫,太过纷乱散碎,纳粹的主线没有得到很好体现。翻译的语序好多欧化了。如果当资料用,又没有很明了的目录。如果当读物,又少趣味。作者太急着把所有材料都堆出来。总体看来纳粹很难操控莫扎特。本来要强调莫扎特的德国性,到最后为了拉拢法国都搞出普世性了。本书零散介绍的爱因斯坦修订莫扎特目录,以及莫扎特书籍、论文、全集倒是能长长见识。

评分

开篇很有趣,当时在书店读了半小时回来就买了实体书。越往后越觉得想交代的东西太多,但是结构越来越乱,越来越琐碎,越读越费劲。感觉像是作者手抓一堆好牌不知道先打哪个或者说他感觉打哪个都无所谓……不过总体来说是本内容翔实,愿意再读第二遍的书啦。

评分

题目很不错,可惜做坏了。没有紧扣着这个题材来写,中间穿插了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作者应该是犹太人,猜测莫扎特一些意大利语歌剧的德文翻译者应是其祖先,因此作者在此费了许多笔墨。作者叙述的语言也很枯燥,读起来有些味同嚼蜡。

评分

比起瓦格纳,第三帝国改造莫扎特可谓大费周章,化欧洲的莫扎特为日尔曼的莫扎特,进而推出德意志的莫扎特。太阳之下无新事,60年后欧盟峰会奥地利还是借全欧洲的莫扎特之名义推崇欧盟宪法。作曲家本人要是知道,恐怕能笑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